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她此时并不在这里,不在近在咫尺的万帐灯火中。她已经有了孩子,想必正在蓉城,等待着这一场战争的结果罢,等着自己,和怀慕中的一个,杀死另一个。而她会做出怎么样的反应?会终究放下,还是痛悔一生?他并不知道答案。
又或许,她还毫不知情地留在原地,以为自己的丈夫,只是去了一次寻常的旅途,很快就会回来。只是他知道,她终究会知道的,避无可避。就像清琼,他从不曾告诉过她事情的真相,不曾告诉她自己去了哪里,可她终究还是来了。这是清琼的宿命,也许,这也是探春的宿命。她们本就是一样的人。
苏衡还出着神,城楼上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亲兵奔过来,也来不及对二人问安,便单膝跪地呈上一卷书信,“世子,这是澎涞先生从敦煌传来的。说是十万火急,请世子速速拆看。”
苏衡一惊,忙接过信来瞧。等了这许多日,终于等到了棋局收官的时候了。他非常需要一个新的出路,因为他知道,尽管他已经竭尽全力,胥城,却依旧已经岌岌可危了。他一直在等更改局势的机会。而这些,都在这一封信里。
清琼站在一边,看着苏衡迫切地读完了那一封信,脸色却忽然变得雪白,紧紧攥着信纸,久久不曾抬头。似乎一字一句地,要把那封信上的字刻进心里。
清琼隐隐觉得不安,伸手去抓住他的衣袖,“先生心上说了什么?”
苏衡霍然抬头,死死地凝视着清琼。清琼在那样的眼光里,情不自禁地退了一步,看着近在咫尺,却被风雪阻隔的那一双眼睛,一动也不能动了。
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啊,黑的犹如最长的暗夜,却又亮的如最盛的花火。痛苦的,绝望的,迷茫的,挣扎的,笃定的,热烈的,所有矛盾的神情都融汇在那一个眼神里头,像一把利剑一样,将她钉在了原地。
最后,清琼只看见一片雪飞到苏衡的眼角,慢慢融化开,落下来,倒像是泪。
除夕的夜,不论江南江北,塞北天南,总是一样的热闹。大户人家四处张灯结彩,就连最贫苦的人家,也要买了一卷红纸回来,巧手剪成精巧玲珑的窗花儿,贴满破败的纸糊的的窗户。远远瞧过去,倒也十分鲜艳好看。
游子归乡,像是倦极了的鸟儿。不论这一年里,朝野江湖是如何的风云变幻,甚至朝不保夕,到了这一日,也都搁在了一边,由着自己沉浸在这团圆如意的氛围里头。多少户人家欢天喜地地开了门,等到了望眼欲穿的孩子,却又有多少人家倚门远望,望穿秋水,却还是不曾等到本该归乡的人。
这一夜,既是是血流成河的战场,也似乎带了几分温情。交战双方心有默契地停下了拼死搏杀,给敌手,也给自己,留下这一夜的安稳。就算没有美酒佳肴,也无窗花暖火,却也一样有欢声笑语。对死亡的恐惧,似乎被藏在了这欢声笑语背后,刻意地遗忘了。
餐风宿露,铁马冰河,枕戈待旦的将士,是这一夜里,最为思乡情切的人。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寻常人家的儿女终究还能回返,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却再也不能回家。刀剑无眼,就算这一夜能守一夜的安稳,谁又能知道明日呢?明日,他们是会衣锦还乡,还是马革裹尸?谁也不知道答案,谁也不知道自己,或者是同袍共寝,生死与共的兄弟的结局。一念及此,那纵情肆意的豪迈欢声里,就隐隐带了一丝悲切,小心谨慎地藏了起来,却终究在眉梢眼角流露了。
一缕筚篥乐声隐约传来,流露了这一分深藏的悲切。曲子是军中常见的破阵曲,曲声却悲怆,叫人闻之几乎落泪。只是那曲声响起的地方极远,营中的人多半没有听见,仍旧沉浸在那虚幻的欢乐里头。只有一个人听见了那曲声,掀开厚重的帐幕,循着那一曲筚篥曲声,离开欢声笑语的人群,走到漫天的风雪里头去。
也不知走了多久,风雪渐渐停息了,露出雪白的一个世界来。没有风,没有月,只有江山一白,还有那丝丝缕缕的曲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循声的人丝毫没有犹豫,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行清晰的脚印。那脚印一直延伸往前,直到江边。
曲声忽然停了,远远望去,江边一块巨石之上站着一人,只看得见一个瘦削背影,独自面对着浩浩江水。原本风已经止息了,却忽然又起,翻卷起那人的衣衫,像是要坠落入那涌动着浮冰的江水似的。那人似乎听见有人来了,忽然回头,对来人笑道,“王爷乃是军中主将,又是王者之尊,怎么雪夜独行?这可不合规矩。”
来人正是怀慕,闻言却不以为意,反而走上去,和那人并肩站着,“伯平,今夜乃是团圆美满的日子,咱们不论君臣,还是小时候的样子。”看着那一支筚篥道,“这一支筚篥看着有些年头了,倒是眼熟。”
董余抬起手,瞧着那一支筚篥,竹制温润,显然是积年的爱物。董润伸手摩挲一番,脸上露出一丝怀念来,“王爷忘了,这一支筚篥,是咱们当初去西北游历的时候,从龟兹人手里得来的。”望着怀慕,苍白的笑容里竟罕见地有了几分张扬的骄傲,“这可是我从王爷手里赢来的彩头呢。”
怀慕在那个笑容里微微一怔,想了想,恍然笑道,“是了,我想起来了。那时候你马术不惊,偏偏仲平争强好胜,每日都要和你比试。我瞧着好笑,也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