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覆灭了,历史学家们来了,经过后人的研究,大家认为黄巾军失败的原因大抵分为以下几个:
1.由于唐周的背叛,使得起义计划被朝廷所知,起义军丧失了先手,不得不仓促提前发动。而且唐周还出卖了起义军重要的首领之一的马义元和部分内应,使得整个洛阳起义组织覆灭,朝廷没有了后顾之忧。
2.虽然农民起义军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军事水平不行,装备很差,使得官军们往往能以少胜多。在黄巾起义中,黄巾军的战术战法非常死板,基本都是在和朝廷大军拼消耗,要么是固守城池,要么是久围坚城。反之,东汉则有卢植、皇甫嵩、朱儁等一批能征善战,灵活多变的将领。
3.起义军的打击面过广。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之后,不管是朝廷官府,还是门阀世家,或者是大地主大财主,都是黄巾军的打击目标。导致黄巾军遭到了官军和地主豪强的联合打击,也丧失了地主阶级和门阀士族的支持。
4.起义初期,黄巾军的确维护了农民利益。但后来,起义军为了维护自身的存在,用更直接更残暴的手段剥削百姓,完全变成了土匪,丧失了民心。
但我个人认为并不是这样简单的,这些的确是黄巾起义这么快就失败的原因,但都不是决定性和关键性的。我认为黄巾起义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张角过早的病逝。如果张角健康的话,黄巾军不是没有机会的。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
历史上关于张角的死亡事实上描写的非常少,我们仅仅知道张角是在起义八个月后患病而亡,具体的细节我们并不了解。可我们知道张角作为太平道的教主,他本身的医术也非常高明,而且他的两个弟弟都自称为“大医”,医术也不会差到哪去。但最终结果张角却是病死了,仅仅在起义八个月后就病亡了。
而且在历史上,张角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前,所做的准备非常充分,表现出了非常优越的组织能力,然而在起义爆发后,黄巾军的各个将领完全是各打各的,没有任何配合没有任何组织,张角本人不仅不没有串联这些黄巾将领,甚至他的两个弟弟也完全死守在他的身边,根本不敢远离他。我们将这些联想在一起,那个时候的张角到底发生了什么?
会不会是张角的身体早就出了问题,黄巾起义爆发后,他的身体就已经不允许他组织领导其他地方的黄巾军了,仅仅是率领冀州地区的黄巾军就已经到了他身体的极限,甚至还要他的两个弟弟帮忙,或者说,为了照看张角,在黄巾军中医术水平数二数三的张宝、张梁根本就没办法离开自己哥哥的身边呢。
如果历史真的是这样,那么黄巾军真的悲剧了。
因为张角对于太平道和黄巾军而言实在太重要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张角就是太平道,张角就是黄巾军!我们知道张角一手创立了的太平道,他是整个太平道的教主,在教徒眼里面,张角就是先知。然后张角谋划了黄巾起义,任命了三十六方的渠帅,在整个黄巾军眼中,张角就是全军统帅、就是皇帝。张角是整个黄巾阵营的核心,由于太平道和黄巾军是政教合一的组织,他的地位和影响力甚至要比汉灵帝对于朝廷还要重要。
结果,东汉vs黄巾这场游戏刚开局他就废了,然后游戏才到初期他就挂了,黄巾军这下真的没法玩了。那些黄巾将领们只好各自为战,完全没有一个整体的战略。而且由于他们都是新手,也没人教他们怎么玩这种起义游戏(张角已经教不了了)。所以他们玩儿得非常差,被官军限制在一处,只会打消耗战,物资被消耗完之后,只能去抢只能去夺,抢完官府的去抢地主的,抢完地主的去抢农民的,直到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最终被朝廷大军逐个击破。
历史上张角表现出的军事水平怎么样呢?历史上张角主要和卢植、董卓有过交手记录。
卢植在历史上是公孙瓒和刘备的老师,曾经两次平定南方蛮族叛乱,军事上相当有一手。黄巾起义爆发后,卢植率领汉军主力和张角对峙,先后和张角数场大战,歼敌万余人,张角退守广宗,据城死守,但随后因为宦官诬告卢植被免职。在和卢植的交手中张角领军并没有占到上风,但我们可以发现黄巾军的损失并不是很大,几场大战下来也就只有万余人,相比黄巾军几十万的基数而言完全可以接受,更不要说后面波才、韩忠、张梁等人一败动辄死个几万人了。
后面董卓替代了卢植,董卓在和张角交手之前,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平步青云,战绩毫不逊色于卢植,结果董卓惨败给了张角,被迫退军。张角的战绩可以说是一平一胜,远远比其他黄巾将领好得多,而且更可能的是,这个成绩可能是张角带病打出来的。
如果张角身体健康的话,我们可以想象整个黄巾军的这盘大棋都会被盘活。
尽管唐周的背叛打乱了张角的部署,但黄巾军在起义初期还是很顺利的,这足以部分磨平唐周背叛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对于农民起义而言,起义初期往往都是最难熬的,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将领水平都往往很低,装备也很差,士兵能力也不行,这都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练,只要张角能在初期将黄巾军组织好,就算前期损失比较大,但只要有一部分将领和军队能打出来,这都不亏的;张角作为黄巾军和太平道的核心,只要他不死,黄巾起义就算不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