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百人会之关东局>第475章 苏联政%治%局下决心了

1941年8月5日。伊春。

有了何文元这个大商人,小路一行交通十分便捷,他们搭乘云南王的飞机飞往重庆,又搭乘张学良的飞机飞到延安,会齐赵尚志,带着几十个干部,飞回了伊春。这一次,除了贺大姐子珍一家,其他人都回来了。

回到伊春后,小路在伊春开始一系列布局。

这几天,日本时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自从1941年7月7日,日本陆相东条英机正式下令实施“关特演”计划,到现在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关特演?就是关东军特别演习,简称。为什么要搞这个演习?

7月26日,日本迫使法国维希政权签订了日本与法属印度支那共同防卫协定,7月29日日军侵占印度支那南部。日本的南进的真正目的暴露无遗。

苏联看到了,美国也看到了。

但是,和日本关系密切的德国,要求日本配合德国,对北方的苏联进行攻击。苏联被夹击,很快就会失败。

这是德国的一厢情愿,日本的策略是南进,不是北进。在诺门坎战役后,日本上下基本上形成了共识,那就是苏联的战力强,虽然不如大日本皇军,但北进会陷入长期战争,日本拖不起。

为了应付盟友德国,

随着欧洲强权的衰落,美国已经把亚太看作了他的势力范围,以菲律宾为起点,美国意图染指法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地,荷兰的殖民地。

显然,日本这一行动触及了日本的根本利益,因此惹火了美国。

美国马上做出强烈反应。1941年7月2

6日,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8月1日,又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等战略物资。

这样,日本最担心的石油禁运的恶果终将来临。

日本人非常清楚,日本海军一天大约要消耗石油12万吨,如果没有美国的石油供应,日本当时的石油储备仅够海军使用两年。这也就意味着,两年后日本对外侵略的战争机器将被迫停止运转。

另外,日本加紧对老蒋政权诱降活动,也始终没有结果。

面对上述形势,日本统治集团不得不考虑新的对策。

8月9日,参谋本部决定:“无论苏德战场如何演变,取消在1941年内解决北方问题的计划,专心致力于解决南方的计划。

马上,日本制定了《帝国陆军作战纲要》。其主要内容是:(1)

以驻中国东北朝鲜的16个师团来实行对苏警戒。(2)对中国继续按既定方针作战。(3)以1月末为目标,作好对南方开战的准备。

8月9日的决定是一个标志,是一个转折,日军已经放弃执行“关特演”。

这一场自明治以来日本陆军最大的集中和动员,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这时候,日军在东北的军力已经超过70万,一小半是新近从日本本土调集来的。另外,在东北的日本人也大量地应征入伍。如果算上特务机关的人,开拓团的武装平民,关东军的力量已经到了一百万人。

10日,小路把这份情报传递给了苏联远东。

11日,小路再次传了一份情报,日军开始从东北撤离了第一个师团,因为还在东北招收日本武装平民入伍,因此,日本的总军力没变。

同时,小路也把这两份情报传给延安。延安很多人知道了这一份情报,判断日本和苏联不会开战,对东北民主联军的行动大概要取消了。

不过,东北的准备根本没有松懈,相反,东北上下外松内紧,开始准备战斗了。

|

很快,几份情报都摆在斯大林的办公桌上。

在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份来自东京的情报让斯大林下了决心。

情报的搜集者是左尔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叫拉姆扎的谍报小组在东京秘密活动着。

这个小组由前苏联、日本、德国、朝鲜、法国、英国、美国、斯拉夫、波兰九个国家的三十余名情报人员组成。为首的就是有德国血统的苏联红军总参谋部四部侦察员、德国《法兰克福报》驻日记者、德国驻日使馆新闻专员理查德·左尔格。

另一个核心成员是日本志士尾崎实。他的公开身份是《朝日新闻》记者、中国问题专家、近卫文磨首相的私人秘书兼顾问。

其他的骨干成还有法国驻日记者武凯利奇、报务员马克斯·克劳森及其妻交通员安娜.克劳森、日本合作人宫城与德、川合贞吉等。这些情报人员都是反法西斯国际主义战士。

他们打人敌人心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刺探德、日法西斯轴心国的战略核心机密。他们曾在所有反法西斯盟友的谍报机构中最先侦悉德国将于1941年6月下旬进攻苏联其主攻方向、兵力部署等绝密情报,并将情报及时发往莫斯科。

拉姆扎小组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分析了1941年夏日本御前会议作出的帝国国策要纲决定,得出日本此时的国策是南进而不是北攻的结论。

因为左尔格的德国人的身份,加上他在日本上层长袖善舞,很快就在日本贵族和外交圈子里获得了这一重要情报。

他是个战略情报专家,所有的情报都不是兵力部署领袖行程这些小事,而是这几个据的走向,各国政府在关键时刻作出的足以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情报。

还有几分重要得情报从中国来。中国重庆政府德国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情报来源丰富。另外,中国的香港也是各国情报交易的中心,情报质量很高。


状态提示:第475章 苏联政%治%局下决心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