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汉末三国志>第005章 一琢一饮

【一琢一饮】

在董卓讨伐战中孙坚军是唯一一支数次与西凉军进行正面交锋且取得大胜的军队,在曹操兵败汴水、袁绍迟疑不进、酸枣联军瓦解、天下人驻足观望之际,他的孤军奋战却使藐视天下的董卓如芒在背、仓皇西窜。

他的英雄气概,也使得别的军阀心生忌恨。当他的孤军杀入京城,分兵函谷,兵戈西指欲对董卓赶尽杀绝之时,联军中的群雄却各怀鬼胎,故意按兵不动,其盟主袁绍更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公然命周昂为豫州刺史,并让他去夺取作为孙坚豫州刺史治所的阳城。那时天下之势已经由一起对抗董卓,转为开拓群雄自己的领土。而即使孙坚再勇不可挡,也难以挽回脆弱的、分裂的讨董联盟。董卓讨伐战在没有得到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便匆匆宣告结束。(注1)

更可惜的是孙坚堂堂的江东之虎,却在岘山之中因为一根小小的暗箭而命陨。

无论现在我们再怎么叹息,再怎么感慨,也无法改变孙坚死在暗箭之下的事实,或许当时如果孙坚再小心点就好了,或许当时孙坚的部下们来的再快一点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可惜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它没法像电子游戏一样存个档再来一次。

所以,不可改变的,初平三年(192)孙坚孙文台死于岘山黄祖军暗箭之下。

而冥冥之中早有天意,或许孙坚的辉煌和归宿早在他去荆州之时就已经决定了。

孙坚在平定零陵、桂阳一带的黄巾之乱的时候曾经和荆州刺史王睿一同共事过,因为孙坚是武将,所以在和孙坚交谈中,王睿常常流露轻蔑之意,这让孙坚对他十分的不满。

孙坚出兵讨伐董卓时,从襄阳路过要求王睿一同出兵。由于王睿与武陵太守曹寅不和,便宣言要孙坚杀死曹寅才会出兵。曹寅怕孙坚真的会杀他,于是伪造“案行使者”的檄文,列举王睿的罪状,叫孙坚逮捕王睿,来个先斩后奏。孙坚本身就不喜欢王睿,于是便领受檄文,立即起兵前往。

王睿闻知有军队到来,登楼观望,并派人询问这些兵来此的意图。孙坚的前部回答:“我们长久奔波在外。劳苦不堪,所得的赏赐,还不够做衣服呢!这次来,不过是想请您开恩,再赏些财物。”王睿信以为真,说道:“这有何难,我做刺史的,难道还去吝啬吗?”当下传令打开库藏,让兵士们自己进去,看还有什么东西可资用度。

等到来兵涌到楼下,王睿才发现了孙坚,大惊,忙问:“士兵们自来请求赏赐,孙府君怎么也在这里?”孙坚回答:“奉案行使者檄文,特来取你的首级。”王叙又问:“我犯了什么罪?”孙坚回答:“在下我也不知道!”王睿走投无路,不得已刮金饮之而死。

孙坚逼杀王睿之后,引军到达南阳。下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他供应军粮。当时孙坚部下已有数万人,袁术也已上表,奏请以孙坚为假中郎将。张咨问手下人应该如何对待。手下人说:“孙坚不过是邻郡的一个太守,他无权调发我们的粮饷。”张咨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对孙坚不加理睬。

孙坚以牛酒为礼物去拜访张咨,张咨第二天只好也来答谢。孙坚设宴款待,酒酣,孙坚的主簿进来禀报:“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张咨见势头不好,想要离去。但四周已布满士兵,根本无路可走。一会儿工夫,主簿又进来向孙坚请示:“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说着,便令部下将张咨推出军门斩首。南阳郡府官员大为震惊,从此,孙坚的部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王睿死后,董卓任命刘表继任为荆州刺史,随后各地纷纷起兵讨董,刘表并未加入联军,但他同时也上表袁术为南阳太守,向其示好,两不得罪。

袁术成为南阳太守之后,得到了大批的物资和人力,为孙坚与董卓的对抗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张咨作死不给粮反而帮助了孙坚。但王睿却是十分无辜的,虽然他对孙坚等武将语言上颇有藐视,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毫不含糊,要粮给粮,要衣给衣。尽管王睿以出兵为要挟要求孙坚杀死曹寅,但他本人罪不至死,如果孙坚当时能不那么急躁的答应曹寅,事情未必没有转机。

孙坚逼死原荆州刺史王睿后,刘表继任。一两年之后,孙坚再次进军荆州,命丧于新任荆州刺史刘表之下。

在我们为孙坚英年早逝而叹息时,却也不得不感叹一琢一饮,因果循环,早有天意。

【孙坚?诸侯?】

孙坚在三国时代可以不可以称得上一个诸侯,是要打个问号的。

尽管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说孙坚是一个诸侯没有任何问题。一般而言,在乱世,只要是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都可以说是诸侯,而孙坚身为豫州刺史,手下也有着归属于自己的一票军队,有地盘有军事力量,要说孙坚不是诸侯,恐怕好多人不会认可。

但从孙坚的一生来看,他没有身为诸侯最重要的要素——独立性。或者说,在那个群雄时代,孙坚就基本没有展现过独立性,他和袁术捆绑的太厉害了。

所以说孙坚不是诸侯是可以的,但如果非要说孙坚就是汉末诸侯之一,也不能说这是不正确的。

【历史上的孙坚】

姓名:孙坚

属性:统率(a+)历史上多次领兵作战,在董卓讨伐战之中大放光辉,几乎凭借一己


状态提示:第005章 一琢一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