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来到西汉末年>第六十一章 进军营

江河行催动马车,来到军营门前。

刚才那士兵手一挥,冲着江河行道:“军中有令,概不接待外来客,先生请回吧。”

江河行坐在马车上哈哈大笑。

江河行身旁的亲兵跳下马车,拿出平州府的印章,交给那士兵一看。那士兵脸色一白,快步来到江河行车前,敬礼道:“和王,不知是您驾临,请恕罪。”

江河行道:“军中自有军纪,按纪律办事。刚才你就做的很好,我对你只有奖赏。去,跟你们吴师长报告一下。”

那士兵立刻跑进军营,转眼之间就看不到身影。

过了好一阵子,吴汉银盔银甲,骑着一匹白马,带着一哨人马,飞驰到军营门口。

来到门前,吴汉紧急勒住战马,跳下战马,走到江河行车前躬身施礼道:“和王,吴汉正在训练,不知和王到此,接驾来迟,请恕罪。”

江河行下了马车,拉住吴汉道:“吴师长,辛苦了。天气如此严寒,还在训练兵马,真正冬练三九啊。”

吴汉道:“和王,军人战时上战场,平时就抓紧训练,随时准备战斗。说来惭愧,我们师这次去匈奴一直没赶上什么大仗。先是修扬武城,后来又帮忙修平武城。我们就快成修城部队了,兄弟们有些懈怠,再加上刚来平州府,又是繁华异常,如果不好好治军,我怕很快就没军队的样子了。所以我就要通过训练,让他们保持旺盛的斗志。”

江河行道:“修城修的好也是功劳啊,明年你们还要做修城的准备。平州府是比修武城,扬武城繁华多了,你警惕性高,很好。兄弟们都年纪轻轻,血色方刚,一旦松懈下来,军人就不是军人了。”

吴汉众人上马,江河行上车。向军营内走去。

吴汉马走的不快。跟在江河行马车一旁,右手向前点指道:“和王,我也是刚来平州府军营,我有一疑问一直不解。想向你请教。”

江河行扭头道:“什么事,你尽管说。”

吴汉向前指了指,江河行向前一看,一个白木板上写着几个黑色大字“车马道”。

吴汉问道:“和王,我知道。军营当中向来限制战马快车飞行,为何这平州府军营中间设立一个专门的车马道?”

江河行看看自己所走的就是吴汉所说的“车马道”,灰白的水泥路面,能并行四辆马车,算是极为宽阔的。

车马道两旁都种的是高大的桦木,桦木两侧同样是宽阔的水泥路。

江河行一笑道:“军营之中,通报消息总要快一些,当初设计军营之时,他们几个给我讲过周亚夫将军治军细柳营的故事。不过,我们这军营在城内。不用太多考虑守营事宜,而是更多考虑快速反应的事情。考虑如果有敌情,能尽快上城,能尽快出营作战。这些都有个前提,就是信息的快速传递,因此,我专门在此设立车马道。”

吴汉点点头道:“我明白了。”

吴汉带着江河行在军营里先是检阅全师部队,又观看军人营房。江河行重点看看营房取暖问题,还好,这里也都是烧的火炕。煤炭准备充足。

江河行对吴汉治军非常满意,独立师士气高昂,军容严整。军械保养,后勤保障等看起来都井井有条。虽说在平州府内,保障自是好了许多。不过江河行看吴汉之各方面准备极度充分。

晚上,江河行和吴汉,还有独立师的一些重要人物吃过酒宴之后。江河行在军营给他准备的房间里,烛光高烧,炕里生着火。屋里和暖如春。

江河行坐在一张黑木桌之前,吴汉也卸下盔甲,一身便装,坐在江河行对面。

江河行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看看对面的吴汉道:“吴汉,你治军有方,值得表扬,不过你明年就要派去冀州一带,你可有什么想法吗?”

吴汉犹豫了一下,说道:“和王,我师以前一直在荒凉之地戍边,一下来到热闹的平州府,现在别看军容严整,可军心还是有些浮动。以前在修武城也好,在扬武城也罢,都是荒凉之地。现在我看一味的靠军纪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一直压着也不是办法。”

江河行想了想,是啊,平州一些驻军在边荒之地,有些甚至是从平定乌桓就跟着自己的,当兵时间够久,有的甚至七八年了,一直呆在部队也不是办法,再说年纪也大了。尤其是一直在边荒之地戍边也好,一来到平州府这样的繁华之地,难免心思波动,也想过平民的日子。

江河行点点头道:“吴汉,你对军心把握的很细。我看这样好了,这两年我们来很多移民,先大力征兵,训练之后,分配到各个部队之中。

二是将老兵分批退伍,转为民兵,让他们回家。给新兵一盼头,让他们知道当兵不是没有止境的。

这样有进有出,形成一个传统,五年以上的老兵就可以回家种地。他们回家之后,继续作为民兵,负责当地的治安。这样既能保障地方安宁,又能保障这些老兵能妥善安置。

至于一些老兵不想回家的,也可以继续服役,可以在军中成家。这些老兵是军中精锐,基本能做基层军官,在战场上能起关键作用。”

吴汉道:“这样也好,有来有回,当兵的也有个盼头。不至于长期只待在军营,成为呆兵一个。”

江河行问道:“吴汉,你看这样能否将军心稳定下来。”

吴汉道:“他们来这繁华之地,心里自是艳羡不已,如果不能得以满足,心里抑郁久了,肯定成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进军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