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之中,孙策是献上玉玺才从袁术手中借兵得以南下,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在孙坚死后,袁术就已经从孙家拿走了玉玺,其后袁术看到孙策落魄又将孙坚旧部千余人还给了他,孙策就此成为了袁术麾下大将之一。
其后因为袁术违背自己的诺言,孙策也看出袁术不是明主,所以南下的**越加强烈,恰好当时袁术与刘繇长时间对峙,为了结束僵局,袁术最终答应孙策南下。
【扬州僵局】
侍御史刘繇是已故兖州刺史刘岱的弟弟,作为皇室宗族,他的声望一向很高,朝廷遂在陈温死后下诏任命他为扬州刺史。原来扬州州府以前设在寿春,但这时已被袁术占据,刘繇已经无法在此立足,不过袁术并没有想和直接朝廷敌对,所以一开始对于刘繇还是比较通融的,袁术派自己的部下吴景、孙贲迎接刘繇到曲阿,刘繇为了远离袁术就顺势把州府设在了长江以南的曲阿。
刘繇和袁术也就保持了这样一个相安无事的局面,但刘繇本人实际上并不甘心,扬州的治所被袁术所占据刘繇是敢怒而不敢言,而后刘繇慢慢在扬州站稳了脚跟,也拉拢到了一批人的支持。
其后发生了一件事,使得刘繇最终下定决心和袁术决裂。这件事情就是袁术派孙策攻打庐江,而刘繇害怕自己成为第二个陆康,于是他先下手为强,将袁术的部下吴景、孙贲都驱逐出去,两人退守历阳,求助于袁术。
当时曲阿归顺于吴郡,旁边就是吴景的地盘丹阳郡,刘繇于是派樊能、于麋东往驻扎横江津,张英驻扎当利口,以抵御袁术。吴景再返北方依附袁术,袁术委派旧部下惠衢为扬州刺史,任用吴景为督军中郎将。吴景与孙贲共同领兵在横江津进击樊能、于麋、张英等人。
刘繇的举动随后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他被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很快刘繇借助朝廷大义拥有军队数万人,袁术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刘繇,双方就在此形成了僵局,连年袁术军都没能突破樊能、张英的防线。
【小霸王南下】
孙策在打败陆康夺取庐阳之后,袁术并没有实现诺言将庐阳太守交给他,这令孙策非常失望,而此时孙坚的旧部丹阳人朱治看到袁术为政混乱,对待下属刻薄,就劝孙策返回故乡,去占据江东。
朱治是孙坚留下为数不多的几个老部下之一,早年曾担任县吏,后被察举为孝廉,州里辟其为从事,随孙坚到处征战。中平五年(188),被拜为司马,随孙坚讨伐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的周朝、苏马等贼军,立有战功,孙坚表他行都尉。
三年后,董卓无道乱政,关东豪杰群起反抗董卓,朱治随孙坚大破董卓于阳人,进入洛阳,被表行督军校尉,特许将领步骑,前往徐州帮助陶谦讨伐黄巾军。同年孙坚战死,朱治也就归顺到了袁术麾下,后太傅马日磾在寿春,辟朱治为掾属,升为吴郡都尉。当时吴景在丹杨任官,而孙策受命为袁术攻打庐江,刘繇深怕为袁术、孙策所吞并,产生误解、猜疑。但孙策的家人都在州中,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对孙家甚有恩惠。
在这位功勋元老的劝说下,早就有南下打算的孙策终于下定了决心。当时孙策的舅父吴景和从兄孙贲攻打樊能、张英等人,一年多未能取胜。孙策便向袁术请求说:“我家在江东地区对人民有旧恩,我愿意帮助舅父去进攻横江。攻陷横江后,我便回到家乡去召募兵马,可以集结起三万兵众,用来辅佐将军平定天下。”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心怀不满,但由于当时扬州刺史刘繇占据曲阿,会稽郡太守王朗守在本郡,他认为孙策不一定能将他们击败,于是同意了孙策的请求,上表推荐他为折冲校尉。孙策率领千余名步兵和数十名骑兵出发,一边走一边招兵,到达历阳的时候,已经增加到五六千人。
这也就是孙策这位日后江东小霸王霸业的开始。
【霸业的起点】
现在很多人都孙家三代人经营江东,但实际上孙坚从没有将故乡扬州作为过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在为官期间基本不在扬州,虽然仍然在家乡留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孙家真正开始经营江东还得从孙策开始。
孙策作为孙家新的老大,从小就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在父亲战死荆州后,孙策并没有因为打击而没落,他面对着荆州强大的刘表集团反而下定决心扛起家业,为父复仇。
孙策本身对当时的局势有着一定的见识,在得到张纮的支持后,孙策更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战略方针,本来孙策准备从袁术哪里要回父亲的旧部,以此为根基再借助自己舅舅的力量南下夺取根据之地,不过孙策也很快明白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太现实,所以他后来主动归附袁术,寻求袁术的支持。
而袁术虽然将孙坚的一些旧部还给了孙策,并且对于初显锋芒的孙策多有赞扬,但心中却也害怕孙策成为第二个孙坚尾大不调,遂对其多有限制,两度违背自己对孙策的诺言,而孙策本来就不准备一直受限于袁术,看到袁术如此对待自己后,在孙坚旧部朱治的劝说下自然而然产生了离袁术而去的心思。
上天当时也是眷恋孙策的,袁术恰好在此时和南方的刘繇形成了僵持的局面,孙策此时主动要求南下,袁术也很清楚孙策的心思,但他自己已经两度食言,而且还认为当时南方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