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194)曹操率军第二次讨伐徐州,张邈因为袁绍之故决定背叛曹操迎接吕布,一度把曹操逼到绝境,差一点就夺走了兖州,曹操也就这样不明不白的为袁绍背了一口黑锅。
但历史总是公平的,很快也轮到袁绍为曹操背锅了,而这口锅的故事则要从臧洪说起了。
臧洪字子源,是广陵射阳人。其父亲臧旻历任使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守、太原太守等官职,在任官期间很有声誉。曾平定会稽妖贼许昭的叛乱。
在臧洪十五岁那年,因为他父亲臧旻对国家有功劳,他因此任命为董子郎。臧洪在太学里也很有名气的。而且他的体貌魁梧与平常人不一样,后来他被举荐孝廉当了郎官。正好遇到遴选三署郎官补任县长,于是琅邪人赵昱担任了莒县县长,东莱人刘繇成为了下邑县县长,东海人王朗被任命为菑丘县长,臧洪则当即任丘县县长。
灵帝末年,臧洪弃官回家,广陵太守张超任命他做了功曹。这时董卓杀死少帝,改立献帝作为傀儡,想夺取汉室天下,于是臧洪对张超说:“太守历代受皇室的大恩,兄弟几个都是大郡的长官,现在王室危在旦夕,贼臣未被枭首示众,这正是天下义士报效皇室的大好时机啊!如今您所在的郡还未遭战乱之苦,吏民都很富足,如果您一擂战鼓,马上会有很多人前来响应。用这支军队去诛灭国贼,为天下除害,这正是义士的表现啊。”
张超赞同他的意见,并且与臧洪一起西行到陈留去见他的兄长张邈,商议起兵之事。当时桥瑁也发出公告借助三公的名义要求各地诸侯豪杰起兵反董,所以张邈早有此意,于是两军在酸枣会合。
如果说三国历史上曹操是最早的起兵反董之人,那么臧洪可能就是关东联军最早的发起者。
当时张邈对张超说:“闻知弟弟为郡守,教化人民施威施恩,并不都是自己作主,而是因为重用了臧洪,臧洪是什么人啊?”张超说:“臧洪是海内的一个奇人,才略智谋比我还强呢,我很器重他。”张邈看到弟弟这么说立刻会见了臧洪,与他叙谈,深感惊讶。于是又将他介绍给兖州刘公山(刘岱)、豫州孔公绪(孔伷),他们与臧洪也都彼此引为知己,成了好朋友。
后来各地的诸侯都在酸枣聚集、豪杰们就设一个坛场,准备每人都发誓愿,永结同好,共伐董卓。当时各州郡的长官都互相推让,谁也不肯第一个上坛,后来他们一致推举了臧洪。
而臧洪作为一名功曹毫不推辞,面不改色的就登上了祭坛,他拿着承盘,歃血发誓说:“汉室不幸,朝纲混乱,贼臣董卓,乘战难危害国家,危及皇帝,虐杀百姓,大有侵吞国家政权,让天下归其所有的野心。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等人,组成义兵,共赴国难。今天一起发誓的人,都应齐心协力,贡献为臣的一份力,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不心怀二意。如果谁违背盟约,不但他自身性命难保,还会祸及他的子嗣宗族。皇天在上,祖宗有灵,请仔细地看着!”
臧洪宣誓时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听了他的誓词的人,即使是地位最低下的士兵、仆人,也都激动起来,人人都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极大的鼓舞了联军的士气。
酸枣会盟中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地位最高,除此之外还有数名郡守、国相,包括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济北相鲍信、山阳太守袁遗在内,曹操则在张邈麾下,但后来据《资治通鉴》记载孔伷移兵屯于颍川。
历史上酸枣会盟声势最为浩大,在讨伐董卓的三路大军中诸侯最多,实力也是最强,《三国演义》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就是以此为原型,但恰恰是这一路诸侯在讨伐战中表现最差。
前期只有曹操曾经趁董卓迁都之际出兵讨伐,但结局却是惨败而归,酸枣诸侯们看到西凉军强大的战力之后,都有所畏惧,所以互相推脱,导致各路人马尚未决定谁先出战,就因为粮食吃光而作鸟兽散。
而臧洪看到了这种情况也只能无奈的苦笑。
而后袁绍的大军因为缺少兵粮也是步步维艰,只有袁术一路大军孤军奋战,但没想到袁术麾下大将孙坚三战三捷,夺回了洛阳和玉玺,但袁绍作为盟主却抢走了自己盟友韩馥的冀州,甚至看不得自己弟弟袁术取得成功,另派人夺走了孙坚的官职和地盘,导致反董大业陷入停滞。
为了维护朝廷,保卫天子,张超等人就开始把希望放在了当时威望最高的幽州牧刘虞身上,张超派臧洪到幽州和大司马刘虞处商议对策,此时刘虞和他麾下大将公孙瓒是矛盾重重,已经完全形同陌路。
臧洪到达河间国时,恰逢袁绍与公孙瓒交战,臧洪无法通过,没能完成使命。恰好袁绍也在那里,袁绍见到臧洪后也很器重他的才能,并且屈尊与臧洪结交,两人不管在不在一起都是好友。
后来适逢青州刺史焦和去世,袁绍于是就让臧洪统领青州,以抚慰那里的百姓。臧洪在青州任职二年,政绩斐然,州里强盗纷纷离去。
但后来袁绍军在巨马水惨败给了公孙瓒,公孙瓒趁机南下,再次攻入青州,青州重新陷入一片混乱,并派遣自己麾下早已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揩占有齐地。而且当时兖州也发生了动荡,曹操和吕布在此大打出手,袁绍很佩服臧洪的才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