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重生完美时代>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印证判断

3000万控股51的offer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团队的全票通过,对起点的创始团队来说,这个offer简直跟天上掉馅饼没什么区别。

在资本市场还没成熟的当下,在商业模式还没得到市场充分认可的现在,起点团队在资本市场上找钱已经找了很久,都无功而返,可现在,钱不但送上门来了,还远比自己想要的要多得多。

于是,起点负责人还没来得及回到沪市,就立刻代表整个团队来跟牧野科技签约。

投资前的团队尽调免了,投资前的财务审计也免了,放在投资完成之后再做,李牧的干脆简直超乎想象,昨天发offer,今天就签字,签完当天就付款并且立刻着手准备在yy网上推出一个读书频道。

之所以这么随意,一方面是李牧对这个团队的能力很有信心,另一方面也实在是没多少钱,几千万而已,干脆一点速投速决,也能给其他创业团队留下一个牧野科技给钱大方、付钱爽快的好印象。

不过给钱随意,不代表李牧做事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在目前的阶段,指望网络赚钱是没有意义的,这行业的净利率之低,简直超出想象,就拿起点现阶段的商业模式来看,订阅与作者5:5分成,也就是说,毛利率是营收的50,但是,这50里,要承担公司所有的经营成本,人员薪资、办公场地、办公用品、财务损耗、企业税收,搞到最后未必能剩下几个百分点,再加上本身总量就小,盈利空间就更没什么指望。

但是,李牧看重的是这个行业的未来,网络的背后,代表的是优秀的内容库、强大的用户粘度以及广阔的衍生发展空间,优秀的内容能够对用户产生天然的向心力,为平台的推广带来巨大的优势,而且,优秀的内容能极大限度的提升用户对平台的忠实度,眼下,这些优秀的网络文学虽然只是数字化的文字,但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能转化成一部部强大的优质ip,可以输送到影视、动漫、游戏等多个衍生方向,成为该领域的爆款。

未来,yy网想增强用户粘度,全靠短篇幅、碎片化的资讯、博客是很难维持下去的,但优质就不一样,连载的优质能够对用户产生强大的粘度,让用户每天都登录平台进行阅读,这个优势非常强大,在不久的将来,yy网读书频道开通,只需要一个或者的二级域名,就可以把所有的内容全装进来,提供给所有yy用户阅读,这不但能提升yy网的内容体量,也能增强yy用户的粘度,更能促进整个互联网文学的飞速发展。

而且,未来牧野映象对优质ip的需求会不断增强,提前拿下这个优质版权的弹药库,对牧野映象来说是极大的实力补充,同时,万盈地产还有一个快要启动的影视基地项目,这些优质ip也可以通过影视基地这个影视行业的超级平台去快速消化,形成一整条产业链。

……

就在李牧用光速将收入囊中的时候,就在世界媒体围绕着他的两个大计划不断大篇幅报道的时候,身处舆论中央的李牧,得到了林清雅来自美国的消息。

李牧上次让李紫薇转达给她自己的诉求,让她按照自己的方向,去调查微软近期的两个重点动向,均已经收到了回复。

首先,是关于微软原msn项目组员工的去留问题。

林清雅通过常规调查以及聘请高端私家侦探等手段,对微软进行了非常严密的调查,经过私家侦探多日以来的调查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sn所有的人员都没有被辞退,而是在微软内部进行了内部转岗;

这个是有些异常的,按照微软以往的套路,一个事业部废除,这么多员工闲置却不裁员,几乎是从未发生过的,而且把这么多员工进行内部转岗,给各个其他部门带来的压力很大,能把这样一个大团队消化吸收掉,微软一定费了不少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光是kpi考核指标,就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a团队150人,肩扛一亿美元人力成本、十亿美元业绩kpi,原本完成是没问题的,忽然要求接收至少30个其他部门分流来的员工,而且都是高薪,一年增加至少两千万美元人力成本,对部门的影响非常大,而且30个新员工的加入,尤其是原本负责其他领域的员工,会额外增加部门的消化压力,反而会拖慢整个团队的节奏。

微软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也要把这些人一直留着,这就证明,微软社交之心一直没死。

第二,有部分msn体系内的老员工因为无法适应新岗位而选择辞职,但是这批人确实如李牧猜测的那样,近期又陆续回到了微软,这更加证明了李牧的猜测,微软如果不是要重打社交牌,不可能再费劲巴拉的把这些已经离职的员工重新召唤回去;

第三,也是最直接的证明,私家侦探对这些老msn事业部的员工进行了密切的监视与调查,发现他们近期工作时长明显增加。

多份针对微软员工的私下调查里,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个名叫安格鲁的工程师,自从私家侦探开始调查他的这几天,他每天上班时间是早上八点半,下班时间是晚上十点,这中间恰逢一个周末,他周六也在公司加班,并且同样从早上工作到夜里。

为了证明这个人的工作轨迹发生了变化,私家侦探调查了他的信用卡消费记录。

美国人出门极少带现金,信用卡与现金支票是主要的支付手段,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信用卡,一个人的信用卡消费记


状态提示: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印证判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