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席卷晚清>448.第447章 第四白四十二章宣战了

“头啊,好消息,沙俄太平洋舰队在2月20号,也就是三天前的中午,在库页岛内攻击日本联合舰队巡逻舰队,击沉松岛和三艘巡洋舰。”钟霖快速通报后从手中递出了电报。

神了,一边的郑怡倩一脸崇拜的看着刘俊,她就不明白,刘俊是怎么知道,沙俄和日本有事情。

其实刘俊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五天前,也就是在和沙俄签署《联合对日作战》协议后,刘俊就下令钟霖时刻密切关注沙俄,特别是驻扎在海参崴的沙俄太平洋舰队,因为一旦沙俄要有出兵的异常,那么定然是太平洋舰队先行出动,毕竟协议上写的很清楚,在剿灭北面巡逻后,太平洋舰队就会南下旅顺,汇合北洋水师。然后出击消灭联合舰队。

这几天,钟霖一直就没有跟随在自己身边,而今天钟霖突然只见来这里,这肯定的就是告诉自己关于沙俄太平洋舰队的问题。

“耶,头,你怎么不高兴啊。”本以为刘俊得到一个消息后起码能够说两个好字,可是看刘俊那样子,是没有任何的反应。

“你别管他,他已经在你来之前猜出来了,所以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一边的郑怡倩看到钟霖在哪里疑惑不已,替他说出了答案。

原来是这样,钟霖干笑几声后,上前一步问道:“头,现在我们怎么办?”

“等。”淡淡的,没有任何沉思,刘俊说出自己心中的答案。

等,很显然,两人都没有明白刘俊的意思,都疑惑着双眼看着刘俊。

“等俄国熊跟日本宣战,等德国跟日本宣战,明白吗?“看了一下两人,刘俊淡淡的说出了答案。

日本,自从接到伊藤博文下令要严格查处莫斯科的动静后,井上馨几乎是动用了一切在沙俄的间谍,从各处汇集而来的结果,都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量的俄军开始在海参崴甚至在辽东边界集结。

在辽东边界集合,这没有什么,毕竟沙俄和辽东一直来就是水火不容,只不过都顾忌对方的实力,不敢贸然动手,然而,在海参崴这里集结将近两个军六七万人的兵力,这就让井上馨感觉到非常疑惑。

如果说沙俄在辽东东北边界集结重兵是为了防范辽东,那集结兵力在海参崴,这又是为了防谁。想不通的井上馨,决定将收集好的电报送达到首相府办公室,等伊藤博文来分析。

东京,外交部大臣办公室内,虽然炭火将房间内烘托的暖和异常,但是身为外务大臣西乡四郎此时眼中却是望着面前桌子上那份红色丝绸文件充满了恐惧,甚至是手脚冰凉。

几次想要拿起那份文件,但是一触碰到哪里,西乡四郎的手就会快速缩回来,他感觉到那份文件的可怕。

因为这份文件,是沙俄公使在半个小时前送来的,而且还是一份让日本雪上加霜的文件,沙俄对日宣战书。

半个小时前,俄国驻日本公使突然到访后,进门连多余的废话都没有,径直的取出宣战书,宣布从明天起,两国进入宣战状态。而这其中宣战的理由,和当年自己对清国宣战的理由十分的相似,那就是日本联合舰队偷袭太平洋舰队。无故挑起战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好像很有准备一样,这沙俄公使在上交宣战书后,居然不是回的大使馆,而是直接去了码头,上了船,根本就无视日本接受不接受这份宣战书。

啪,总算是拿起桌子上那份宣战书,西乡这才用衣袖擦拭了脸上的汗水,这才站了起来,可是现在的他,已经没有力气,有的只是四肢发软。缓缓总动几步,西乡看了一下抱在手中的宣战书,深吸一口气,这才移动着自己的双脚,出了外务部,开始向不远处的首相府走去。

刚走到大门,他就见到自己的前任,也就是现在的财务大臣井上馨从首相府走了出来。

“西乡君,你这是?”出来的井上馨见到西乡四郎脸色菜百,走过来扶住他后担心的问道,还没有等西乡四郎回答,井上馨就见到在西乡手中,有一份巨大的文件,而那上面的俄文,显然在告诉自己,这定然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这是......”伸手指了一下那份文件,井上馨疑惑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西乡四郎。

“沙俄......沙俄对我国的宣战书。”有气无力的,西乡总算结结巴巴的说出答案并且将宣战书递给井上馨。

啪的一声响,井上馨手中抱起的文件夹一下子就掉在地上。

就在刚才,自己还在和首相商议沙俄为何会调动兵力到海参崴,这才几分钟,沙俄的宣战书就送到家门口。

“快,我们立即去见首相阁下。”来不及去捡起地上的文件夹,跟疯一样的井上馨来气西乡四郎就往首相府大楼奔去。

究竟是为什么?首相府,伊藤博文依旧盯住海参崴那巨大的黑点沉思,一个小时前,井上馨来到这里,说出了近几天在沙俄收到的情报,从上面来看,沙俄集中两个军的兵力在海参崴,这显然不是为了对付辽东,如果是要对付辽东,那么只要在伯力增加部队就可以,而根本就没有在海参崴集中兵力的必要,毕竟这两个地方相距太远,就算爆发战争,海参崴的兵力想要快速抵达辽东边界,那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难道是为了对付我国,想到这里的伊藤博文浑身一震发凉,转过身,他就要让人去叫会刚出去不久的井上馨,然而还没有等自己叫出声,他就见到,井上馨和西乡思恋两人一前一


状态提示:448.第447章 第四白四十二章宣战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