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发个微信去地府>第七百二十八章 疯狂金融实验
呢?况且,要打造一家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有几个不是通过在市场竞争中拼搏出来的?

支持关税的另一大声音是保护国内就业(关于盲目追求就业,我以前写过一篇短文驳斥,请点击:《为什么不用勺子挖运河?》),且不论追求就业而不顾效率和进步是多么地不合理,这种观点在看待贸易上也十分幼稚。很多人没意识到,贸易是双向互动的,归根结底,你实际是在用出口换进口。缩放到个人层面,亦同此理,就是你首先要创造财富,赚了钱,你才有能力买东西满足自己的需求——供给创造需求(萨伊定律)。

用一个简化的两国场景解释一下:x国商家出口产品进入我国销售后,终究这些商品赚得的是人民币;x国人赚到了人民币,他们拿着人民币回x国能进行日常消费吗?显然不行,然而,x国人赚到的人民币可在中国用于投资或消费,譬如,可购买中国的茶叶带回x国,或是投资一家福建茶农,其结果是促进了中国茶市的繁荣,增加了茶叶市场的就业。当然,x国人也可直接将人民币兑换成x国的货币回国使用,即卖人民币买x币,此时,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相对于x币会出现贬值,随后,这使中国的产品对x国人来说更实惠、更有竞争力,推动x国民众购买中国货,即增加了中国的出口,中国的出口厂商的发展和就业则随之提升。

这一切都是动态的。当你通过加收关税抑制进口商品时,也是在减少外国人获得人民币的渠道,这样一来,诸如上述刺激茶市等投资和消费没有出现。另外,浮动汇率调节着整个过程,此刻,相对更加昂贵的人民币使中国商品对x国人更高价、更不具吸引力,结果是出口量也不及本来可以达到的水平。有人可能会说:“那就干预汇市,压低汇率呗”,但是,错上加错不等于对,人为压低币值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拱手将财富送给外国。最终,由于关税,原本会诞生的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被遏制了,而就业也未必见得会相比无关税的情况下出现净增长。

那既然关税这么糟糕,为何仍旧普遍存在?除了众所周知的那个原因(关于这一点,可能会导致此文被删除的评论我就不说了),还有一主要因素是源自特殊利益集团的游说;某家巨头企业或某一企业团体为了避免面对外国企业进入后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们会游说政府实施贸易保护,例如提升关税。它们搬出的理由除了前文提到的方面,还可能包括民族荣誉、国家安全等等不大靠谱的借口。这种政治游说的成功案例并不罕见,公共选择理论(publheory)对此有专门解释:集中的利益与分散的成本(concentratedbenefits)。

假设,美国农业利益集团游说政府提高进口小麦的关税,以保护本土种植小麦的农民。关税提高后,原先相对价更高的美国本土小麦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现美国3亿民众买面包、面条等小麦制品更贵了一些,平均下来一人每年要在这上面多花10美元。这10块钱微不足道,一年多花这一丁点钱,对绝大多数人不疼不痒。然而,3亿人每年每人多花10美元,总和就是每年30亿美元的巨款。美国消费者多花的30亿美元当然与外国小麦农夫没关系;这其中除了政府征收的一部分关税,更多的部分都进了美国小麦农夫的腰包——为了每年增添几十亿美元的收入,规模只有几万人的小麦农夫组成的利益集团有很大的动机与激励去游说政府提高关税,这是集中的利益;另一边,3亿美国人几乎都对每年多花10块钱毫无所谓,这是分散的成本。最终,一个降低经济效率与生活品质的关税,顺理成章地出台了。

美国19世纪的经济学家亨利·乔治(e)针对贸易保护主义有过一句极其恰当的经典评判:

ooureoueofwar.

贸易保护教给我们的是,在和平时期,用敌人在战争时期试图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我们自己。

最好的关税税率,不多不少,就是0。自由交易一定是双赢的,这没有任何例外,相反,关税等限制自由贸易的干预都是双输的政策;它不仅伤害了外国商家的生意,也损害了国内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受益的只是占少数的利益集团人士,其余的人都变得更穷了一些。(【2345xs.cc 2345小说网】。)


状态提示:第七百二十八章 疯狂金融实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