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虞氏是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名,有虞氏部落的始祖是穷蝉,他是少典的玄孙、黄帝的曾孙,自幼喜欢歌唱,擅长制作乐器,经常引得百鸟和鸣,凤凰翔集。因为这样的功德,黄帝就封此人在虞地。此人把封地作为姓,号称有虞氏,舜是穷蝉的后裔,当时是以孝悌闻名于世的圣贤。后来成为有虞氏部落首领,接受尧帝的禅让,成为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历史上称为虞舜帝,是中华远古的三皇五帝之一。)
(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配女娲,生少典;少典生二子,长子炎帝、次子黄帝;黄帝生二子,长子少昊、次子昌意;昌意生一子,颛顼;颛顼生六子,穷蝉、鲧(gun)曾、古蜀王、称、魍魉、梼杌(taowu);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gu)叟;瞽叟生二子,长子舜、次子象;舜生商均;商君的第32世孙,就是陈国始祖虞阏(e)父;虞阏父是商末周初的制陶专家;虞阏父的儿子妫满,是陈国首任国君,史称陈胡公。)
夏后氏祭祀时崇尚使用明水,殷人崇尚使用甜酒,周人崇尚使用清酒。参与祭祀的官员,有虞氏为五十人,夏后氏为一百人,殷为二百人,周为三百人。丧葬的时候,有虞氏把牛尾系在旗杆顶端作为装饰,夏后氏用绸练的旗作为装饰,殷人把旗的边缘刻为齿形作为装饰,周人把树在钟鼓横架两角的扇状装饰物作为装饰。
总而言之,凡是虞、夏、商、周祭祀的官员,鲁国都兼有。四代所用的礼服、礼器,周都有使用。因此,鲁国使用的礼乐乃是天子规格的礼乐,天下的人对此可以说是早就知道了。鲁国没有发生过君臣相互残杀的丑恶现象,礼乐、刑法、政俗也始终保持着周天子的正宗,不敢肆意改变,所以普天之下的诸侯都认为鲁国是遵循正道的国家,他们要想学习正宗的礼乐,就要到鲁国来取经。
*********
(15)丧服小记
父亲去世,孝子在小敛以后成服以前要用麻括住头发。母亲去世,小敛以后也要用麻扩住头发,但没有到成服就改为用免束发。女子服齐衰,头上要戴柞木做的丧笄(ji),腰部要缠麻带,就这样一直到服丧期满。男子的冠,相当于女人的笄;小敛以后,男子用“免”,女子用“髽”(zhua),这也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只不过是作为男子就用“免”,作为女子就用“髽”,来表示区别而已。为父亲服丧用的哭丧棒叫苴杖,是用竹子做的;为母亲服丧用的哭丧棒叫削杖,是用桐木做的。
祖父如果先去世,而后祖母又去世,在这种情况下,承重的嫡孙要为祖母服丧三年。父母丧失长子,或者长子失去父母,在宾客来吊孝时,丧主都要行稽颡之礼。如果丧主是士,而大夫来吊,为了表示尊重,尽管是服绍麻之丧也要行稽颡之礼。妇人只在为丈夫和长子服丧时;对来吊的宾客行稽颡之礼,此外就再没有这种情况了。如果丧家绝后没有子嗣,要寻一个接待男宾的主人,就一定要找同姓的男子,要找一个招待女宾的主人,就一定要找异姓的女子。如果自己是父亲的嫡长子,为父母就不需要穿任何孝服。
凡是人亲近的亲人,首先是上亲父,下亲子,形成三辈相亲。然后由父亲亲祖,由子而亲孙,扩展为五辈相亲。在五辈相亲的基础上,再往上推,亲及曾祖、高祖;再往下推,亲及曾孙、玄孙,这样就扩展为九辈相亲。由父亲往上,血缘关系愈远,亲情愈薄,丧服愈轻;由儿子往下,血缘关系愈远,亲情愈薄,丧服愈轻;在旁系亲属中,和自己血缘关系愈远,亲情愈薄,丧服愈轻。这样向上逐代减损,向下逐代减损,向旁逐代减损,亲情关系就完结了。
按照礼的规定,不是天子就不能举行禘祭。天子举行禘祭,是祭祀诞生他的始祖天帝,并且用自己的祖先配祭,立高、曾、祖、祢(mi)四亲庙。即便是庶子继承王位,祭天、立庙之礼也是如此。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作为自己后裔的始祖,继承嫡长子以外的儿子的嫡长子是大宗,继承别子的庶子的是小宗。有五世迁来之宗,就是小宗,因为小宗四世亲情散尽,不可能继续祭祀高祖的父亲。
因此高祖的庙牵动居上,继祢的宗同时变易居下。因为尊祖,所以菜尊敬嫡长子,而尊敬嫡长子正是尊重祖祢的具体表现。庶子之所以不祭祖,就是要表明这件事该由嫡长子来做。作父亲的是庶子,就不能为自己的长子服丧三年,道理就在一庶子不是祖祢的正体。庶子不祭祀未成年而死的人和没有后嗣的人,因为这种两种人都是附属在祖庙中接受祭祀,而庶子没有资格祭祀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