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我本三国一路人>第四百零七回 意外相遇

许昌到郯城有多少路?如果按当时的走法,从许昌出发,先到商丘就有个一百六十公里左右;然后从商丘改道前往彭城,大概是一百四十公里;最后再从彭城前往郯城又是一百多公里。统算一下,陆仁这就得走四百多公里的路才能到郯城就任。如果换算成汉里,则是将近一千多里地。

四百来公里,如果是在现代,弄辆还行的汽车再上高速,最多也就是一天的事;要是坐个火车当然就更快了。可惜陆仁是身在汉末,再以眼下的情况,至少也得七天左右才能抵达。而实际上陆仁是准备在路上用掉半个月,每天走个二、三十公里也就差不多了。

要知道二、三十公里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很不怎么样,换算成汉里就是六、七十里地,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可以说在正常情况下已经是走得很快的了。像夏候渊的“三日五百,六日一千”都被人说是疾风军,可实际的算一下他的部队一天也才不过一天走一百七十汉里,折算成现代公里还不到八十公里……陆仁可没打算拿自己的这一行人当军人使还玩急行军。

总之,陆仁的这一行人在路上是说快不快,说慢也并不慢的在向前走着,在抵达商丘的时候在商丘休息了一天,然后才继续前行。再在数日之后,距离彭城就只有一天的路程了。

“彭城……其实这个彭城才是后来的徐州市,属江苏省;陶谦时代的徐州城,指的是他选定的徐州治所郯城,后来却属山东省……说起来好像还就是老曹把徐州治所给迁到了彭城之后,彭城就被徐州徐州的叫开了吧?

“可惜啊,现在老曹从刘备的手里把徐州抢到手都还没多久,治所不是说迁就能迁过来的,这不我都还是得往郯城跑吗?别的不说,这路赶得我都快烦死了!”

心里这么嘀咕着,陆仁在车厢里坐得也有些气闷。索性就坐到了车辕上,与随行在车旁守护的几个陆、糜子弟闲聊。这里正聊着,前面探路的人忽然赶到了车前,向陆仁禀报说前面不远的地方发现了百余骑的人马。不过看上去却又不像是劫匪之类的贼人。但为防万一,请陆仁作点准备再说。

陆仁听了之后到也不敢大意。现在的彭城地界虽然是曹操的势力范围,但流寇这种东西一向都是神出鬼没、防不胜防。再者陆仁有史料,知道田丰和沮授在这一时期曾建议袁绍对曹操的属领派遣游击部队进行骚扰,这万了个一的被袁绍采用了。那么在曹操的属领内出现袁绍的小规模部队也毫不奇怪,真要是碰上这种部队还不得马上开打?

而想到这里,陆仁也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的身边有张绣调派过来的三百骑兵,再加上自己带着的陆、糜两氏子弟,总共就有五百来号人,干对面一百来号人马的实力还是有的,至少至少心里不会犯虚。

于是陆仁就让大家小心的戒备着,路则还是在继续的往前走。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的两队人碰上了面,招呼总得打上一下。就算是拦路劫道的贼。不也总是会先喊上一句“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类的话吗?所以陆仁就派了几个人过去,问一问对方是什么来头。

毕竟再怎么说陆仁现在也是徐州刺史,徐州这块地头上的事都归他管辖,他碰上了什么人再要问点什么事,那是名副其实的理直气壮。但陆仁也叮嘱了一下去问话的人,没必要的话就别把自己的名头给报出来了。因为这个事如果往好的方向发展,比如说对方只是彭城这里的大户人家,那一听说是陆仁就多半要过来行礼问好,接着再来个拉关系请吃饭之类的。陆仁的行程就多半会被耽误到;

而往坏处发展,比如说对方真的是袁绍派到这里来的游击部队,那一听说是新任的徐州刺史陆仁……不说明身份,对方见陆仁的人多。可能到也不来招惹陆仁,可要听说是陆仁,对方在邀功心切之下没准就会做些挺而走险的事。总之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陆仁不想在路上惹来些不必要的麻烦。

就这样陆仁把人派了过去。而过不多时,去问话的人回来向陆仁回报,说对方是彭城附近的大户人家。最近闲得没事就出来打打猎,让陆仁不用担心。当然这些都只是场面上的话,双方无非就是互相的打个招呼而已,陆仁也不会因此就轻易的放松戒备,所以仍旧吩咐众人小心着点,这才继续往前赶路。

用不了多久,双方就正式的碰上了面,然后互相的打打招呼再问个好,彼此间算是就此擦肩而过。陆仁因为是不想惹来些不必要的事,所以是躲在车里没有露面。

本来两下里就这么擦肩而过之后也就没什么事了,但陆仁因为多少还是有那么点的不放心,所以把车帘拔开了一条小缝往外看看对方的情况。只是这一看之下,陆仁就觉得情况好像有那么点的不太对头。

该怎么说呢?最让陆仁愕然的,就是对方那几乎是清一色的白马,一眼望去那么百十来匹,真的会给人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其实不止是陆仁感到有些惊愕,就连张绣的那三百骑兵也在低声的议论着,而相比起陆仁,这些骑兵可都是些懂马、爱马的人,因此望向对方那些白马的目光则大多都带着羡慕之意。

但是反过来,陆仁却暗自警觉了起来,心中暗道:“不对!彭城这里有钱有人的大户人家是不在少数,但毕竟是华中平原,本身并不怎么出产这种高大的白马。如果只是三匹五匹十来匹的到也罢了,清一色的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七回 意外相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