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了川渝之后全速向着依兰村开了过去,开了两个小时之后,车队就进入戈壁地带,从车窗向外看了去,一眼看去天地显得极其的空旷而荒凉,除了漫天的黄沙之外,唯一的景物就是戈壁里千年不倒的胡杨树。
考察组成员原本兴奋激动和期待的心情也慢慢的冷静下来,接下来的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都要在茫茫的戈壁上工作、生活,荒无人烟的戈壁吞蚀了多少生命,前两次考察组的资料说明了一切,第二次考察组的人甚至全员死在这里,起劲死因都没有查清楚。
这样的恶劣的环境里怎么会有珍稀的药材?陶沫将之前马教授给的资料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却怎么也无法想象这茫茫一片的戈壁里究竟藏匿着什么药材,甚至让京城高层如此的重视。
“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就会到达依兰村。”汽车里传来罗主任通过对讲机传来的介绍音,“依兰村源于依兰河,河流从东北方的阿金山流到这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流域,因为水量丰富,所以在依兰村种植了大量的棉花、白杨、枣树,算是戈壁荒漠里的世外桃源,也是我们这一次考察组的大本营。”
罗主任没有说的是,早些年依兰村的确算是一个富庶的地方,那个时候依靠农业发展经济,依兰村的地理条件算是得天独厚,绝对是川渝境内富裕的村子之一。
可是这些年随着环境的恶化,不少河流都干涸了,放眼看去,在戈壁上能看不到不少干涸的河床,依兰河虽然还没有干涸,但是水流量却减少了很多,如今甚至不能称为河了,只是一条小小的溪流。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工种植已经落伍了,外面更多的是农业机械大生产,所以依兰村渐渐就没落了,如今整个村子里都是些老弱妇孺,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但凡条件好一点的家庭都是整家搬迁出去。
中午十二点半,当考察组的车队出现在村子口时,立刻引起村子里正四处玩耍的孩子们的注意,一个一个黑瘦的孩子,睁大黑溜溜的眼睛,脏兮兮的小脸上满是好奇之色,可是却又带着几分惶恐不安,远远的看着车队缓缓驶入村口。
事先接到消息的操权已经带着人过来了,虽然暂时居住在村子里,但是操权依旧没有放弃警戒,引导着车队进入村子最北面废弃的学校。
“大家先下车,按照之前发给自己的手册上找到自己的宿舍,休息一下,钟声一响就可以吃饭了。”罗主任大声吆喝着,安排着下车的众人立刻规整,看到这恶劣的环境,罗主任眉头也是直皱,这地方已经不能说是穷了,简直不适合人类生存。
三个带队的教授,原本是三十五个考察员,现在多了陶沫一个,正好三十六个人,每一个教授带十二个人为一个小组,陶沫拖着行李下了车,跟着马教授这边向着住宿区走了过去。
戈壁的空气很干燥,今天起了风,空气里弥漫着沙土,一呼吸都感觉不顺畅,像是吃了一嘴巴的沙土。
眼前出现最多的颜色就是黄色,没有一点的绿意,让人真切的明白他们已经进入了方圆2000平方公里的戈壁。
考察组一共就五个女性,刚好都在北边住宿区有个单独的小院,估计是以前教师临时住宿的地方,院子不大,不过两百多个平米,一排四间屋子,一共两排,两排屋子中间是个小院子,中间是一颗高大的胡杨树。
嘎吱一声,有些腐烂的木头门被推开,一阵灰尘扑面而来,陶沫被呛的别过头,同样开门没有防备的褚若筠被呛的直接咳嗽起来。
宿舍倒是挺大,足足有二十个平米,最里面是部队用的行军床,上面已经有墨绿的铺盖、枕头,都是前一天过来的操权带人布置的,靠床边是一个简易的折叠桌和一把椅子。
桌上同样是按需分配的生活用品,茶杯、碗筷、毛巾、肥皂一类的东西,看来是将考察员当新入伍的士兵对待。
陶沫扫了一眼,将一进门旁边的窗户打开来透气,将背包丢床上,然后打开行李箱,知道是戈壁的环境,陶沫准备的上衣都是长袖的,裤子是最耐穿的牛仔裤和迷彩服,鞋子也是军靴,估计穿上三五年都磨不坏。
笔记本拿了出来放到了床上,甭指望这里有无线网络,所以陶沫事先在笔记本里下载了大量的关于戈壁的资料,一些珍贵的中药丸,陶沫只拿出了两瓶放在随身的背包里,余下的则放回了行李箱,这个行李箱的锁陶沫改装过了,除非有密码,短时间里别指望可以用暴力开锁。
一旦进行考察,一些珍贵的资料陶沫都会储存到硬盘里,然后和其他药丸放到行李箱里锁起来,卫星电话也被从陶沫从行李箱里拿出来放到了背包里,若是真有什么紧急情况,至少可以联系到外界,当然也少不了防身的手枪和弹夹。
陶沫这边有条不紊的在整理行李,隔壁房间,褚若筠眉头直皱,她根本没有想到这里的环境这么恶劣,这屋子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人了,泛着一股子的霉味。
墙壁泛黄不说,墙上的白石灰也都脱落了,露出里面的砖头,屋顶上都是蛛网,别说什么水泥地了,这屋子就是夯实的土地,一脚踩上去都是灰尘。
一想到要住在这种地方,褚若筠立刻想回京城,但是知道这一次考察的重要性,她也只能忍耐下来,刚准备打开行李,外面传来铛铛的钟声,正是食堂开饭的声音。
多少年都没有过这种集体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