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良跟着夏侯婴一起到县衙去找主吏掾萧何,而李娴则被夏侯婴打发回家了。
路上姬良与夏侯婴谈起萧何和刘季,夏侯婴比较沉默,但谈起萧何和刘季话就多了起来。听姬良说起和那刘季在水井村有一面之缘,他就告诉了姬良许多和刘季与萧何的事。这萧何是丰邑萧姓一族的模范人物,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为人谨慎有法,办事干炼,长于管理行政,乡里内外,上上下下的关系事务,他都一五一十打点得井井有条。萧何出仕为吏,以善于文法吏事,一路受上级主管赏识,升任沛县主吏掾。萧何的业绩曾经考核评定为全郡第一,大受泗水郡的监察长官——郡御史的赏识,御史以为人才难得准备推荐他到咸阳任官,但萧何却找理由推辞掉了。
萧何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其中秦泗水亭长刘季,捕役樊哙,书吏曹参,还有吹鼓手周勃,由于他们年龄相近,性格相同,不久便成了莫逆之交。尤其是对刘季,感情更不一般。他见刘季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是位大贵之相,所以对他格外佩服。而刘邦出生于丰县中阳里金刘寨村,和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因此两家非常要好。幼时和卢绾一起拜马维先生为老师,在马公书院读书。年龄稍长后,经常逃学,常被老师训斥,但他性格豪爽对人很宽容。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
通过夏侯婴的只言片语,姬良能够推测出这刘季自幼就是个浪荡游侠,成年后受人保举当了泗水亭长,不过刘季依然是好酒好色,桀敖无礼,狂言妄为。但刘季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下能够仗气使人,深入三教九流,在身边聚集一帮铁杆哥们儿,上能够折节低首,远从张耳,兄事王陵,出仕为吏以来,虽然不循,但却有力,在沛县吏卒当中,也是忽视不得的一方人物。情化解。以萧何之明,他也欣赏刘季敢做敢为,有事能够担当的个性。那刘季表面上虽然傲慢无礼,但是内慧有肚量,哪怕在酩酊醉饮,狂言妄语中,对于有理切中的话几乎马上就能省悟,或者默然,或者陈谢请从,断然另一个人。所以在众多沛县吏民人物中,萧何对刘季那是另眼相看的。
姬良原想也会会那刘季,问问高要和易小川为什么会变成徭役的。可夏侯婴说,刘季前几日有事出门去了,目前不在沛县,不然姬良倒是可以和他见上一面。在沛县不算太奢华的县衙中,姬良经夏侯婴引荐,见到了那位大名鼎鼎的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姬良见到萧何的时候,他正坐在案几后看着一大堆竹简,姬良注意到这间小小的房间中堆满了竹简,就像他在水镜宫的厅房中看到的一样。不过萧何的藏书可比不上那集天下藏书的水镜宫,不过也算汗牛充栋了。
“阿何!我有事请你帮忙。”夏侯婴总是这么直接了当。
一个男人从案几后抬起头来,萧何长得比较瘦弱,属于文弱书生那一种。萧何见到是夏侯婴便满脸堆笑的说:“是夏侯贤弟啊,有什么事你就说吧,只要我能办到就一定帮忙。”
夏侯婴咧着嘴笑着指着姬良:“这位是我……是姬公子,也认识刘季大哥的。”夏侯婴原想说姬良是他的朋友,可又觉得姬良是士,自己则不过是自封的士,于是改口:“姬公子想找他在沛县的亲友。”
姬良上前行礼:“箫大人您好!在下城父姬良来沛县,自幼流落异国他乡,不久前才辗转回到秦国,打听到小弟姬胜移居到这沛县,却不知从何找起,恰逢夏侯兄弟推荐,故想请箫大人指点一下。”姬良知道一般人都会对他的短发表示惊讶,所以就先说明是来自异乡的。
“哦?”萧何转头打量着姬良,看见一个相貌俊美,腰间悬着一柄宝剑的年青人。这人面带微笑,虽然身上只是穿了一件很普通的灰色布袍,却也显得的十分的精神。俨然一位风度翩翩的世家子弟,只是头发较短没有梳髻。
萧何见姬良守礼客气就笑着说:“姬公子客气了,既然大家都是朋友,萧何自当帮忙。”
萧何招呼姬良和夏侯婴坐下,又吩咐小吏上茶,使人去取最新的沛县的县志。三个人就坐在县衙里闲聊。萧何感兴趣的是姬良待过‘外域’的风土人情和法律法规。姬良把现代的法制社会显浅的给萧何讲了讲,不过什么人民民主专政、三权分立这些,他怕萧何接受不了就没讲了,主要是讲儒家法律思想的合理内核,这些都是他平时看历史时累积的知识。
他告诉萧何:“我小时候所在的国家主张“为政以德”的德治和依法治国的法治,“德”指的是“德政”或“仁政”,含有宽惠爱民之意,强调了“顺民”、“利民”的要求,而所谓依法治国,就是要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来治理国家,立法必须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对于稳定民心,兴邦治国,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对民进行道德教育称为“教化”,通过教育化外在的“他律”为内在之“自律”,但并不否定法与刑的必要性……”
萧何大感兴趣听得是两眼放光,等姬良说完他兴奋的一拍桌子:“德治和法治!嗯,有道理,所谓无野人,莫养君子!黎民百姓就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而民心的向背看则是“得天下”或“失天下”的关键所在!”
姬良点头说:“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