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挽明>第九十九章 太祖实录

张凤梧的想法又自不同,李茂春和杨鹤的关系他无需去想,关键是赵梁松和魏山劲还有王卫国这三人。这三人年纪不大,大有培养余地,显然,杨鹤这是告诉自己,这三个人日后都是他的心腹。

赵梁松心中却是大喜,他知道杨鹤这样介绍他,算是正式认可他了。

魏山劲和王卫国却是懵懵懂懂,但是有一点他俩还是明白的,那就是杨鹤没把他俩当外人。

众人想法虽然各异,但是有一点众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杨鹤介绍的人都是杨鹤的心腹。

跟魏山劲和王卫国交待了两句,杨鹤便与张凤梧匆匆回了县衙。

听下人回报杨鹤来到县衙,张凤奇急忙来到后堂。

见张凤奇出来,张凤梧笑道:“你们聊,我去取书。”

杨鹤点点头。

接过张凤奇递过来的茶杯,杨鹤慢慢饮了一口,然后把刚才得到的消息跟张凤奇说了一遍。

张凤奇闻言大惊:“这消息你是如何知道的?”

杨鹤笑了笑:“龙川兄,我觉得你不应该关心这个问题。”

张凤奇闻言,顿知这话问的莽撞了。

笑了笑,杨鹤接道:“龙川兄,我以为皇上批准刘一璟辞官只是一种试探,但是这次试探会引发朝中各派系异动,然后这些派系必会遭到东林党全力反击,等东林党解决那些派系的时候,就是皇上动手之时。”

张凤奇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杨鹤接道:“如果我没料错的话,刘御史接到这个消息,很快就会回京,我估计这两天他就该来抚宁县了。朝堂里的事情咱们管不了,也没必要去管,但是刘大人这边,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给他提个醒,让他尽量别参合进去,咱们朝里没人,有刘御史在,有助于咱们了解朝廷的动向。”

张凤奇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

便在这时,张凤梧带着几名下人捧着一大摞书走了进来。

杨鹤见了不由吃了一惊:“这么多?”

张凤梧笑道:“这只是太祖实录。”

张凤奇见了笑道:“你拿的是二修本还是三修本?”

张凤梧笑道:“三修本。”

杨鹤闻言奇道:“什么叫二修本和三修本?”

张凤奇笑道:“太祖实录共编修三次,初修为建文帝之时,二修为永乐初年,二修完本之时,便即焚毁初修本,至永乐九年,开始第三次编修太祖实录,此即三修本。”

杨鹤点点头,拿起最上面一本翻阅起来。

看了几眼,杨鹤便觉脑袋有点大。古时翻书习惯乃是从右往左翻,书写习惯是自上而下书写。这些问题都不大,关键是文中没有标点符号。

本身繁体字杨鹤看着就困难,还要自己断句,其难度可想而知。只第一段,杨鹤就费了好大的劲才看明白。

而第一段却是最简单的: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

慢慢念了一遍,杨鹤看向张凤梧道:“我念的可对?”

张凤梧笑着点头:“一点没错。”

“这个濠之钟离东乡是什么意思。”杨鹤问道。

“濠指濠州,钟离指的是钟离县,东乡指的是东面的方向,这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太祖是濠州钟离县以东人氏。”张凤梧笑道。

杨鹤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喂,我说你俩不会是现在准备读书吧?”张凤奇笑道。

杨鹤合上书笑道:“我带回去读。”

张凤奇摆摆手笑道:“得了,你今晚就住在这里吧,正好栖之也在,你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他。”

杨鹤想了想,点头笑道:“那行,我今晚就住在你这里,这几天都住在这里。”

张凤奇笑道:“只管住,住多久都没关系。”

说着站起身来:“我明日还有公务,就不陪你了。”

杨鹤起身笑道:“龙川兄慢走。”

张凤奇摆摆手,转身离去。

带张凤奇离去,杨鹤重新打开书,慢慢读了起来。

一旁张凤梧凝神倾听,听到杨鹤读错了,便即指点。

太祖实录第一卷主要讲的是朱元璋的家世和起兵的经过。对于杨鹤来说,这些内容并无用处。不过,杨鹤仍然认真诵读,一是为了识字,二是学习断句。

太祖实录三修本共二百五十七卷,详细地记录了从元朝至正十三年到洪武三十一年,前后四十八年间发生的大事,另外还有一些人物传记和大明的典章制度。

二百五十七卷,听着挺吓人,其实一卷也就几千字。

随着杨鹤渐渐熟悉古人的阅读习惯,渐渐学会断句,杨鹤阅读的速度越来越快。

实际上当杨鹤熟悉了古人的阅读习惯,学会了断句以后,制约杨鹤阅读的还是那些繁体字。

不过杨鹤毕竟有后世简化字的底子,当张凤梧指点了那些字怎么读,解释了那些字的意思以后,杨鹤很快就能学会那些繁体字。

眼见杨鹤读得越来越快,张凤梧则是越来越佩服,不住口的赞叹杨鹤读书乃是天才。

听张凤梧称赞,杨鹤只是笑笑不语。

杨鹤读太祖实录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朱元璋当政那些年发生的事,再一个是想了解明朝的制度,与此无关的,杨鹤只是简单了解一下便一带而过。

比如说前面十余卷讲述的都是朱元璋及其部下征战的过程,对这些内容杨鹤都是一带而过,包括李善长、刘基、徐达、常遇


状态提示:第九十九章 太祖实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