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当土豪>第六章 制盐

就当人们还在为新城建成而欢呼雀跃之时,李承早已带人来到了海边已经建成的盐田。看着工人在盐池中不断的翻晒海水,李承不禁感叹这贩盐的确是一大暴利。

明末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导致盐价粮价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直摇而上,其中除了因为动乱导致的运输困难和产出问题的正常价格浮动外,大部分都是无良商人趁机发国难财。

山东地区不产精盐,全靠外地运输,那时精盐产地主要是山陕地区的井盐以及青海的青盐。而这两个地方,一个被流贼祸害,一个远在西北关外,都不好搞,而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长久以来已经形成了**盐的习惯,要让他们换成掺沙子的粗盐,打死他们都不可能,再贵的也得买,于是到最后精盐已经论两卖了。而粗盐也差不到哪去,从最开始的几钱银子一担到最后的一二两银子一担。当时整个大明也就两处出产量大的盐场,一处在塘沽,也就是现在的第一大盐场——长芦盐场,还有江苏的淮盐盐场。现在看来都是大盐场,但当时限于技术设备落后的原因,这两个盐场出产量比较小。

这管理盐课的转运司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私自提交税价,税价一提,商人就得涨价,涨价还不算,要想挣得多,就得掺杂物,一斤粗盐他们恨不能掺进两斤半沙子。到后来,靠海的人就私自晒盐,反正这东西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弄个锅啊碗啊盛上海水放那晒就行了,这样就不用在去吃那些能硌掉牙的黑心盐。贩私盐的多了,商人的买卖也就少了,朝廷的税收也就少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盐价越来越高,朝廷收的税也越来越少。盐价如此,粮食更就可想而知了。

李承在建这一片盐场,一是想给自己挣家底,赚本钱,二就是想利用自己制出来的精盐彻底把大明现在混乱的盐业市场打破,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要想实现这些第一步肯定是要制造出堪比青盐井盐,甚至比它们还要好的精盐出来。

李承现在挺后悔当初化学课上只顾偷瞄美丽动人的老师而没有好好学习,因为现在除了记得几个重要步骤之外,其他的都是一头雾水,正暗暗悔恨之时,李安已经带着两名领班过来了。

在建好这座盐场之后,李承便把工人统一分配成两组,由两名领班带领着大家工作,分为上午班和下午班。每十日一轮,而且领班只起带领工作的作用,其余跟大家一样,同样需要工作。

现在这两名领班是当初从难民中挑选出来的,当初李承站在推车前面,他们是那十几个先站起来的人之一,所以令李承记在了心里,现在缺人手,先让他们顶上,如果干得不好在换下来。

说实话,李承给这些被雇佣的工人的工钱实在是他们从来没听说过的,每日三餐管饱,房屋则是免费居住,但是却需要每月交给李承固定数额的银子,等交满一年之后房子便永久是自己的,每月交的也不多,才两钱银子,而那些干活卖力不偷奸耍滑的一个人每月发五钱银子,干得多挣得多。这么好的待遇在以前可是听都没听说过啊,所以很多人都卖力干活,虽然很累,但是却很快乐。

待三人走来,李承看到两个领班每人都扛着一个小麻袋。三人行了礼之后,两个领班就把麻袋放在地上,说这些是今日各队产出中的部分。李承解开麻袋口,看着里面略带黄色的粗盐结晶,激动的一双手不住的颤抖,这都是钱啊……

表扬了俩人以及队员们一通,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之后,便和李安把麻袋装在车上,拉着回城了。

从海边回到新城足有十里路,一路上很多荒废的农田都长满了青草,现在即将夏收,再行补种已经来不及了,李承暗想一定要在夏耕之前将农田和稻种耕具分下去,这样秋收之后就有过冬的粮食,也能让自己紧张的财政缓解一下。

现在李固国管财务,他也没有过多的询问,但是自己估计也花了得有二三十万两银子了,只建城那十几天,每日结算的工钱就在七八千两上下,再加上这几日四处雇佣工匠,接受难民,外出采购物资,这么多人的吃喝全是有自己供应,二三十万两还算是保守估计。

如今自己手下也就李安几人可以信任,镖局的一众人等已经组建成了保安团,魏有才和卢明杰分别任一团和二团的团长,俩人现在每日都在从新来的难民中发展人员。

大体框架已经拉了起来,剩下的就是一些细微的繁琐小事。李承揉了揉发胀的头,难受的叹了口气。

马车微微一震,停了下来,在城门外值守的保安团成员看到两人扛着麻袋,急忙赶上前去要替二人分担,李承瞪着眼问道:“你的任务是什么!”那团员吓得一缩手,支支吾吾答道:“李大人,我……我正在值勤”,李承听到之后训斥他,说道:“你知道自己的任务,那你过来干什么?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说完冲着他屁股上就是一脚,然后又和李安扛着麻袋向城中的千户府奔去。

李安体力比李承要好,以前在李府的时候经常出去跑腿办事,自然比这个整日游戏人生的公子哥好了不知百倍,两人到了千户府门口,李承已经累的跟头牛似的气喘吁吁,而李安只是出了些汗,没有他那么夸张。李承扶着腰,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以后,真的要锻炼身体了……累死我了。”李安要接过李承的麻袋,被他拒绝了,两人到了千户府后院,李固国


状态提示:第六章 制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