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严严,大雪纷飞。
临晨时分,九岁的林修就已经从床上爬了起来。离开被窝,迎接林修的是阵阵恶寒,他打了个哆嗦,一边裹紧衣裳,一边往厨房里走去。
水缸里的水都已经冻得结冰,林修不得不把手伸进水缸里,把表面的那层冰盖给拿开。很快,小手就已经冻得通红,但他顾不上这些,阿爹很快就要起床了,他得赶紧把早饭做好。
直到炉子里的火烧得旺了,林修这才感觉到一阵暖意。他把装着白米和清水的铁锅放上火炉,然后蹲坐在边上,取暖,添柴。
林修虽然年纪尚小,但从七岁起,他就每天给阿爹做饭,现在已经是厨房里的一把好手。半个时辰不到,一锅香喷喷的白米粥就做好了。揭开锅盖,满屋子里都飘满了米香。林修很喜欢闻这掀开锅时腾起的第一股米香,他满足的笑了笑,然后盖上盖子,又跑到了阿爹的房间。
林修的父亲林齐此时已经从床上坐了起来,林修进屋后叫了声阿爹,接着立刻上去帮阿爹穿好了衣裳,又扶着
阿爹从床上下来,掺着他小心翼翼的坐上了床边那张木质的轮椅。
林齐是长安镇上有名的手艺人,他能做木匠,也会编东西,过去镇上有一半的桌椅和箩筐都是经他手做出来的。可是好景不长,大约两年前,林齐在外面砍木材的时候突然从十多米高的树上摔了下来,几乎奄奄一息,好在一名猎户及时发现,林齐这才被救活。命虽然保住了,可是林齐的双腿却成了残废。从那以后,他只能依靠轮椅行走,以前能轻松应对的手艺活打那儿以后也都很不方便。更重要的是,林齐没办法自己去收集木料和竹料,只能花钱从别人手里买。
手艺人挣的本就是辛苦钱,遭逢这样的不幸之后,林家的生活就更为拮据了。还好林齐的手艺还在,他做生意也一直本份,从不偷工减料,过去那些老主顾还是愿意关照他的。
日子虽然是苦了一点,但让林齐老怀安慰的是,儿子林修非常懂事。自从自己出了意外之后,当时年仅七岁的林修便扛起了所有家务。煮饭、擦地、洗衣、整理,这些看似细微的事情对一个七岁少年来说,仍旧显得颇为繁重。而且林修还在私塾上学,既要用功念书,又要照顾自己残废的父亲,打理家务,有时候,当林齐看到儿子那小小的身影在屋子里忙活的时候,他忍不住的就会掉下泪来。
不过林修自己却一点也不觉得辛苦,阿爹出了意外,林修觉得这些事情都是自己应该做的。每当阿爹心情不好的时候,林修总会走到阿爹身前蹲下来,然后很是认真的说:“阿爹,咱们现在是辛苦一点,但等修儿长大了,我一定要让您过上好日子,找,嗯……找六个佣人来伺候您,一个给您揉肩捶背,一个给您做饭……”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两父子才会开心的笑起来。
“阿爹,您快趁热吃吧。”林修把那碗热腾腾的白米粥端到阿爹手中,见阿爹吃了几口,这才去把自己那碗盛了出来。
“修儿,明天私塾就要考试了,你书都背好了吗?”林齐很关心林修的学业,希望他能早日考取功名,不再被自己拖着过这样的苦日子。
“都背好了,阿爹您就放心吧,不信您考考我吧。”林修很是自信的笑了起来。
“嘿哟,臭小子,你知道你爹斗大的字不认得一个,就知道挖苦我。”林齐轻轻的用手指敲了下林修的小脑袋,接着说:“那你就念一首诗来让阿爹听听,也让阿爹斯文斯文,呵呵呵。”
林修放下碗筷站到阿爹身旁,把身子挺得笔直,随后对阿爹朗朗念道:“久居寒舍杯无酒,月下孤影几多愁。莫笑清苦无人问,来年定是花满楼。”
林修郎朗之声甚是好听,阿爹不禁学者那些读书人的样子,酸溜溜的喝了句:“好诗,好诗。”
诗里说的什么意思,林齐是半点也没听懂。他并不知道,这首出自于诗圣李杜的早年之作,正是写出了林修心里那满满的憧憬。
在私塾里,林修或许不是最聪明,但绝对是最用功的。几年下来,林修的功课已然是私塾四十多个少年中最为优异的。私塾的王博王老师见林修如此刻苦,便许诺林修父亲,说等到林修满过十五岁之后,就保举他去县里参加朝廷的大考。
吃过早饭,林修便拿好课本准备去私塾。此时天还未亮,但早起温习功课已然成了林修的习惯。从上私塾那天开始,林修一直就是天还没亮就出门,在私塾里温习一两个时辰之后,再看着其他同学打着哈欠,懒洋洋的从外面走进来。
出门的时候,林修突然听到阿爹“哎哟”了一声,回过头时,只见阿爹扶着自己的后腰,疼得牙关紧咬。
林修知道,那是阿爹身上的老病,那次意外之后,不仅让阿爹双腿残废,也给他后腰落下了病根。每逢大雨或是肃寒时节,阿爹的后腰都会止不住的抽痛。
“阿爹,您没事吧?要不我先送您去大夫那里?”看到阿爹痛苦的样子,林修心里非常难受。
阿爹摆了摆手,拼命装出一副笑脸,“没事,过会儿就好了,修儿,别耽搁上学,你赶紧去私塾吧。”
“可是……”
“没事,阿爹还硬朗着呢,呵呵……呃……。”
知道阿爹是在强忍着,林修心中顿时酸楚无比。穷苦人家是病不起的,去镇上找大夫,一次就要花费至少五十个铜板,这些钱已然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