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中华奋斗史>第五十八章法援到达

read_content_up;

更新最快的小说网,无弹窗!

就在陆战二团到达岘港的当天xia午,法国援军也到达了西贡。

法国这次派来了一万陆军增援地面战场,一支由二十多艘军舰组成的海军重新组建远东舰队,其中包括两艘铁甲舰,五艘装甲巡洋舰,不过此时有一艘装甲巡洋舰由于锅炉损坏,正在新加坡紧急修理。

有了这一万援军,哈文迅速稳定了前线。只是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一个多月下来,前线的法军损失惨重,原有的八千军队伤亡过半,三万多仆从军先是叛逃了几千,再经过多次激战,此时也只有一万多了。要不是哈文随后搜罗了四千侨民和三千多警察补充战损,这才将防线堪堪坚持了下来,否则越南早就攻进了西贡。

其实法国也想多派点援军,只是南圻的变化太快,两天时间就由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变成了烽火遍地,岌岌可危。这样的局面已经由不得法国再慢慢从其他地方调派军队,只好心急火燎的将地中海沿岸的一万驻军派了过来。

等到援军出发后,发现南宁在拿下岘港后再没有了进一步动作,并没有派军队参与南圻的乱局,所以法国就将主意打到了孤拔的身上。只要完成了谈判,那么就可以利用被俘和围困的两万多军队来给南圻解围,如此一来也就不需要再派太多援军。再说法国在非洲的刚果等几处殖民地也处在扩张期,同样需要增兵,所以此时法国的兵力本来就很紧张,巴黎也只好看米下锅了。

现在哈文就指望着萨科齐能够尽快完成谈判,好给他带来两万多生力军了,要不然就算他自己有勇气反攻,军队也不会支持他的。

这次越南新军的表现确实不错,将哈文弄得左支右绌,狼狈不堪。在经受了这次****过后,哈文总算是明白了,再温顺的民族一旦决心反抗,那也是攻击力十足的,更何况后面还有高手指点。

越南前后一共从南宁购来了十几万支步枪,四百多门山炮,请来南宁的军事教官,按照南宁的军制整编了七个师的新式军队,这次一口气派来了五个师六万多人,在起义军的帮助下,一路碾压过来。到法国援军到达的时候,他们已经攻到了西贡近郊。

从程宇华决定和法国谈判的那天开始,南宁就多次建议越南停止进攻,但是效果不大,此时越南上下都已经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直到法国援军到达,他们才慌了神,急忙构筑防御阵地,准备固守,消化已经攻占的同奈、平阳和头顿三省。

二十四号晚上,程宇华拿到了军情局对法越双方的实力分析报告,根据他们的看法,一旦孤拔的军队加入战场,那么越南很可能会崩溃。八万人进攻只有两万人组成的防线,居然一个月都没有拿下来,而且对方两万守军中只有几千法国本土士兵,其余不是意志薄弱的仆从军,就是刚上战场的警察和侨民。由此可见越南军队的战斗力是怎样的了。

为了给越南尽量多的准备时间,程宇华只好一边督促越南加快速度,一边通知在香港的丁生将谈判拖延两天。

处理好了越南的事情,程宇华叫来刘玉林,通知早已等候多时的章怀和陆荣廷进来。

自一个月前云南发生栗山屠杀事件后,程宇华就要求武警部队做好准备,尽快越境剿匪。之所以直到现在都没有开始行动,是因为程宇华打算利用这次剿匪的机hui,将自己的势力逐渐锲入缅北,最终将缅北纳入南宁管辖。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程宇华不仅命令武警部队抽调懂缅北方言的士兵,组建山林支队,进行山林作战训lian,还专门从陆军转职了部分老士官到山林支队,加强它的战斗力。另外要求军情局调查清楚当地各土司的情况,摸清各支土匪的详细地点,为山林支队进入缅北的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山林支队的组建和训lian比较顺利,云南本身就是山区,当地猎户众多,因此要想找到熟悉山林生活和作战的士兵很容易。支队一共有一千三百多人,编为三个小营,由于他们主要活动区域都是山高林密地带,不能携带火炮,最后为了加强火力,专门加强了轻便的60迫击炮编制,每个营扩充为36门,这样既方bian丛林作战,也对火力有很大的补充。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情报和部队都已经到位,唯一欠缺的就是一位合适的主官了,这个人既要有丰富的山林作战经验,还要心思缜密,熟悉土匪的习惯。这样的人在武警部队可找不到,他们都是新组建部队,没有参加过一次重大行动,更别说山林作战经验了。陆军也不好找,他们都是正规军,军官虽然基本都接受了军校教育,但是根本不熟悉土匪习惯。最后程宇华将目光瞄向了十九师的黑旗军。

十九师是以刘永福的黑旗军为基础组建的,虽然他们现在是正规军了,但是以前可是经常打劫法国商人和探险队,有做土匪的经验,所以程宇华相信在其中应该可以找到符合条件的人。

正好就在这时,程宇华收到了刘永福关于河静战斗的请功报告,以及有功人员的名单。而在这份名单上,程宇华看到了一个让他十分熟悉的人,那就是在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陆荣廷。

程宇华记得在后世的历史里,陆荣廷此时应该在中越边境活动,主要抢劫法国人的枪支和财物,但是这世的广西和越北都不像后世历史那样混乱了,也没有听说那里有土匪出没


状态提示:第五十八章法援到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