88看书>军事历史>暴明>第四十六章 电白留守

朱千户同深井镇千户所得军丁们休息了一天,一大早,吹着军号。

朱千户准备出发东校场,望着满珠江岸堤上的军丁们,休息了一晚上的朱千户是志得意满,朱千户初次领兵出远门,士气最重要。

按照儿子的方法,“疯马,打旗旗子,唱军歌,我们就穿过广州府到东校场,驾。”

说着,朱千户就打马向军丁队列走去。

姓冯的叫疯马的家丁头目,吩咐朱千户的家丁归队,就唱《咱当兵的人》这首歌是朱浩给铁血会的青年做的歌,朱千户在后花园是听过,很喜欢歌词。

这次朱千户领兵在外,朱浩就叫铁血会的年轻人给那些老家丁唱歌,你别说老家丁还真有人物,一学就会,还比那群青年要好多的,朱浩听了赞不绝口。

在来广州府的路上,老家丁们教手下的军户们唱歌,那起风的在海上三天里,是唱的烂熟。

姓冯的叫疯马的家丁头目,站在石墩上,“一,儿,三,唱起来,咱当兵的人。”

军丁们在老家丁们的皮鞭下,拼命的吼出来,朱千户觉得刺耳,慢慢的军丁也受到旋律感染,这时朱千户才感到满意。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自从离开了家乡就难见到爹娘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都是风华正茂,都是热血儿郎

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风霜

为了大明的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

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

一样的风采在大明的旗帜上飞扬

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

往东校场的路上,朱千户骑着马站在官道旁,疯马拧过朱浩在上川岛制造的水壶给朱千户喝。

朱千户注视着人头涌涌开进东校场的沙井镇千户所全营兵力:步兵600人;

骑兵50人;

辎重车夫150人;

各级军官,侍从,传令,90人;

共计官兵890人。

装备火器:250枝,

其中鸟铳150枝;

3眼枪100枝;

大小佛朗机共24挺;

各种火炮(红夷,神飞,灭虏等等)8门。

装备车辆:偏厢车28辆(战车)。

其他的都是长枪手、藤牌手等等装备冷兵器的士兵,沙井镇千户所全营兵力虽然少了一点,但是他们装备很是精良。

朱千户感到自从儿子朱浩被水侵过之后,变了一个人,成熟了。

尤其在今年,更是关心起全家人了,像这次朱千户出征朱浩就费心操劳。

朱千户他知道,儿子朱浩有钱,有想法,沙井镇的那些出征的军户们,一听说是大少爷给他们换装备虽然是欠着朱浩的钱,但是儿子朱浩说了。

一个是保证防御,一个是多拿战利品,尤其是人口,大少爷开买卖的掌柜也跟着队伍,听说一个年轻男子给一贯钱,妇女儿童,老人给300到500百文钱,这次出征军户们都擦拳磨掌。

老家丁手里的做工精良的盔甲。

朱浩是军户的人手一套,就是老土了些,没有多余的只有半个甜瓜头盔,外加一件锁子盔甲,还带着几样附件。

明代武将的军戎式样如同唐代的窄袖宽袍。朱千户为了操典穿的是特别的军服:朱千户的袍子上是无领、无扣、右衽(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叫右衽),裹襟与外襟在前身重叠时大幅交叉,以勒帛和腰带在胸前和腰部系束。

这种军服多为品级较高的将帅使用,谁让朱千户又升高了,这次通过曹明府的运作官升二级,这次去操典就是去领衔的。

他的十个百户穿的是低级别军官的军服,他们后衣较短,没有胯袍,衣服衬于铠甲内,穿铠甲时一般只穿身甲和腿裙,戴凤翅盔、幞头、巾和小冠。

牛车上还拖着,十个百户和老家丁的朱浩制造精良的盔甲。

到了明代末期是重型铠甲和轻型铠甲地位交替的时期。

重型铠甲是为了增加抗冲击力,提高保护性能,但重型铠甲穿着笨拙,不便于实战,逐渐被淘汰。

而朱浩的板甲,是用了合金打造而成,在同等防护下不但有重型铠甲的防护力,还轻便。

另一种轻型甲,绵甲便应运而生。明代的布面甲从元代继承而来,制作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以布为面里,中间缀以铁甲,表面钉甲钉。

另一种制作方法就是绵甲,它经过特殊工艺做成,绵甲柔软、轻巧,在表面还缀有大量的铜甲泡和铁甲泡,轻便灵巧,蘸湿后还可以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

明代的铠甲以金、银、黑色为主,明洪武初年,守边军士穿着棉袄,旗手、卫军等穿红绊袄,这种战袄有红、紫、青、黄色四种服色,它作为区分不同兵种的依据。

明代后期,因为绵甲以缎布为冕,色彩较多,所以绵甲的颜色也多种多样。不过,幞头颜色仍是黑色。

明朝的戎服以红色为主,还有红笠军帽,正德年间设东西两官厅,其都督江彬戴的正是红笠。《明史·舆服志三》说,戎服因“武事尚威烈,故色纯用赤”,间以紫、青、黄、白等颜色作为配色。

明代很重视军事检阅和礼仪仪式,出现了专门的礼仪铠甲。检阅军队或进行礼仪展示时,从事仪卫活动的侍卫官戴凤翅盔、锁子甲。

锦衣卫戴金盔甲,将军着红盔青甲、金盔甲、红皮盔戗金甲和描银甲等。

将军


状态提示:第四十六章 电白留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