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倾宋>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骨满疆场

战场上的黑夜总是来的缓慢而残忍。因为黑暗的降临往往意味着的并不是一天血战下来难得的平静和安宁,而是双方在这令人难以一眼望穿的废墟之中不为人知的潜流涌动。

虽然张珏当机立断炸开了位于西北和东南的两处水门,使得穿过成都府的河沟将整座城一分为二,从而保证了蒙古士卒短期内没有办法攻破南门的防卫,但是并不代表着川蜀军就能够松一口气,毕竟三处城门的丢失,意味着之后川蜀军只能依靠废墟层层阻拦不断涌入城中的蒙古士卒,并且没有居高临下的巨大优势,使得双方之后的每一次战斗都会是面对面、刀刀见血的残忍。

但是张珏和高达无计可施,毕竟这成都府不是泸州、钓鱼城那样的山城,即使是城门被攻破,照样可以依托城内节节上升的地势居高临下还击,甚至反制城门,使得攻破城门的敌军反而要蒙受更大的损失。

成都府地处平原,自有了都江堰的灌溉之后就一直号称“天府之国”,所以他真正能够依靠的上的屏障就只有绵竹关和涪水关,一旦这两处天险被攻破,而又没有援兵的话,等待成都府守军的就只有艰难的战斗和最终全军覆没的结局。

古往今来,还没有听说谁能够凭借着成都府府城抵抗得了数十万雄兵。

无论是张珏、高达,还是昝万寿、史训忠,他们都清楚这个道理,但是他们也更知道自己的使命。虽然朝廷派遣左丞相文天祥入川,并且传闻携带新式火器,但是毕竟文天祥手中能够调集的,又有多少援兵?所以他前来的作用,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鼓舞士气。

自从蒙古集中了大量兵力进攻川蜀,张珏就已经看出来,蒙古是打算把川蜀作为突破口,毕竟几次大战下来,蒙古的兵力损伤不少不说,而且士气也甚是低迷,忽必烈能够聚集起来这么多兵员,显然已经费了不少力气,自然也没有能力再在这里面玩什么猫腻。所以蒙古鞑子不只是把目光放在了川蜀上,更是势在必得。

按照前宋衣冠的思路,应该是蒙古鞑子进攻哪里就调集全部的兵力防守哪里,即使是这样也往往损失惨重。随着大明的力量增强,叶应武手中可以调动的兵力也越来越多,而且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大明的军队已经可以和蒙古相抗衡甚至战胜他们。

从叶应武这一次调兵遣将的方式可以清晰的看出来,他也并没有打算在川蜀的险峻山路上和蒙古鞑子决一死战。

因为川蜀地域实际上并不适合大兵团的持续交战,尤其是双方这种举国运而战之的旷世大战,一来蜀道崎岖实所共鉴,粮草的转运、大军的前行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战场往往不是掌控在人的手中,而是看天时地利;二来蒙古从成都府到关中这一路上掌控着剑阁、汉中道、阳平关、斜谷、陈仓道等等史书上大名鼎鼎的险要之处,各地都为兵家必争之地,完全可以阻挡追兵、死守拖延,所以明军想要包围聚歼蒙古大军,不啻于痴人说梦,而且还会在进攻这些关隘上造成很大的牺牲损失。

叶应武的打算也很清楚,甚至他是在明着下这几步棋,川蜀军依托川蜀险峻的地势节节防守,尽量拖延蒙古大军,而明军则从本来就占据不小兵力优势的中路颍昌府、东路淮北同时发动反攻,进而达到即使是丢失了川蜀依旧可以占据更多土地和利益的战略目的。

或者换句话说,双方就是一场国力和耐力的比拼,无论是川蜀军先从川西成都府崩溃,还是蒙古先在河洛和山东溃败,都将会使得战局呈现一边倒的局势,战败的一方自然会不得不选择和谈,并且为之割让土地和付出足够多的利益代价。

所以叶应武至始至终都没有把川蜀军当做炮灰顶在前面,而是把他们看作大明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川蜀军溃败、川蜀丢失,则大明其余各路也将会被威胁侧后方而不得不撤退。

叶应武在和张珏等人来往的奏章当中,一字未提重任之意,但是张珏他们都不是傻子,明王殿下的心血,已经通过大明兵力的调动而看的一清二楚。这一战,他们说什么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就算是不为了明王殿下,也要为了川蜀的和平,为了那些保护在自己身后的妻儿百姓。

当然了,对于川蜀军来说,他们的身后就是家园,他们无路可退;而且重担在肩,他们决不后退。而对于另外一支军队来说,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能够杀掉多少的蒙古鞑子。或许守不守得住这座城对于他们来说关系不大,但是城里的蒙古鞑子却是至宝。

尤其是他们的首级。

黑暗之中,娄勇吐掉叼着的草根,沉声喝道:“动手!”

身边的亲卫飞快拉响了信号烟花,身后传来一声又一声的闷响,飞雷炮对准了黯淡的星光下隐约可以看见轮廓的城墙和城门。很快黑暗就彻底被光芒照亮,一个个惶恐站起来的身影很快就被呼啸而过的箭矢刺穿胸膛。

无数的士卒一声不吭的从藏身之处冲出来,直到这个时候蒙古士卒才惊恐的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人已经隐藏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一排排长矛竟然就直接顶着胸膛刺穿。

“杀!”娄勇将一名蒙古士卒劈倒,看着前面火光中突兀出现的一道墙壁,吨是大吼一声,“火蒺藜,扔过去!”

跟在娄勇身后的亲卫已经等候多时,飞快点燃火蒺藜扔到那围墙后面,很快就听见两声惊叫,竟然真的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骨满疆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