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江山争雄>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敌三策

罗昭云能够感受到屈突通等将军忠君爱国的情绪,这些老臣、中流砥柱,封建等级思想严重,对于效忠朝廷、为国出力更是坚信不疑,搭救圣上的心思也是非常强烈。

一些年轻将领,或是门阀子弟,边戍统帅,他们的态度却并不积极,心中似乎对杨广、对朝廷已经失望了。

“屈大将军,请不必过于担忧,再来的途中,罗某已经想到了对敌之策,虽说不是十足把握,但也有六七成的信心,能够击退突厥的大军。”

“什么?你果真有退敌良策?”大帐内的将军们听到他的话,都感到吃惊,数十万突厥骑兵,已经闯入雁门关,等若放出牢笼的猛虎,如何能轻易降服?

“罗将军,此言当真?”

“是啊,如何退兵,难道罗将军带来了几十万大军到边境?”宋老生说完,自己都摇了摇头,觉得不可能,大隋现在四处烽烟,府兵瓦解,镇压地方叛军都人手不足,哪能瞬间凑到几十万大军来到这里。

罗昭云看着诸将殷切、震惊、欣喜、怀疑的目光,心中坦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草原可敦接到求救信,加上涿郡、渔阳郡的兵力长驱直入草原,使始毕可汗得知消息,退军的机率很高,而且勤王大军相继赶来,使草原人心知要迅速攻陷太原郡、黄河以南已经不可能,自然会退去。

当然,有一个前提,雁门郡城不能破,杨广不能早死,否则始毕可汗等人有恃无恐,会对忻口一带猛攻,而隋朝的将领和大臣们,因为群龙无首可能会混乱不堪,各地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就难以凝成一股抵挡突厥骑兵了。

屈突通心中焦急,口说无凭,只听他这样忽悠,实在难安,询问道:“究竟有什么破敌之策,快说出来,好让诸位将军参详一下,共同推演,如果大伙都认同后,好联合行动,一起出关救驾。”

罗昭云道:“突厥三四十万大军进入雁门关,却迟迟未南下进攻太原郡,这说明他们心中也没底,不敢贸然进入中原,担心后路被堵住,最后被消灭于中原。始毕可汗隐忍了五年,蓄谋已久,要对抗大隋,这次偏逢圣上北巡,正好被突厥人利用袭击,但集合各部落也事起仓促,后续安排肯定没有做好,就倾巢而出,进入中原,想要先灭掉圣上和文武大臣,使朝廷上层班底崩溃,中原大乱,我们当务之急是援救雁门郡,冲入郡城,帮助守城,守护陛下安危,此首要任务也。”

屈突通等人沉思片刻,有人提出质疑:“罗将军所言,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等若治标不治本,守住燕郡城,并不代表能让几十万突厥骑兵退去,难道我们源源不断派兵马穿过层层重围,只为进去帮着守城,弊大于利也。”

“罗将军,刚才已经有人提过这样的观点,大伙并没有认同。”陈稜在旁解释道。

罗昭云微笑道:“我说的乃是首要任务,并不是唯一任务,那是我们救驾的根本和前提条件,否则,等雁门郡城破,我们商讨救驾,其实等若一句空话,没有了实际意义。”

“哦,那老夫很想听一听,第二条计策是什么?”屈突通听出对方似乎有一套完整的计划,分主次任务,都加起来,才能奏效,顿时十分好奇起来。

罗昭云看着诸将的希冀、征询的目光,从容淡定,继续道:“第二条乃是疑兵之计,陛下派人送出檄文到西京和东都,然后再传遍各郡,征兵来勤王,目前各路大军已经在途中了。但是因为雁门郡处于北部,各郡距离长短不一,行军的期限自然也存在差异,有的早到了,有的还在途中,光靠目前我们的兵力,还不足对抗突厥骑兵,将之击溃,所以,就要打心理战,造声势。想必突厥的斥候已经在忻口外不断侦查援军情况,我们可以日夜上演远远不断援军到来的一幕,使始毕可汗与众部落酋长以为大隋援军来了二三十万,就可以瓦解他们南下的斗志,觉得此行入关中原的目的,无法实现了,离退兵也就不远了。”

“妙啊!”不少将领恍然大悟,拍案叫绝,这样布疑兵计,让突厥骑兵心理感觉大势去矣,他们粮草携带不足,即便抢占雁门郡各县诚邑、小镇邑的粮草,也都储存有限,掠夺后顶多够几十万大军撑几个月,始毕可汗等人不会傻得在这鏖战下去,一旦发现没有便宜占,草原骑士们自然就回部落了。

屈突通沉思片刻,说道:“此计可施,能够打击突厥大军的士气,瓦解他们的斗志和野心,不过,能否让始毕可汗尽快退兵,还是死磕到底,谁也没有把握,时局还是充满了变数,老夫愿闻第三策。”

这时候,没有人再以为罗昭云是在胡说八道,信口开河了,光凭上面两策,一旦实现,至少增添了几分希望,有了四五分的把握,使突厥大军退去,所以,都想知道是否还有其它计策配合。

陈稜、宋老生、裴虔通、尧君素、李建成、杨士贤、宇文士及等人也都聚精会神在关注,心中暗忖这个罗成,还真是名不虚传,一到这就有了破敌之策,他们在这里好几日了,想破头脑也没有相处对策。

“第三嘛,也是破敌之关键!”罗昭云顿了一顿说:“必须让始毕可汗和那些草原酋长们,心中焦急,一刻也呆不下去了,想要尽快返回草原,这样围困就解除了。”

“哦,究竟如何让始毕可汗匆匆离开,可以放弃眼前唾手可得的雁门郡?”众人疑惑不解,却又被吊足了话瘾。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敌三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