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光熹帝国>第八章 征辟

不得不说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乃至西晋统一这段时间,是中国将星云集、人才辈出的一个时代。乱世给了这些英雄豪杰们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绝妙舞台,就算刘辩前世并不熟读历史,耳濡目染看了那么被改变成无数文艺形式的《三国演义》,那些“名人”的名字也是耳熟能详。

自从下诏征辟天下贤良之后,刘辩在心中就建立了一个想要征召入朝的“名人”名单。只是除了一些太有名的人之外,其他的一些名将谋士刘辩只是依稀的记得一个名字,根本不知道人现在在哪里。

不过还好刘辩身边有着以举贤著称的荀彧,出身颍川书院的他和以前的那些同窗旧友们都还有联系。刘辩的征贤诏书一下,他便上书刘辩,将颍川书院的一起读书的那些小兄弟都举荐了过来。

内举不避亲,荀彧首先就向刘辩推荐了自己的侄子荀攸。荀攸的年龄比荀彧还要大一些,原本被何进征为黄门侍郎,何进死后,荀攸本想辞官回乡,但是心知刘辩求贤若渴的荀彧毫不客气的以长辈的身份把荀攸留了下来。

荀攸在历史上被曹操称作“谋主”,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多有奇计。他和荀彧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是曹操的左膀右臂。

熟知荀攸本事的刘辩在见到他后异常的高兴,不但当晚便在濯龙园宴请荀攸,席间还握着荀攸的手,兴奋的称:“朕得公达(荀攸字),天下皆可定也!”

喝的兴奋的刘辩还命人将南北两宫的宫殿门敞开,对荀攸说:“宫中之物,公达尽可取之。”

荀攸自然不敢随便拿皇帝的东西,同时也被刘辩对自己的重视所感动,双目赤红,俯身一拜道:“陛下待臣隆恩,臣无以报答。此生臣无有他求,但求陛下能扫荡寰宇,复我大汉昔日之势。”

刘辩大喜,逐拜荀攸为西园军师令,将他安排到自己的嫡系部队中。后又迁弘农太守,军师将军,豫州牧等职。

在推荐荀攸的同时,荀彧又向刘辩推荐钟繇、戏志才、郭嘉等人,戏志才据说正在来京的路上,刘辩只好耐心等待。而郭嘉此时却刚刚及冠,正在游学天下,不知所踪。刘辩只好安排统调社的社员四处寻访。

只有钟繇此时在京中出任廷尉正之职,刘辩在得到荀彧的推荐后,也在濯龙园召见了他。

钟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书法家,被人称作楷书的鼻祖。只可惜自从刘辩的一手行楷出世,再经过曹操的宣传,刘辩已经被认为是公认的新字体的创始人。

虽然刘辩抢了钟繇的历史功劳,但由于钟繇此时还没有摸索出楷书的精髓,对此也无甚感觉。反倒是刘辩的行楷令他惊奇不已,但由于刘辩很少亲自写字,钟繇作为廷尉正又不能时常接近皇帝,故四处求刘辩的书法而不得。听说曹操家有一幅刘辩写的诗,便马上登门求阅。

一开始同样酷爱书法的曹操舍不得给钟繇看,可后来又禁不住钟繇的软磨硬泡,只好答应钟繇可以在沐休的时候,来家里临摹观赏。

所以钟繇一走进刘辩在濯龙园的竹涛雅舍,也不管失礼不失礼,两只眼睛地溜乱转的四处寻找刘辩的笔迹。

刘辩在得知钟繇内心的想法后,不由得失声哑笑,他的那点书法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除了占了新、奇两字外,和钟繇这种书法大家实在相去甚远。

不过刘辩也不愿让痴心书法的钟繇失望,将平常练笔时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送给了他。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钟繇一边念着上面的诗句一边嘴里啧啧有声,看后不住的称赞道:“好诗、好字!落笔如行云,潇洒飘逸。更难得诗句意境非凡,真乃神作也!”

钟繇鞠身一躬,说道:“陛下诗书两绝,独创一家,臣不及万一。臣料千载之后,陛下之诗书必将受世人临摹景仰。”

刘辩被钟繇这位真正的书法家称赞的脸色通红,他对写字一向只讲求实用,并没有独创一家的打算,听到钟繇的称赞只好自谦道:“朕对书法只是讲究方便得体,充其量也只能略有小成。反观元常(钟繇字)精于书道,若能潜心修行,他日之功必在朕之上。蔡伯喈(蔡邕)不日就会奉朕的征召来京,你可以和他多交流交流。”

钟繇听到蔡邕要来,不由得高兴道:“蔡大家乃书法名家,若能求师于彼,实乃一大快事!”

刘辩和钟繇又交谈了很久,使得钟繇获益良多。本来钟繇对于正楷还只是刚刚有一点想法,见刘辩的行楷出来,便放弃了研究正楷,想学习发扬刘辩的行楷。

可自从受到刘辩的鼓励后,钟繇下决心自己独创一门书法,他不断的学习蔡邕等书法名家的作品,再经由刘辩将前世的一些对书法的理解尽告诉于他,最终还是研究出了区别于行楷飘逸的方正楷书,号曰:“钟体字”。并和刘辩的行楷一样流传千古。

不过钟繇虽然书法写的好,但刘辩看重的并不是这一点,而是他在历史上仅次于荀彧、陈群的内政能力。尤其令刘辩印象深刻的是历史上钟繇充任司隶校尉,替曹操把守长安,以拒马腾、韩遂等人。

既然钟繇在历史上有这样的能力,刘辩就放心将朝廷的西面交给了他。拜钟繇为京兆尹,与皇甫嵩一起镇守长安,监视李傕郭汜两人。

除了荀彧向刘辩推荐了不少能人外,卢植也向刘辩举荐了朱儁、应劭、蔡邕等人。

朱儁是和卢


状态提示:第八章 征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