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科幻未来>监控天琴人>第五十章 走出非洲
年代,由于火的使用,原始人开始食用熟食,熟食易于消化,更富营养,在食物被烤熟过程中,会产生二百多钟新的化合物,这大大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给大脑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基础!

火还给人类带来了温暖,是人类不仅可以生活在温暖地带,还可以延伸到更寒冷的地区,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光明,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有了火光照明,人类也能够自由的行动。原始人还使用火对付掠食猛兽,这大大增加了人类在在自然界中的攻守能力。火的使用使原始人获得了新的知识,新的力量,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进步意义!

大约200万到20万年前,直立人最早在非洲出现,也称为晚期猿人,打制的石器也比较多样化,有砍砸器、刮削器等多个样式。最最重要的就是直立人已经懂得了使用火,还学会了如何长期保存火种。开始使用符号和基本的生活语言,直立人能制造和使用更精致的工具。大约100万年前,地球进入冰河时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和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开始向世界各地迁徙。

信息、能源、材料三大问题解决了之后,除了自身问题,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人类前进的步伐。一部分直立人越过欧亚大陆进入欧洲,约60万年前在欧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约30万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中近东。尼安德特人制造出更为高级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用磨制石器,人类进入中石器时代。

另外一部分到达亚洲的直立人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中国,这就是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他们生活在天然形成的山洞里,前额很低,发际向前,眉骨粗大,嘴巴前突,头部有些向前微倾,身上还有层松软的细毛,还有些像猿。但是他们能够直立行走,他们的一举一动是任何其他动物不能做到的,他们已经具备了人的特点。由于当时的环境十分恶劣,北京人仅凭个人的力量很难生存。他们过着几十个人一起的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清晨,他们走到洞口的火堆旁,先查看一下天然的火种是否还没有熄灭,这些火种摆在靠近天窗的地方,火上面盖着干柴,干柴上面铺着一层土,火种就在土下面长年累月地阴燃着。安排好火种之后,大家开始指指画画安排一天的工作。精壮的男子拿着木棒、尖锐的石器或骨器,结伴出去打猎或是捕鱼,来维持一天的生计。年轻的妇女则去山坡上采集野菜和野果,老人被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和制造工具,还有更重要的就是照看火种,防止灭掉。火种在原始北京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用来烧熟食物,驱赶寒冷,提供光明,还可以用来防御猛兽的袭击。

白天,男人们拿着标枪,四处寻找猎物,一旦发现之后,便将猎物围向悬崖或是天然的陷阱之中,新加入的成员在一旁观摩学习和帮忙。女人们也在四处采集野菜的根茎和野果,教授新加入的成员如何区分野菜野果的毒性。

傍晚,外出的人回到居住的洞口,除了一部分同伴会在捕猎猛兽的过程中不幸惨死,大部分都回来了。有经验的人将火种取出,把土扒开,吹燃起火苗,开始用山洞里预备好的干柴生火。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所有北京人都回到了居住的岩洞,大家把白天捕获的动物抬到洞口,一群人围着动物兴奋的大嚷大叫。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一个头尖刃薄的石器,大人们拿起锋利的大石头剥去兽皮,把肉割裂开来,大家围拢在火堆旁用树枝烤肉吃。

吃完之后,又开始制作工具,有时偶尔随性画点东西或制作些首饰之类的装饰品,不过温饱更为重要,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猎和制作工具。临睡前,将火种保存起来,在上面加上树叶和干柴,在盖上土,让火在土下面阴燃着。还要在洞口燃起熊熊大火,北京猿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他们经常在夜里听到猛兽的吼叫,甚至有些猛兽还在洞口徘徊,看到洞口熊熊燃烧的大火才吓跑了。

这样的生活并不常有,很多时候,北京猿人都需要靠野菜和野果充饥,有时候还要忍饥挨饿,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多岁。但他们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有了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学会了用火和长期保存天然火种,还学会了制造石器,并在长期的共同劳作中把经验传给后代,在这一地区生活了几十万年。

大约20万年前,来自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走出了非洲,后向欧亚非各低中纬度区扩张,这是人类第二次走出非洲,他们被称为早期智人。早期智人和各地的直立人共同生存了一段时间。人类的祖母也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大约二十万年前,现代人类的祖母在非洲诞生,今天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是她的后代。13万年前,她的后代走出非洲,来到了欧亚大陆。并由亚洲传往欧洲,进而到了美洲!这些人类继承了前辈优良的基因,脑容量变得更大,他们用火来御寒,用树叶和兽皮做成衣服,渐渐地摆脱了对体毛的依赖,再加上文化的因素选择,最终进化成为无体貌特征的人类群种,形成了现代人的形态。

要想在险恶而又艰苦的原始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古人类唯一的选择就是依靠集体的群势和共同生栖的社会群体化,而古人类的社会群体化概念的形成又促进了语言信息交流能力的发展,从而


状态提示:第五十章 走出非洲--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