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世界演义>第三章 原始宗教

为了表示自己的地位,盘古开始代表整个部落联盟向上天叩谢上天的恩赐。并且开始将死者埋葬在洞穴的地下,不愿埋在野外,被野兽吃掉。并且在尸身上撒赤铁矿粉。赤铁矿粉象征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质,是希望死者有了血液能够在另外的世界中复活。并且复活后能够保佑自己,可以说是原始的祖先崇拜。

拜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中国史前人类的历史几乎一片空白,只有《史记》中有对燧人氏等近乎神灵的记载,如梦似幻。所以如果想了解上古的历史轨迹,就必须对上古神话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而神话明显与宗教崇拜有关系。实际上,上古时期中华的历史包括世界的历史都与宗教崇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人类一开始并无任何宗教可言。到了母系氏族社会产生,人类社会形成为一个个比较稳定的血缘集团。这时,人的体质与思维能力有了进步,集团内部语言有了发展,某些禁忌和规范已经形成。

人们以集体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与自然界作斗争时,一方面逐步认识到人们的生产活动与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受着自然界的沉重压迫,对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得不到正确的理解。于是,恐惧与希望交织在一起,对许多自然现象作出歪曲的颠倒的反映,把自然现象神化,原始宗教便从而产生。

原始宗教: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以反映人和自然矛盾为主要内容的初期状态的宗教。其基本特点是对食物、繁殖、祖先、死亡、自然万物、以及社会群体的神秘观念和祈求敬拜,并由此发展出对超自然体之神灵的信仰及崇拜。特征:万物有灵──多神崇拜。原始宗教虽然在早期智人时期有萌芽,但是主要是在晚期智人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发展起来。发展阶段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3个阶段。

盘古氏时期还停留在植物崇拜、动物崇拜、天体崇拜等自然崇拜阶段。其发展经历了参与具体崇拜活动和形成抽象神灵观念的演变过程。

自然崇拜,被认为是原始宗教最早的一种崇拜形式,持续的时间最久,反映了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人们崇拜那些神灵,不但由他们生活着的自然环境所决定,而且由他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来决定。自然崇拜的神灵大抵有喜和怒两种性格,这实际上是按照人们自我意识仿造的。自然崇拜的神灵地位完全平等,这反映出人们当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关系。自然崇拜的这些特点,在以后的原始宗教的发展中,仍然一脉相承。

在盘古氏兴起后,上古人类(山顶洞人)得到极大发展,制造出造型精美的骨器、角制品和大量的艺术品。

盘古氏部落的直接统治时期,整个河北地区成为天下的政治中心。其都城或者说是中心统治区域为河北地区的青县。对应遗址为周口店遗址。对应史前人类为山顶洞人。在这段时期及其后的12个部落统治时期,山顶洞人联盟向着周围地区不断地扩展,发展到河套地区、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即黄河流域的沿线范围。

盘古氏能够在黄河流域发展起来,原因是黄河流域的土地方便挖掘洞穴,加上当时华北气候还算可以,处于第四纪冰期中的间冰期,黄河流域普遍较今天寒冷,所以黄河流域的人类在洞穴中居住,洞穴口常年燃烧着巨大的火堆,一为保暖;二为防止猛兽因为寒冷寻找洞穴藏身而钻到人类居住的洞穴里。而南方温暖潮湿,很难挖洞,往往一挖就成了井,里面冒出了水。只有在山脉中寻找现成的洞穴才能居住。所以长江流域的人类文明发展缓慢。大部分的人类都投奔了黄河流域的盘古氏,也促成了盘古氏的王天下。

由于原始宗教实行自然崇拜,对危险的动物感觉很神秘,所以人们将盘古及其子孙进行神化,于是盘古传说中成为龙首蛇身的巨人创世神。之所以有龙,实际上是后世人们认为盘古是如此特殊,所以人们将各种动物的部分汇总,作为万兽之王,只有这种万兽之王才能配得上盘古创世神的地位。

这种形像也是缓慢演化而来。起先人们传说人首龙身的是伏羲,后来人们将伏羲、烛龙等各种神人的特点汇总到了盘古的身上,所以盘古也就有了龙首蛇身的说法。

由于这个神话,华夏人类自称龙的传人,这个龙不是指的一般的人类,而是盘古这个创世神。今天在青县仍然有盘古庙的存在。盘古庙会每年两次,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两次举行,(始于三国魏)庙会正期四天延期或十晌或半月不定又有唱戏的、说书的、马戏杂耍等助兴。期间善男信女、寺院僧道、商贾游客车马舟楫云集于此。

盘古氏之后华夏历史进入“三皇五帝时代”,又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或“神话时代”。也可以简称为“三皇五帝”。

首先我们将“三皇五帝”辨析一下。这里面的“三”和“五”都是概数。最初帝是专指的神话传说中的天界之主。后来人间的部落联盟首领开始称帝,于是人们又将天界之主称为皇。到了秦朝时,嬴政自称“始皇帝”,意思是天地之主(皇代表天界之主,帝代表人间之主)。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仅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数位(并不特指8位)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道


状态提示:第三章 原始宗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