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赋于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
——梭伦(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是古希腊七贤之一)
卡拉贝斯的计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罗马帝国派遣来的五个军团不费一兵一卒就全部成为了卡拉贝斯的俘虏,而卡拉贝斯则是在三天以后将这五万俘虏尽数交给了率军前来的卢魁斯将军。
至于奥卢斯等将领,卡拉贝斯和卢魁斯都没有擅自处置他们,毕竟奥卢斯的哥哥昆图斯现在也是奥古斯都帝国的北非驻军统帅;这一点薄面两人还是要给的,于是这些将军们就被送上了奥古斯都帝国总参谋部的运输船,直接给送到叙拉古去了。
完成了对这五个军团的歼灭以后,卡拉贝斯就要率军重回高卢大地去完成既定的作战计划了;这次与卡拉贝斯一同返回高卢大地的,还有卢魁斯及其麾下的两个军团,只有第十二军团和第二骑兵军团将继续留守在伊比利亚半岛上,他们主要任务却是看押那五万罗马帝国的俘虏。
在卡拉贝斯和卢魁斯联合率军离开伊比利亚半岛以后,卢魁斯的胞弟卢卡斯却是在大军云集的港口附近迎来了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卡利斯;在奥古斯都帝国所有人的印象中,当初卡利斯在克里特岛图谋独立的时候,卢卡斯是在被卡利斯的逼迫下才在其麾下效命的。
但是,这个所有人的印象到底是事实,还是被人有意无意虚构出来的假象呢?如果卢卡斯真的是被迫服从于卡利斯的,为什么这个时候卡利斯会出现在伊比利亚半岛,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阴谋?
事实上,卢卡斯与卡利斯的联系绝对不是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卢卡斯所有被迫服从于卡利斯的形象也都是卡利斯自己散播出来的假象;卢卡斯绝对是卡利斯麾下最忠心耿耿的将领,就好像卢魁斯对奥斯卡的忠诚一样,卢卡斯也对卡利斯保持着忠诚。
卡利斯之所以一直煞费苦心的营造卢卡斯被迫服从于自己的假象,为的就是假如有一天发生意外的话,重回到奥古斯都帝国以后卢卡斯可以利用这层假象而受到重用;不得不承认卡利斯的这个未雨绸缪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卢卡斯的确因为这个形象而免于被奥斯卡闲置。
就算是卢卡斯没有得到统帅大军的实权,但他还是成为了卢魁斯这个伊比利亚半岛驻军统帅的副手;这也从某种程度上给了卢卡斯相当大的实权,比如卢魁斯率军离开伊比利亚半岛以后。
其实真正决定卢卡斯命运的可不是卡利斯的安排宣传,而是他的哥哥卢魁斯对奥古斯都帝国的劳苦功高;奥斯卡出于奥古斯都帝国内部的派系势力均衡考虑,是不可能给予卢魁斯过高的地位和过大的权力的,但奥斯卡的心里对于卢魁斯的信任和倚重却是无与伦比的。
这就是为什么卡利斯和卢卡斯都有着不足以让奥斯卡信任的前科,但是卢卡斯却可以成为奥古斯都帝国伊比利亚半岛驻军的副统帅,而卡利斯则只能被打发到巴利阿里群岛混吃等死。
奥斯卡做出这样的安排,完全就是出于对卢魁斯的补偿而对卢卡斯网开了一面;要不然,你以为奥斯卡会任命一个有前科的将领担任这个副统帅吗?奥古斯都帝国可不缺少一两个将军!
可惜的是,奥斯卡的良苦用心并没有获得卢卡斯的回报,而卢魁斯又被自己胞弟的表面假象所迷惑;当卢卡斯将卡利斯迎接到军营以后,卡利斯就用自己最擅长的蛊惑人心的手段收买了军营内群龙无首的五万俘虏,之后卢卡斯又假传命令让驻军将武器装备全部发还给了这五万俘虏。
拥有了这五万大军以后,卡利斯和卢卡斯立即率领这五万大军反过来包围了第十二军团和第二骑兵军团的将士们,逼迫着他们向卡利斯宣誓效忠;第十二军团和第二骑兵军团的将士们怎么可能背弃自己的信仰向卡利斯效忠呢,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已经在所难免了。
卡拉贝斯兵不血刃的将罗马帝国的五万大军变成了奥古斯都帝国的俘虏,而卡利斯则是在卢卡斯的配合下轻易的将这五万俘虏变成了他自己的军队,并对奥古斯都帝国的两个军团发起了进攻。
第十二军团和第二骑兵军团拼死血战,最终只有三千余众将士逃出了卡利斯麾下五万大军的包围;将近一万七千奥古斯都帝国最忠诚无畏的战士没有战死在对敌人的进攻中,反而葬身于卡利斯的反叛之中,这简直就是一场悲剧。
突围而去的三千余众将士一路南下,来到了马尔库斯此时所在的新迦太基城,他们强行带着马尔库斯撤向了贝提卡的科尔多巴,并在那里重新构筑防线招募青壮固守城池;而卡利斯则是率领着他麾下的不到四万大军迅速席卷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并将其麾下大军扩张到了整整十万。
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缺乏一些野心勃勃的不安份子;这些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不安份子在卡利斯的叛乱大军来到以后,就积极踊跃的加入到了卡利斯的叛军当中,再加上卡利斯强行征召的一些青壮,他麾下的大军自然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
卡利斯和卢卡斯携手叛变的情报很快就被送到了叙拉古,奥斯卡气的杀人的心都有了;奥古斯都帝国现在的局势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优势当中,一切顺利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