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琉璃世琉璃塔>第七章 深林遭强盗

一行人出了丹东,一路逶迤往西。计划是经辽阳,锦州,先到北平。

初夏的路面不再像春季那么难走,地面平坦气候宜人,南豁和赵克估摸着这样六月头就可以到北平,歇息之后去往京城应天府,大约九月即可到京城了,差不多是原来快马报告朝廷的时间:‘今秋’。想着能按期到达,南豁和赵克都不由松口气。

一路上林木茂盛花草芬芳,只是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路旁的房屋也常常是废弃的没有人住,年久失葺都有些破败。

莲花知道这里一直被北元占据,与朝鲜的咸镜道江原道的一部分一起,原来都属于元朝的双城总管府。直到洪武二十年原凉国公蓝玉远征,大败纳哈出,才把蒙古人赶出辽东去了漠北,大明设铁岭卫都指挥使司,控制了辽东。

正是为了此事,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和高丽国王辛褕发生异议,辛褕表奏“铁岭以北,历文,高,和,定,咸等诸州以至公硷镇,自来悉是本国之地”,却忘了前一百年都在蒙古人手中,是大明赶走了蒙古人。朱元璋当然不答应,高丽国王辛褕竟然派当时任都统使的李成桂发兵辽东,欲以四万兵马与大明铁岭的几十万大军对阵,而且这几十万大军刚刚灭了蒙古二十万铁骑。李成桂没有高丽国王那么自大天真,左思右想之后虽然已渡过鸭绿江,还是果断回师松京,干脆废黜高丽国王辛褕,建立了朝鲜。由于李成桂恭敬尊大明为宗主国,自居为藩属国,事事都请示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也考虑到东北尚有大量蒙古残留势力,遂将铁岭卫改置于辽东奉集堡,洪武二十六年更迁到了银州,这样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即划给了朝鲜,一直至今。从这件事上也可看出,朱元璋吃软不吃硬的顺毛驴性格,硬要的话,讲道理吵架哪怕打仗也是没用,反而是服软套交情,更管用。

此时距蓝玉远征不到十年,四野望去正是战争后的萧索景象,“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莲花的队伍人数甚多,四处找不到人家,一路只能或食干粮,或自行埋锅灶饭。晚上也是自己扎帐篷就地安歇,所幸这一阵并无雨水。

这一日快到辽阳,大明在这里设有辽东都司,治所正在辽阳,当时也称辽中卫。南豁和赵克过来问莲花是否前去拜会,莲花想了想,觉得还是赶路要紧,遂命南豁派一快马前去知会一声,大队继续往前直行。

沿路仍然荒芜人烟,草深林茂;想到战争残酷,百姓流离失所,莲花不由叹口气,垂头闭目默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去京城,入东宫,真的能搬到救兵吗?能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吗?

出来两个月,路途的艰辛远远超出在家时坐井观天的想象;一场大雨甚至一场风,都会带来可怕的影响,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场面常常无法控制,并不是靠努力就可以办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吧?前路漫漫,还会有怎样的风雨?想想未知的将来,莲花开始不那么自信了,也许李芳远是对的,自己一个弱女子,此去能有多大作为呢?

李芳远,他还好吗?已是春天,全罗道的倭寇也许开始活动了吧?他会率军去打倭寇吗?国王王妃会同意他去吗?还有母亲,一切都好吧?她一定很想念自己,自己也很想家想她啊。。。莲花思绪纷乱,一时竟有些彷徨。

走着走着,车速有些慢了下来,就听车旁的海寿说:“公主,是过树林”。辽东多树木,辽阳往西是一大片平川,树林极多。善喜掀起车帘,浓荫蔽日凉气逼人,只有林中窄窄的一条小路。南豁和赵克正指挥车马缓行,依次慢慢通过。莲花点点头,善喜放下了帘子。

突然一阵刺耳的呼哨声四下响起,两边的树林里应声同时飞出箭雨,路上正在缓行的人马立刻有不少中箭惨叫着倒了下去。更有的箭上带了火头,射到大车上,燃烧起来。顿时马匹惊慌,嘶鸣跳跃,马夫强拉着,却继续有不少人马中箭惨叫倒地,瞬时一片混乱。

赵克拔刀大叫:“有埋伏!各就个位!迎敌!”士兵们急忙找掩体,或躲在大车之后,或藏于倒下的马匹旁边,遮挡着箭雨,一边拔出了兵器准备迎战。然而强盗显然是有备而来,埋伏在树林两侧,攻击是从两旁的树林里左右放箭,队伍在路中间腹背受敌,极难抵挡;还有受伤的民工和惊了的马匹不停地惊扰,没有多久士兵就已大半倒地。南豁也中了一箭,穿胸而过,眼见是难活了,堂堂朝鲜国知密直司事,竟不明不白地死在大明铁岭林间。赵克指挥着士兵踊跃往前,却都被层层箭雨射了回来。

海寿舞着软鞭护在莲花马车旁,路太窄,他只能舞着小圈,堪勘挡住车厢四周,落下的飞箭在车旁地上积了一个圈儿。鞭声箭雨声马鸣声士兵嘶吼声响彻深林乱成一片,善喜吓得脸色惨白,躲在车箱一角,全身颤抖;莲花端坐不动,心里也是焦急万分。

中箭的士兵越来越多,树林里传出叫声,是生硬的汉语:“统统杀掉!”“那个女的捉活的!”两边叫声不绝。强盗们要杀出来了,脚步声杂沓芜多,靴声震地,竟似有上百人。

赵克一边在车后放箭阻敌,一边对着海寿大喊:“快!带公主先走!快!”。还有大概二三十个士兵和民工也大呼:“带公主先走!快!”,有的士兵冒着箭雨就冲了上去。

海寿不再犹豫,催马


状态提示:第七章 深林遭强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