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梦回甲午>第112章 宿命

(热,昨天晚上老马姑父住院,老马跑前跑后各种帮忙,实在没时间写,还好有稿子,求支持!)

荣誉室里,石云开领着帮洋人继续参观。

展品还算丰富,不仅有缴获的日军装备,还有大量的数字文字说明,用来证明胜军是以寡敌众的前提下经过艰苦卓绝的血战,这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当然,因为这一众记者的到来,石云开还获得了不少照片,这些影像资料正在整理,以后也会展示在荣誉室中,用来佐证以增加说服力。

在展览室的另一侧,石云开别出心裁的摆了两个木质假人,一个身上穿着全套日军装备,一个身上穿着全套清军装备,非常形象的对两支军队的装备情况做对比。

这两个假人很有意思,如果从整体看,明显是装备齐整的日军占优,日军假人背上背着背包,腰上挂着弹盒,手里拎着,脚上穿着马皮靴,可以说是衣帽整齐,训练有素。而清军假人身穿一套臃肿的号服,身上没有背包,腰间也没有弹盒,靠在腿边,光着脚,挽着腿,正咬牙切齿的盘辫子,一看就是游兵散勇。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关注日军和清军所持的有什么差别,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在整体形象上。相对于手中的武器,其他装备才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国力和现代化程度。

当然,这里的“现代化”,指的是甲午年间。

“我注意到这几天胜军的训练,你们为什么不练习排齐射呢?胜军是使用了什么特殊战术,才能拥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吗?”大英帝国皇家陆军少校耐不着寞,终于问出了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

在这位少校眼里,清军的陆军战术,就应该停留在“排队毙”的阶段。这倒不是故意贬低清军,而是英国陆军现在也是这么训练的。确切点说,全世界的陆军都是这么训练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海战术仍旧是陆军主流战术。

“不是不练,而是没有条件,我正在挑选身高一致的战士,等凑够一营部队,就会开始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打得整齐,才不会有高有低。”石云开一本正经的回答,正经的不能再正经了。

“哦……这个想法很新颖!”少校同志明显不以为然,但看石云开也不愿意详细解释,就摇摇头不再插话。

新颖个屁,石云开压根就是口胡,他的部队练什么,怎么练,能告诉你一个洋鬼子?

石云开的战术,无论是“持久战”还是“游击战”,都更接近理论,在这个世界并没有实际战例作为战术支撑,说出来也没什么意义。对于现在的战争形势来说,30年前的美国南北战争中出现的堑壕战才是主流,等到了日后的日俄战争时期,才会出现碉堡、战壕、铁丝网的大规模配合使用,才会出现大量的土木作业。

对于石云开而言,部队练什么、怎么练,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稳固的后勤,最好是作战所需要的一应军事物资,特别是支弹药要能够自产。

这又谈何容易,石云开犹记得,后世国朝直到56年,才根据苏联的sks半自动仿制了****半自动,在这之前一直用的是“万国牌”,可见统一制式武器全部自产的难度之大。

但是这个事儿吧,它也不是绝对的。清国现在就有江南机器总局,这个局创办于1865年,从1875年起开始研究,此后不仅生产,还生产火炮,并且成功仿造了马克沁水冷式重机。

这个马克沁水冷式重机,胜军当初在平壤曾经使用过,因为使用国产作为发*射药,所以因为故障过多没用多久就被弃之不用。清国现在已经了一套无烟****的生产线,估计现在正在安装,如果无烟****投入生产,马克沁机想必会大放异彩。

江南机器总局生产的武器还是不错的,但是因为管理人员不善成本控制,导致生产出来的武器较之进口并没有多大优势,由于生产效率较低,产品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对于管理这块,石云开倒是颇有心得,只要能搞到设备,石云开自然有信心能够提高产量,并且提高质量。至于成本这块,这是个成本分摊的问题,只要产量上来了,单位成本自然就会降低。

当然,这都是后话,石云开现在只是有这个打算,具体如何运作还要慢慢来。这也是石云开刻意和盛星怀交好的原因,如果想打这套马克沁机生产线的主意,肯定绕不过盛宣怀,通过盛星怀去找盛宣怀,也是最便利的捷径。

“叶大人撤退的时候,很多将军士兵都随他撤离平壤,您为什么不离去?是什么样的力量给了您勇气留下来面对优势敌人?”雀斑女再次发问,这个问题问得好,正好问在最能让石云开展示英雄主义的地方。

“为什么不退走?为什么呢?”石云开仰天长叹,摆足了架势才幽幽道来:“我的父亲重伤昏迷不醒,部队里的战士有近一半都负伤躺在医院里,这种时候,我没办法抛弃他们离开平壤,和逃走比起来,我更愿意战死在这里,和我的父亲、我的战士们永远在一起。”

这段话是真情流露,石云开说话间,呼吸变得粗重许多,眼里也有泪光在涌动:“退!退到哪里去?后退一步就是我的国家,就是我的故乡,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母亲在那里,我有一个侄子侄女,他们一个两岁、一个三岁,我希望他们能够不受打扰的健康成长。我是一名军人,和平年代,我领国家俸禄,受百


状态提示:第112章 宿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