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世界演义>第三十六章 彭祖建彭城

代表作品:中国第一部养生学著作《彭祖经》。出生于帝尧二十三年(bc2302年)农历三月初三,逝世于帝禹二十年(bc2188年)农历六月十二,终年114岁。

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岁,是一位长寿之神。他的养生之道,后人整理成一部《彭祖经》传世。史学家认为,所谓彭祖寿长八百,实际上是大彭国存在的年限。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子对他推崇备至;庄子、荀子、吕不韦等先秦思想家都有关于彭祖的言论;《史记》等史书也有关于他的记载;道家更是把彭祖奉为先驱和奠基人之一,许多道家典籍保存着彭祖养生遗论。先秦时期,彭祖在人们心中是一位贤人。到了西汉,刘向《列仙传》把彭祖列入仙界,被称为硕仙。彭祖逐渐成为神话中的人物。

《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之句时说:“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诸国:大彭、豕韦、诸稽。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就明确说明了这种情况。所谓彭祖年长八百,实际上是大彭氏国存在的年限,而八百也是虚指,说明国祚绵延之长。彭祖的后代共有三个诸侯国:大彭(彭氏祖业)、豕韦、诸稽。

据说在尧帝时期,中原地区洪水泛滥成灾。作为当时部落首领的尧帝指挥治水,由于长期心怀部落和部众安危,尧帝积劳成疾,卧病在床。数天滴水未进,生命垂危。就在这危急关头,彭祖根据自己的养生之道,立刻下厨做了一道野鸡汤。汤还没端到跟前,尧帝远远闻见香味,竟然翻身跃起,食指大动,随后一饮而尽,次日容光焕发。此后尧帝每日必食此鸡汤,虽日理万机,却百病不生。一时传为美谈并流传下来。雉鸡当时并不罕见,配料也无玄机,“疑点”便集中在彭祖的另一秘方上。

《彭祖养道》上曾记载:“帝食,天养员木果籽”。一碗普通的鸡汤能够有点水成药的养生功效也就来自这小小的员木果籽(茶籽)。彭祖正是知道员木果籽(茶籽)的养生功效,才会一招中的。尧帝长寿(可能是最长寿的君主,大约140左右)的秘密也尽在这茶籽之中。

彭祖的“雉羹之道”逐步发展成为“烹饪之道”,雉羹是我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天下第一羹”。中国烹饪史略中称彭祖“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而且是“寿命最长的厨师”,至今被尊为厨行的祖师爷。

之后尧便把彭城(江苏徐州铜山区)封给他,国名大彭国,为开国之祖,所以后世称他为彭祖。

不过此种说法可能不足采信,一个地方的归属不可能由一道菜决定,应是其本身就有功劳,才借着做菜的时机赏赐给了他这块封地,当时彭城一带还属于东夷边缘地带。诸侯大臣都被封在了周围以巩卫中原(河南)王朝,实际上作为华夏族在东方的殖民地,主要是作为征讨以及防御东夷部族的根据地。不过也说明了其被尊为烹饪鼻祖的原因。

彭祖被封在彭城之后,为开发这片土地,呕心沥血。他带领人民治理洪水,建设家园;他发动百姓筑城,防御野兽和外来部落的袭扰;他恬淡自守,让大彭人民放手发展生产;他带头开掘了大彭第一口井.让百姓喝到甘甜清冽的泉水;他首创了导引术,教会百姓锻炼身体,驱除体内的阴湿之气,以柔软筋骨,增强体质;他发明了烹调术,把人类炊食由熟食推向味食,完成了人类炊食文化的一次飞跃……彭城人民世世代代对彭祖感恩不尽,至今仍保存有彭祖井、彭祖宅、彭祖墓等遗迹。

由于彭祖这个氏族精于养生,是上古时代一个有代表性的著名长寿家族。族中长寿之人辈出。于是逐渐产出彭祖享寿八百这类的传说并流布于后世。彭祖长寿在当时是广为传扬的。民间颇为流行的喜联“苏才郭福,姬子彭年”即苏东坡的才学、郭子仪的福气、姬昌般多子、彭祖般高寿。

晋代医学家葛洪撰写的《神仙传》中还特别为彭祖立传,当时的君王派人向他求道,他只说:“吾遗腹而生,三岁而失母,遭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枯,失四十九妻,丧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荣卫焦枯,恐不度世。所闻浅薄,不足宣传。”

彭祖少年时就喜欢清静,对世上的事物没有兴趣,不追名逐利,不喜爱豪华的车马服饰,把修身养性看成头等大事。

君王听说他的品德高洁,就请他出任官职。但彭祖常常以有病为借口,不参与公务。他非常精通滋补身体的方术,常服用“水桂云母粉”“麋角散”等丹方,所以晚年时,面容也总像少年人那样年轻。

他清净无为,幽然独处,静坐屏气,心守丹田从早晨一直到中午都端端正正地坐着,用手轻轻揉双眼,轻轻按摩身体的各部位,用舌头舐嘴唇吞咽唾液,运上几十次气,然后才收功,有车有马但很少乘用;就是出行,也是一个人独自走,不带路费和口粮,一走就是几十天甚至几百天,人们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连他的仆从也不知道他哪儿去了,回来时仍和平常一样非常健康。

如果他偶尔感到身体疲倦或不舒服,就运用闭气的方法来治体内的病患,让胸中所运的气散布到身体的各部位,不论是脸上的九窍,肺腑五脏、手足四肢以至于身上的毛发,都让气逐一走到。这时就会觉


状态提示:第三十六章 彭祖建彭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