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霸业徐州>第六十七章 彭城难民营

从吕县往西,走不出七里路便有一处村庄,良田尚且不如村落多。路上还有大批的百姓往彭城迁徙,陶应纵马走在最前面,前面已经有镇上的士兵在驱赶百姓,陶应下马独自走了过去,就听见前面一群百姓开始吵闹起来。

“二公子让我们迁徙而来,你们为何不让我们通过!”

百姓们托儿带口的前来,一个妇女怀中抱着一个孩子,手上来拉着两个男孩,怀中的孩子哇哇地哭着。

镇上的士兵却用长枪挡住去路喊道:“我们县人已经满了,彭城也满了,你们还是往其他县吧!”

四处都在争执,陶应复转身骑马绕路朝彭城而去。驱赶着战马一直朝彭城外跑了十几里路,到处都是百姓,很多村落拔地而起,完全不是陶应规划的那样,杂乱无章的村落,彻底改变了彭城的模样。

数万大军抵达彭城外,彭城的围墙还未修建好,数万人不停的在运送木头,运送石头,很多人因为疲惫累死在了城下,士兵便将他们抬起来丢进了挖的坑里活埋掉,那些都是抓来的曹兵俘虏。

仅仅半年的时间,一座十三层楼高的主宫殿便修建完毕了,光俘虏就累死了近五千人,还剩下的一万多俘虏也是在死亡边缘挣扎,而且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加入到了城池的修建中去了。

到达彭城东门已经到了晌午十分,东门外正在派粥,很多老百姓排着队拿着破碗前来打粥,那些都是参与修建城墙的老百姓。

陶应独骑来到城边,发现很多精壮的男子汉都是领到了一碗粥之后端着粥拿着两个杂面的馒头便朝城外跑去。

身后的工头还在那里大喊:“快点,不要跑远,吃好立刻开工!”

那些衣着破烂的年轻人一边回应着一边跑到大树下,大树下聚集着更多的人,都是些老弱妇孺,那些汉子将杂面的馒头递给了小孩,小孩一口就咬去了一般,身边的妇女又将馒头抢过来递给更小的小孩,那个大小孩还想去吃,不想妇女一巴掌打在他头上,小男孩便哇哇大哭起来。

而年轻人用体力换来的粥则递给了躺在地上的老人,那些老人一个个脸上爬满了皱纹,一个个却干枯的如同稻草人。

望到眼前这一切,陶应低下头两行泪顺着脸颊滑落到马鞍上,一个大男人就这样趴在马鞍上啜泣了起来。

东门外,一个士兵长与一人抢夺着木制的勺子,两个人的拉锯战似乎一直在进行着。

“姑娘,姑娘,您不能打这么多……”

“他们还要修建城墙,还要养活一家大小,多给点又怎么了?”

在旁边带着斗笠的人,虽然穿着男装,但是一瞧就是个女人。在彭城,士兵们还未曾惧怕过任何人,更别说是地位低贱的女人了。

但是那女人士兵长分明是有些惧怕她,于是慌忙一把手抓着勺子一只手阻挡她,不想那姑娘却舀起一大碗粥就全部盛到了一张破碗里,破碗被打的满满的都是饭。

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望着碗中的饭,突然将饭放在地上就朝那姑娘磕头,头磕的咚咚的响。不一会那边骑马来了一个将军打扮的人,负责伙食的士兵长忙稽首说道:“李将军,快带姑娘回去吧,她再这么下去,恐怕后面的人就没的吃了啊!”

那名李将军看了看聚集在树下的一大堆的老幼妇孺叹了口气说道:“算了,让甘姑娘打吧!”李典说完转头便欲走,那边只剩下兵士长这这这的说了半天,最后叹了口气也在旁边坐下了。

“我以为我是英雄,我击败曹操,我抓住了欺压百姓的恶霸,但,我的人民却还无所衣,无所食。我甚至不如那盛汤孝敬父母的逃难人……”

陶应一时间哭成了泪人,李典望见这边竟然来了一匹马忙催马过来,望见居然是陶应的战马,李典慌忙下马跪道:“李典拜见主公!”

听到有人认出了自己,陶应怕让人瞧见自己落泪影响了士气,忙擦掉眼泪直起了腰。见李典跪在地上,周围官兵慌忙放下手中分发的食物跪在了地上,见官兵跪下了,那些拿着粥的难民不知道如何处理手中的粥,但是似乎下跪早已成了他们的习惯,噗通一声他们也跟着跪在了地上。

碗中的粥撒了一地,年轻人无比心疼的趴在地上就舔了起来。甘姑娘拿着手中勺子,望着这边的陶应,见果真是陶应来了,甘姑娘也慌忙丢下勺子跪了下去。

陶应下马朝李典以及百姓喊道:“都起来吧,伍长听令,粥每个工匠两碗,杂面馒头四个!”

听完陶应的话,那些工匠以及树下的家属皆跪在地上感动的泪流满面,一阵阵磕头声响起,头都磕破了,鲜血染湿了土地。

士兵长磕了一个头说道:“国相大人,这,这,如果这样发,粮食不够啊!”

陶应指了指身后说道:“尽管发,我带来的粮草够他们吃五年!”

士兵长这才起身亲自去打粥,陶应又翻身上马,走到甘姑娘身边说道:“城外风大,姑娘还是回去吧!”

说完,陶应骑马便喊上李典朝城内而去。

路上遇到饥民一个个的躺在地上,陶应指着饥民质问李典起来:“人皆言李典虽年幼却有长着风范,若何如此之多饥民在此,你反而视而不见?”

李典忙下马请罪,陶应挥挥手又说道:“莫要下马,今日不是拿你问罪,只是心中有所疑问,你帮我解答吧!”

李典方在马上稽首说道:“主公有令,将百姓分到村里,但是城


状态提示:第六十七章 彭城难民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