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探春十载踏莎行>第二章(3)长空黯淡连芳草
想到如此兄妹情深,也免不了将自己亲妹妹送来此再顾及不到的所在,又生了几分怜悯。再仔细打量眼前丽人,气度超拔不俗,倒是远超乎自己的期望。只是这女子在自己心里的意义,不过是和亲的标志,本人是怎样,倒是不需放在心上。更何况这一路牵扯了朝廷、南安王府、和高逸川的实力,这女子的身家来历用心都未能揣测,自然也是断不能放在心上的。一时间心里诸般念头闪过,也只是殷勤劝酒。

酒过三巡,上官怀慕像是心情极好,霍然起身道,“有朋自远方来,怀慕愿为佳客一舞助兴。”语毕便自身后侍卫腰间抽出一柄剑来,纵身第二级的玉台上,洒然起舞。助兴的歌舞乍停,只留了鼓声喝着这剑舞,一声声的震在心坎上。那玉台越往上越是狭窄,这次一级虽也布置了百官席位,中间仍时有几丈见方空地,汉白玉的地面雕镂着绵延的水纹,中央浮凸着浅青色吉祥云纹,水云连绵,一眼望去似有秋水长天波涛汹涌之势。四围宴席满布着火红杜鹃,更是衬得这一处空阔简净。此时上官怀慕玄衣玉带,身姿fēng_liú,举止刚健,一柄长剑如秋水一痕,像是激起了这水云千幻,一人一剑任意来去,这世间的万物都仿佛被踏于足下。一时间台上众人,甚至远远望去的江上百姓,都看得呆了。

苏衡默然看了半晌,面上闪过激赏之意,忽地也跃至中心,也不取兵刃,只解了腰间玉笛,横笛而吹,吹得是一支踏莎行。踏莎行一曲本来多咏伤春离别,只是婉转低回,而他这一曲又是不同,少了几分女子缠绵情意,倒是显得悲怆苍茫。苏衡本身青衣萧萧,此刻横笛而立,如世外的孤鸿,翩然落在这水心沙洲上,与天地万物一齐呼吸。他悲悯的是这世间的一切离别与无奈,慨叹着这世间一切漂泊无依的宿命。

这悲凉瞬间将本来激越的鼓声止住,连上官怀慕的举手投足也渐渐慢下去,那如水绵延的剑光断了,可一转身一抬手的乍起的电光一闪,竟让人心头惊跳。合着鼓声而舞的他是这世界的王者,一举一动任情任意,此时那傲然的剑舞也带了几分悲壮,如易水萧萧边的壮士,踏着永不回头,永不磨灭的悲歌。

青罗这几月跋涉山川,历尽世事,闺中的娇怯渐渐地都被一腔豪情所代,此时被这笛声和剑舞震慑了心神,满心都是慷慨情绪,不禁曼声吟了几句。

从来昭君怨,千里踏莎行。

渺茫山河路,慷慨家国情。

月峡波光黯,阳关草色青。

妾身安社稷,世世享太平。

台下二人与众官员对此句都听得清楚,都不免为这女子胸怀之开阔击掌而叹,上官怀慕更是运了中气,高声又吟诵一遍,声音直传到江面上。西疆百姓对这公主本来便存着和平的祈望,此时听得此句,更是民心沸腾,那于多年战事中亡了儿女亲人的,更是热泪盈睫,甚至于痛哭失声的。

青罗本是一时心怀激荡,此时见众人如此,倒是不知所措了。正欲饮下一杯稍作遮掩,却又听得上官怀慕吟了几句相和。

佳人明如玉,千里踏莎行。

山河邈而远,君子义且情。

月峡花永好,阳关水长青。

同许三生誓,共享此太平。

青罗一听,这一首全然用的是自己的韵脚,却又把那一腔献身的悲壮平添了婉转情意,倒不是缔结盟约,像是倾诉衷肠似的。面上先是一红,又觉得不好,果然转眼去看苏衡的脸色,已是十分苦痛,虽是吟着欢欣的句子,那玉笛声里惆怅反倒更浓了。然而此时西疆臣民都沉浸在狂热的激动里,素日敬仰的英明少主,与这初初亮相便艳惊四座的高贵王姬,正如心里膜拜的神祇一般。加上小王爷与准王妃诗词相和,一个深明大义,一个情意深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哪里能想到青罗和苏衡此时的心酸?只是众人更想不到,口中吟诵着深情诗句的上官怀慕,眼中却冷冷地把青罗的羞涩与惊惶,苏衡的苦痛惆怅与百姓的欢欣激动都瞧在了眼里。而冷眼而观的上官怀慕却也没有发觉,身侧另有一双眼睛,清晰地瞧见了他清醒冷峻得毫不见情爱的眼神。

月已中天,宴席将罢,众人都登了落阳楼头凭栏望月。十五的月自然是极好的,不同于玉峡关那一日的清冷,在这烛光如海、花团锦簇映衬下倒是应了花好月圆人长久的期盼,正是好兆头。只是这天边明月,一夕成环,夕夕都成玦,团圆的日子过了,日后是不是难免日益地惨淡憔悴下去?她深知自己与世子今日这一会面,怕是与十日后蓉城的婚礼一样地引人注目。这做给世间人瞧的锦绣成堆,女貌郎才,不过是欺骗,再好再美,也和那戏台子上的两情缱绻一般,卸了粉墨油彩,不过路人。往日里看戏,为戏里的一哭一笑颦眉感叹,戏散了,谁又在意戏子的情绪?而如今这画栋雕梁,也不过是华美些的戏台,这千里山河人间万姓,都是瞧这出戏的看客。自己,苏衡,乃至于上官怀慕,不过都是装饰精美的戏子。戏里的悲欢离合,到底不是戏子的世界。只是这世间众人只管瞧得欢喜,再不会有人挂心了。

好容易散了这一场盛会,青罗回到自己屋里,卸下一身珠翠华衣,随手用阶前折来的一枝杜鹃绾了发,倚在廊下赏月。此时夜已深沉,众人忙乱了一天也都歇下,倒是清净得很。这等盛宴礼仪繁杂,兼之有些人怕是在玉峡关见过侍书的,未免出了差


状态提示:第二章(3)长空黯淡连芳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