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辛亥之钢铁基地>第三十八章 袭扰

战斗结束,三十多名德国士兵没有给特战队员造成一点伤害,面对武装到牙齿、毫不手软的特战队的偷袭,强悍的普鲁士士兵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不是被憋屈的在睡梦中捅死,就是被弹雨和手榴弹打死。

小田村联军补给点三十二名德国士兵,死亡二十八名、受伤四名,包括队长卢瑟,都被临时关押在民房中。换做普通部队还要顾忌一下,全部是基因人的特战队没有那些顾虑,他们是在敌后作战,没有那么多精力看管俘虏。再说,这些侵略者在中国的国土上烧杀抢掠,凭什么要享受人道待遇?出发前吕梁就说过,遇到俘虏一个不留,侵略者事先就应该有觉悟,不论他们是来自哪个国家。吕梁对德意志这个民族非常钦佩,并不代表着他热爱这个国家,吕梁的祖国只有一个,与祖国为敌的都要毫不留情的消灭!此次八国联军侵华,德国派出的兵力最多,而且总司令也是德国人瓦德西,没二话,干他娘的!

不但四名俘虏被处决,五个简易仓库也被烧毁。这些物资特战队带不走,而村民也不在这里,想分发出去都不行,他们没有时间寻找逃难的百姓,只能一把火烧掉了之。这里不是久留之地,相信很快就会有联军士兵察觉,大致清扫战场后特战队迅速离开,骑着自行车消失在夜幕之中。

此时的联军主力正在攻打张家口、保定等地,还有一部分驻扎在天津、北京城劫掠,特战队出现的位置正好是联军补给线的中间。按照事先制定的战略,特战队以敌后袭扰战为主,尽量不与联军硬碰硬,还不能离天津太远,他们的补给船还在海底下呢。但作战过程中特战队发现了一个事先都没有预料到的好处,德国陆军装备的毛瑟1898式步枪使用的也是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与特战队使用的98k步枪弹药通用,而且捷克式轻机枪使用的也是这种步枪弹,特战队可以从缴获中补充弹药消耗,这大大增强了特战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特战队总结小田庄之战后发现,夜晚偷袭虽然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突然性,但实际效率并不高,除非毫不顾忌平民的伤亡,否则只能在搜查民房时小心检查,这样非常容易引起注意,导致偷袭失败。而且联军的单兵武器、素质都不差,就连武器落后的日军都不能轻视。在天津至北京之间一个多月的袭扰作战,打破联军补给点十三处,击毙敌人二百三十五名,特战队伤亡两人,这两人的死伤全部是在偷袭一处日军临时营地时造成的。

十三处补给点中有八处是德国人看守、三处英国人看守、一处俄国人看守、一处日本人看守,其分布大致与联军人数组成相吻合。德国人、俄国人补给点都不好对付,德国人风格硬朗、战术灵活、单兵素质优秀,特战队往往需要动用轻机枪、手榴弹加火箭筒的组合才有惊无险的拿下,而且他们会在走投无路、伤亡惨重的情况下才投降,当然,投降之后一样是死。至于英国人营地,除了几名纯种英国军官外全部是印度阿三士兵,战斗力比清军还渣,那个营地有三百多名英印士兵,特战队分开包围看开火力后大部分士兵抱头乱窜,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战后清理发现他们甚至有三门野炮,为什么不使用?最棘手的是日本士兵的营地,三十多名日本陆军士兵,手里拿的还是单发后装步枪,竟然在火箭筒的轰击、机枪的扫射下坚持抵抗了一个多小时,直到特战队员用手榴弹将其掩体炸成废墟才拿下敌人阵地。不幸的是,几名队员在打扫战场时有些放松,被一名受伤的日本兵偷袭,两名队员中枪,其中一人当场死亡,另外一人被临时救治,最后送往采矿车,并送往惠州继续接受治疗。这是特战队第一次出现伤亡,也是吕梁手下第一名死亡的基因人,恰恰死在了中华的死敌日本人身上!血债又填上了一笔。

这段时间不断有补给点遭到偷袭、守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位于北京紫禁城的联军指挥部,一路顺风顺水的联军军官非常惊讶,难道是义和团死灰复燃,或者是被打散的清军士兵?从战场上看不出是哪一方所为,但很明显对方拥有类似马克沁重机枪的速射火力,人数不多但非常精锐。派出的清剿队伍总是抓不到他们的尾巴,通过路上的痕迹推算,对方应该是通过自行车机动!自行车!那种平民工具竟然具有军事用途!而且联军的骑兵都捉不到他们!这让联军对自行车刮目相看,甚至有通知国内紧急组织一批自行车运过来的打算。

联军为身后的袭扰抓耳挠腮,这不是小事。要知道正在攻打张家口等地的德法联军人数超过三万,还有驻扎在北京等地的联军士兵超过一万五千,他们都需要天津方向的补给,包括弹药、药品,甚至还有海量的,在清国劫掠的财宝等待运往天津,然后运到国内。补给线被断,等于卡住了联军的脖子,身在前线的瓦德西不得不暂停进攻,并严厉斥责指挥部,要求尽快恢复补给线。

瓦德西的斥责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此时的联军各国互不统属,各国之间的矛盾并不小,只是因为共同抢劫而暂时结合。联军中一开始是日本陆军出兵最多,超过了八千人,但却很受其他列强排挤。瓦德西在前线并不轻松,虽然清军不堪一击,但攻打城市还是需要大量的弹药作为支撑。要知道,1900年的清兵,已经是一支经过近代化改造的新式陆军,吃尽洋人“船坚炮利”的苦头


状态提示:第三十八章 袭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