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抗战之中国远征军>469.第469章 自信(二)

半个多月如果是在和平时期的话,那是算不了什么,但现在却是战争时期,而且还是在美海军急于形成战斗力的时候……对于这一点应该说中国方面尤其是蒋校长方面是一点都不担心的,甚至他们还希望拖得越久越好,最好就是装备拿到了、把船员都训练好了,战争也就结束了。

所以,这可以算是美国海军的犹豫不决浪费了这半个多月的时间。

不过让王麻子和张弛感到欣慰的是,这半个多月刘广中等船员倒也没有歇着,从第二天起他们就自发的组织训练了,甚至刘广中特地邀请张弛等新一团的兵做教官帮他训练船员。

这让张弛有些意外,他有些为难的刘广中说道:“长官,这不是我们不愿意……可你们是海军,我们是陆军,我们打仗的那一套在你们海军身上根本就不管用啊!”

“诶!”刘广中回答道:“我知道咱们是不同军种,战术什么的都不一样。但问题是……我手下的这些兵都散漫惯了,不论是军纪还是体力方面都称不上一支合格的部队。你想,这万一打起仗来,在船上的他们个个病蔫蔫的炮弹或是弹药箱都抱不动,或者乱七八糟的不听指挥,那还打什么仗啊?”

被刘广中这么一说,张弛也觉得还真是,这也就是张弛之前所说的,一支部队的精神面貌,是可以用严格的训练来改变的,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有一颗敢于直面战争敢于面对日本海军的心。

而对于这一点,张弛似乎并不需要太担心。

这一方面是因为那些船员们看到了“翔鹤”号这么一艘大船,他们从这艘威风凛凛的大船上就找回了一点自信。

另一方面,他们还知道这艘“翔鹤”号是日本最先进的航母之一,而且美国佬还会派一堆战舰来配合“翔鹤”号组成一个航母战斗群……要知道船员们在日本海军的阴影下可是屈辱的存在了十余年,如果从甲午海战算起那还是存在了数十年,在这数十年里,船员们一直都认为他们败在日军的手下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勇敢,而是装备与日本海军相比差距太大。

对于甲午海战,近现代网上铺天盖地的说中国海军强于日本海军,但却被日本海军给打得全军覆没并以此证明体制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别有用心的谎言……如果仅从海军吨位上来看的确如此,北洋海军的总吨位要高于日本海军,但这个谎言并没有说明的是,北洋水师装备的这些军舰各方面性能都远不如日本军舰。

比如航速,北洋水师绝大多数军舰的航速都在14、15节左右,最快的致远舰只有18节,而日军军舰航速普遍在18节左右,最快的吉野舰航速都达到了22.5节。

再比如火炮,北洋水师使用的火炮大多为210口径的低速火炮,射速每分钟一发,甚至还有每三分钟一发的。而日军所用的火炮却大多数为260口径的速射火炮,射速为每分钟八到十发。

这么一比较,就可以得到一个很显的结论,日军军舰速度快,火炮口径更大,射速更快火力更猛,火力都达到了北洋水师的八到十倍,于是在战斗中占据优势可以说是很正常的。

当然,甲午海战是在清朝打的,可以说与国民党海军关系不是很大。

但国民党海军有相当一部份人就是从清朝海军沿袭下来的,比如国民党海军部长陈绍宽,就是在清朝海军中服役,之后才归附国民革命军,船员中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其父辈曾经在清朝海军服役的并不在少数,再加上甲午海战始终都是中国人的耻辱,尤其是海军的耻辱,于是船员们始终都将这些经历记在心上。

此时,船员们总算有一个在装备上能向日本海军看齐甚至超过日本海军的机会……之所以船员们会认为他们的装备会超过日本海军,是因为他们理所当然的以为美国佬的装备会比日本人好,事实也的确如此,只是美国佬给中国人的军舰却并非如此。

这时船员们就会想:以前打不过日本鬼子是因为装备问题,现在装备都比日本鬼子好了,如果还打不过……那这耻辱就是一辈子都洗不掉了。

于是个个都义愤填膺的跃跃欲试,以至于在张弛几天后再次看到这支部队时,都有些不敢相信它就是之前自己在港口迎接的那些人,因为他们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整支部队的精神面貌都变了。

后来张弛才知道,船员们会改变得这么快还有新一团的因素在里头。

船员们来到拉包尔后,在与岛上的部队和百姓接触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听到许多关于新一师及新一团的传说,尤其还是新一师的战士们说起打仗的事来,还会添油加醋的猛吹一番,于是船员就知道了,原来与在拉包尔的这支中国陆军部队还是支传奇部队,这其中尤其是新一团,不仅在缅甸屡建战功,就连拉包尔都是他们拿下的,不仅拉包尔是他们拿下的,连“翔鹤”号都是他们缴获的。

知道这,那些船员们就不由愣了:这么大的一艘船,就愣是让陆军给缴获了,这要有多好的运气才会碰得上?!

可是想了想,他们却又明白一点……这不能说是运气,确切的说应该是用命换来的,因为谁敢在几乎没有后路的情况下,伪装成敌人的样子混进来?这一个不小心就是全团都走不出去的仗!

也因为了解了这些,所以船员们对新一团那是又敬又畏。

敬,是因为当兵的天生就敬重能打仗而且能打胜仗的部队,尤其还


状态提示:469.第469章 自信(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