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师唐>第八十六章 羽绒服(第二更)

李二有些愣神,“你的意思是……”

老杜苦笑一声,道“这可不是我的意思,在没有碰到李牧之前,我连天竺在哪都不知道。但那小子的话很有道理,这几大世家发展到现在已经尾大不掉,堵不如疏,与其花大力气去削弱他们,倒不如用陛下的标准去振兴几个新的家族,这么一来,四大家族想要要挟陛下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太师说的对,我也觉得堵不如疏,但又不知该如何去疏通,天下就这么大,土地都分完了,想培养新的亲信家族很难,但听你这么一说,貌似土地已经不是问题。可天下初定,再四处用兵会不会激起民怨,隋炀帝的前车之鉴还近在眼前,虽说三征高丽只是导火索,但毕竟也消耗了民脂民膏。”

“这就要说那小子的另一个建议了,

现在大唐的军制是府兵制,虽然兵源较多,但士兵的战斗力并不高,按照李牧的设想,兵制需要改革,兵源实行义务兵役制,凡我大唐百姓,满十八周岁必须服兵役,兵役时间为一到两年,同时建立军校,军官需要到军校进修。兵役期满以后根据国家需要进行处置,如果需要用兵就征兆到正规部队,如果不需要用兵就复员,或者分配到地方衙门任职。正规军陛下可根据需要设定规模,订立完善的战功军赏体制,并且进行密集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把一部分的兵器研制工作外包,让民间工厂接手。武器外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武器再厉害,没有适合的士兵去操作威力也发挥不出来,人才是主要的。人不造反,武器再多也没用。”

听着老杜的话,李二频频点头,他是武官出身,对部队的诟病自然最清楚。府兵的战斗力有点渣,当初若不是侯君集把他的八百飞虎军亲信借给李二,估计李二早就被颉利抓住了,一场大战下来,飞虎军只剩下十一人,却在几万颉利大军中杀死近两千人,冲出了一条血路,这已经是了不得的战绩了。

“兵家常说打仗要靠天时地利人和,天竺距离我大唐不知几千里,想要打下他,光靠士兵威猛是不行的,看他的地图上高山坐坐,河流纵横,还有沙漠阻隔,这后勤部补给就要累死三军。”

“这就不劳陛下费心了,那小子心思玲珑,发明出了特制军粮,带在身上一年不坏,而且他说要发明一种叫做火车的交通工具,到时候从大唐的西至到东至,用不了一天的时间。”

李牧吹牛吹的厉害了,这速度估计只有高铁可以,普通列车,尤其是蒸汽火车想都不要想。

“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交通工具?”

李二也是不信的,大唐的西至在哪他也不知道,但从长安到陇右,大军就要走一个月。

“老夫也不信,我跟那小子打了赌约,在老夫有生之年,若是他能发明出如此神奇的交通工具,我就把珍藏的兰亭集序送给他。”

“天下竟有如此神奇的少年,看来朕要早一些见到他了。等过了秋吧,现在大军正在跟突厥厮杀,几乎每天都有战报送来,朕走不开,估计到了冬天大军会偃旗息鼓,暂作休整,陇右的冬天太冷了,听说一锅开水刚熄火就能结冰,不知是真是假,若真的有这么冷,又会有多少将士会被冻伤!”

这话说的有些萧瑟,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两人都不做声,纷纷发出一声声嗟叹。后世有了棉花,有了羽绒服,结果德国人在攻打莫斯科的时候还被冻死了那么多。而现在的大唐大部分将士穿的可都是麻衣,防寒效果很差,如果遇到极端天气,估计要输在天气上。

棉花李牧已经托了西域商队寻找,估计秋天就有结果,而羽绒服则不用那么麻烦。说起羽绒服,最早发明它的还是唐朝人,公元889年,唐人刘恂任职广州,记述当地风物,撰写《岭表录异》,其中记载说:“南边之酋豪,多选鹅之细毛,夹以布帛,絮而为被,复纵横纳之,其温柔不下于挟纩也。俗云,鹅毛柔暖而性寒,偏宜覆婴儿,辟惊痫也。”在当时人看来,鹅绒被子不光保暖,还有防止小儿发癫痫的奇效。

一直到羽绒服大规模生产之前,挪威的羽绒服闻名于世,他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冰岛鸭雁的羽绒。每年秋天等到这些鸭雁飞走,渔民们纷纷登陆到岛上到它们废弃的巢穴里找羽绒,一个巢穴只能找到十几克,所以这种鸭绒价格高的离谱,一件鸭绒被价格高达两万欧元,还不打折。

第一个对羽绒服申请专利的却是德国人,埃迪·鲍尔。作为一种保暖材料,羽绒有一点好,就是又轻又暖,但这也是它的缺点,缝进衣服被子里,容易沉积,掉到下面去,甚至会从衣服中飞出来。埃迪·鲍尔同志就替它们着急,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用绗缝技法制成了现代样式的羽绒服。所谓绗缝,就是把衣服缝成一个个“隔箱”,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然后往里填充羽绒,解决了羽绒会渐渐沉积到衣服下部和分布不均的问题。

这个办法在1940年拿到专利。但最早用这种方法的可是中国人,而且有史书为证,刘恂已经记录了南方制作羽绒被“纵横纳之”的方法,纵横纳之不就是把衣服横一道竖一道的缝制成格子状吗!

说多了都是眼泪,谁让现代科学都是西方起草的呢,规则也是人家制定的,老美不卖中国发动机和芯片,没有一个人吭声,中国不卖稀土,欧美日就联合起来告中国垄断。

说白了,还是实力


状态提示:第八十六章 羽绒服(第二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