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第447章 夷陵宜昌

所有养殖场产生的粪水和其它养殖废物,都通过管道流入修建养殖场内的大型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

沼气池产生的沼气除了养殖场自用之外,多余的就送到压力容器中储存起来。

铺设在水底的输气管道,并不会影响到水网之中水上运输平台的通行。

发电站产生的大量草木灰,以及沼气池里的沼渣,用水上运输平台转运到需要的地方,去改善土质,增加土壤的肥力。

而沼液则排放到水网之中,增加水体之中的浮游生物,为养殖的鱼虾、螃蟹等提供养分。

华夏城所有沼气池产生的这点沼液,对于云梦泽这个水域面积达到上千平方公里、而且清理了绝大多数淤泥的水网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再加上水网之中种植业需要的大量水肥需求,以及汉水、长江水道之中不断补充过来的清水,云梦泽水域想要向富营养化发展都不可能。

……

华夏国新规划出来的两座城市,规模没有华夏城大,暂且只确定了四个城市单元。

由于城市单元优良的可扩展性,即使今后有了更大的需求,灵活地增加城市单元的数量,就可以满足几乎任何情况下的需求。

夷陵新城的修建位置被确定在现实世界对应的那个宜昌市西陵区的位置。

也只有那片区域,才能够摆下今后扩建九宫八卦城的格局。

在征求魏民生意见时,位于夷陵城南面五公里之外的这座新城,被直接命名为宜昌。

按照现实世界的历史发展,这宜昌之名,实际上还要在东晋时才会出现。

但由于魏民生的出现,直接提前了几十年让宜昌之名确定了下来。

当然,这也不是魏民生抄袭别人的智慧,而是为了更好地将两个世界的地理位置对应起来,今后可以省却很多频繁转换名称的麻烦。

经测量,宜昌新城所在区域的平均海拔有接近六十米,而根据现实世界的记载,长江洪水期的水位也不过五十多米。

通过对新城地质形态的勘测,在附近区域没有发现曾经有被洪水冲刷的痕迹,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片区域是一个天然的筑城之地。

再加上华夏国修建的标准城市单元,还有十米左右的地下管网和其它建筑设施。

所以,除非遇到上游因为山体崩塌造成堰塞湖,在堰塞湖决堤时那种千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否则是不用担心会在城市内看海的。

根据光良测绘公司提供的高清数字照片,按照九个城市单元的规模确定了每个单元的位置,然后根据地形,选择了工程量最小的四个城市单元,作为宜昌的崛起之地。

昔日的夷陵城,早已纳入了华夏国的管辖,但华夏国并没有对城内的大族富户进行驱逐。

一些家底较厚的世家大族,不愿意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按照华夏国公布的价格变卖了那些带不走的田地家产,带着自己的财物和族人选择了离开。

华夏城的崛起,对于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神迹,因为这是一座与他们心目中的钢铁巨城最为接近的雄城。

自从人类走上了与其它动物不一样的发展道路之后,人身的安全就是首要考虑的事情。

拥有一座尤如铜墙铁壁般的坚城,以阻挡野兽和敌人的侵害,那是无数人上千年的梦想。

在华夏城第一个城市单元的地上部分开始安装的时候,哪怕是所有的安装工人都在学习和摸索,但那几乎三天一层楼的修建速度,让所有参与过华夏城建设的人们都沸腾了。

没有一个人想过,城市可以这样建,房子也可以这样轻松地搭起来。

无数的百姓奔走相告,把华夏城发生的神迹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引来更多好奇的百姓。

既然在修建华夏城的地方,百姓们拥有更多的方式摆脱寒冷和饥饿的威胁,而且拥有更为舒适的生活条件,为什么还要守着那破旧的老宅。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背井离乡并不是很痛苦的事,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更不会有故土难移的情怀。

所以,夷陵城中剩下的大部分百姓,都成群结队地赶到荆州,投身到华夏城这个神迹的修建大业之中。

夷陵城在失去了大部分的平民百姓之后,已经变得日益萧条。

往日喧哗的街道,现在变得异常冷清。

而那些普通的富户和商人,上无依下无靠,最终只能无奈地选择了融入。

虽然华夏国的种种规矩让他们觉得有些不适,但更多的机会和更开阔的眼界,让他们学会了取舍。

失去的,只是以往在平民百姓面前那种处处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而他们从华夏国所得到的,却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未来。

虽然宜昌城的修建之地,距离夷陵老城只有十里路之遥,但大部分的建设者们都还是喜欢居住在建设工地上搭建起来的临时活动房里。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明亮的窗户,结实的门墙和夜间方便的灯光,只要躺在活动房里的铁床上,那种安全感是那些四处透风的木头房子所无法给予的。

他们相信,住在这样的铁房子里,哪怕外面到处都是恶狼饿虎,也无法伤到他们分毫。

而工地上那些力大无穷的钢铁怪兽,更是他们强大的底气所在。

尤其是那些操纵各种机械的专业人员,举手投足之间,焕发出一种无可匹敌的自信。

千斤巨石在他们操纵的那些“钢铁怪兽”面前,也


状态提示:第447章 夷陵宜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