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九百章 理论

隆美尔的确是猜到了盟军会从诺曼底登陆。

隆美尔会这么判断,并不是因为他知道了盟军的情报也不是他对地形的分析得出了结论,更不未卜先知……

事实上,如果仅仅只是从地形分析的话,加莱是最适合的登陆地点,以至于希特勒坚信这一点而一再强调加莱是防御的重点。甚至希特勒还下令未经他本人批准,任何人都不能从加莱地区调走部队。

隆美尔之所以能猜到,是因为他了解盟军,知道盟军是不会选择敌人有所准备而且防御工事十分坚固的部位进攻的……德军在加莱地区驻守了十九个师,而在诺曼底地区仅仅只有十个师。

于是,隆美尔自然就把眼光放到诺曼底这片其它人都不关心的不毛之地上。

然而,虽然隆美尔意识到诺曼底的危险却有些无能为力,主要是因为兵权并不完全在他手里,他只是有权指挥而已……这应该算是希特勒的错误,诺曼底的德军其实有两个指挥官,一个是隆美尔另一个则是资格更老的贵族将军伦德施泰特。

与往常一样,草根出身的平民将军与贵族将军都互相看不起于是也就没有交流和协同可言,甚至还互相拆台。

更糟糕的还是,两人对装甲部队的使用意见还是完全相反的。

伦德施泰特被推崇为装甲兵专家,同时也是闪电战坚定的拥护者甚至也可以算是创使者之一……绕过马其诺防线迫使法国投降就是他的杰作。

原本这没有什么问题,因为隆美尔本人也是装甲部队的专家同时也是擅长以闪电战对敌人发起进攻的。

问题就是伦德施泰特是个从未上过坦克、受不了那肮脏、油腻和噪音的贵族,而且从不深入下层部队、视察部队检查武器装备……这使他的理论有些脱离实际且不会变通。

于是他想当然的以为,坦克是一种机动装备,没有机动的装备就相当于一个个棺材,更何况的盟军还拥有制海权和制空权,如果把坦克布置在海岸线上的话,那就会成为敌人战机和军舰绝好的靶子。

所以,伦德施泰特建议将装甲部队部署在防线后一百公里以外的位置,这样可以使他们免于遭到敌人战机和舰炮的轰炸,之后再利用坦克的机动优势赶往前线增援。

这个理论听起来是完全正确的,而且还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得到验证,所以谁都无法反驳他。

但战场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地方,伦德施泰特的理论在其它地方或许是对的,在诺曼底这个特定的战场上却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

隆美尔认为,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装甲部队无论部署在哪里都会成为敌人的攻击目标,从这方面来说部署在海岸线上还比部署在后方更有优势。

原因很简单,因为部署在后方还需要一个机动过程,在这个机动时装甲部队就会暴露在敌人的空中力量面前被尽数歼灭,它们甚至可能都没有机会朝敌人开上一炮。

反而是部署在前线却没有这个问题,只要为坦克构筑适合的掩体及伪装,敌人的军舰和战机是很难发现这些隐藏起来的坦克的。

更重要的还是,隆美尔认为这场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敌我之间的兵力和装备极为悬殊:德军在法国北部只有四十个师总兵力不足五十万人,而敌人却有上百万人(此时隆美尔还不知道盟军的具体兵力)而且还掌握着制海权、制空权,除此外盟军还有充足的补给及更先进的装备。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想要取胜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把盟军挡在海上。

所以,这场战役的第一天是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如果德军在第一天的战争里输了,那么就会被盟军在海岸线上打开一个突破口,然后上百万装备精良的大军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进法国……德军没有任何反败为胜的机会。

如果第一天胜利了,也就是德军成功的把盟军挡在海上,那么盟军的进攻地点也就彻底暴露,德军就可以从容不迫的加强防御。

这时盟军的兵力及装备优势都无法体现,因为他们只能一批接着一批的从海上对躲在坚固工事里的德军发起进攻。

所以,隆美尔一再强调:“战斗打响后的24小时是关键,这一天无论是对盟军还是我们,都将是最长的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要把所有的部队所有的能量都在海滩上发挥出来,就算是勤务兵也要端着步枪上战场!”

正因为如此,隆美尔才认为把装甲部队部署在一百公里外是绝对错误的,它对战场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

但是伦德施泰特并不赞同隆美尔的想法,他甚至还说服了古德里安,两个装甲兵专家几次晋见希特勒,称绝不能将装甲部队交给隆美尔并像它计划的那样使用,否则这将会是装甲部队的灾难!

希特勒无法判断双方谁对谁错,因为双方的理论听起来都是有道理的,于是做了一个昏庸的决定,他把位于法国北部的七个装甲师一分为二,三个装甲师交给隆美尔,另四个装甲师则交给伦德施泰特。

隆美尔对此无能为力,只能沮丧的尽自己所能调配交到手里的三个装甲师,而这三个装甲师里甚至包含两个损失惨重重新组建还没完全满编当然也没恢复战斗力的第21装甲师和第116装甲师。

也所幸隆美尔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否则盟军很可能无法顺利渡过这“最长的一天”。

艾森豪威尔等人当然不清楚这些内情,


状态提示:第九百章 理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