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庐陵城,到达留园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
留园外寂静清冷,自打端王殿下离开庐陵后,园里的管事便闭门谢客,旁人也不敢再去打搅,到如今一月的时间过去,又恢复了最初门庭冷落的状态。然而院墙外绿荫蓬勃、鸟雀往来,反倒带出清幽趣味。
端王殿下回城时并未声张,只是钻进了马车里同沈妱一起坐着,等马车拐进留园门口,那管事却已经在门口候着了,迎众人进去。
沈妱坐在小肩舆上,打量院内的景致。
在留园荒废之前,沈妱也曾来过这里一两次,那时她也只有五六岁,却对这园中一步一景的布置极为叹服,如今见着那石径假山,便觉当初那幅妙景又到了眼前。
徐琰这次修缮留园时毕竟仓促,虽说也有能工巧匠出手,却也只恢复了当时七八分的景象。即便如此,这园里的景致也是叫人挪不开眼,雕窗小墙、垂花拱门、假山树荫,司空见惯的物事,却总能分割出别样天地。
沈妱一路走一路叹,到了徐琰为她安排的小院时,就见屋里整洁干净,就连她涂抹膏药用的物件也都备齐了。
从两人商定暂居留园到如今,也不过隔了一两个时辰,加上暗卫递信儿的时间……这些人的手脚倒真是快!
这一路车马劳顿,到得此时才算安定下来,沈妱的精神反倒一振,因为进城后不时的被各色食物的香气诱惑着,此时就有些犯馋,觉得腹中饥饿。想着徐琰此时必在书房议事,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便叫来屋里的小丫鬟,“有什么吃的没有?”
“厨下正在准备晚膳,这里有五芳斋的点心和新买的糟鸭掌,姑娘要不先垫垫?”
“那就有劳了。”沈妱笑眯眯的。五芳斋是庐陵城里最好的点心铺,确实叫她思念甚久呢。
那丫鬟屈膝道了声“姑娘客气”便出门去了,屋里另一个小姑娘便搬了高脚的圆桌过来,放在沈妱面前,又泡了茶水端来。
沈妱虽说是“垫垫肚子”,但是一开了头就停不下来,把那两盘精致的点心消灭了大半,又用些糟鸭掌,心满意足之余,已经饱了。等到晚膳时分,她面对着那满桌菜肴,虽说色香诱人,奈何腹中没了空地儿,只能抱憾。
次日一早,徐琰就过来了,身后还带着个老头。
这个老头沈妱有印象,就是徐琰初到庐陵时坐在马车里的那位,原本还好奇这人是个什么来头,竟叫徐琰那般厚待,等见着他身后的药箱时,她才隐约明白。
据徐琰说,这位童郎中原是漠北的老军医,出身杏林之家,却立志沙场征战保家卫国,可惜后来被敌人砍断了腿,没法再上阵杀敌,便转而成了军医。从二十多岁到如今的年近花甲,他留在漠北军中,挽救了无数将士的性命。
如今他老而思乡,徐琰便趁着这次征书的机会将他带了回来,也算感念他对将士之恩。据说童郎中最会治筋骨之伤,连京城里那一堆老太医都难以相比。
沈妱得此殊遇,受宠若惊。
徐琰想是有事缠身,交代了几句便走了,剩下个童郎中隔着衣衫诊了她的腿伤,又详细问了些事情,将那途中所用的药膏看过,掀须道:“伤势恢复得还算不错,依着老夫的法子调理,不出一月,就能行走无恙了。”
“当真?”沈妱喜出望外。
最初在嘉义时,那郎中说要将养三四个月才能无恙,让她发愁了好些天,如今这时间骤然缩短,沈妱自然是喜不自胜,于是愈发恭敬的听童郎中叮嘱,按时服药抹膏,又拄着拐杖四处练练,倒把这留园的景致赏了个遍。
期间打发石楠瞧瞧去探了探郑训那边的情形,谁知郑训家里的瞳儿早已被逐了出去,郑家的大门紧锁着,石楠什么消息都没能探到。
不过据邻里说,郑家最近似乎也没出什么事情,沈妱勉强放心。
如是七八天过去,沈妱虽客居留园,除了有两晚徐琰抽空过来探望外,倒是没多见着他的人影。她也乐得自在,心情一好,隐隐觉得那腿伤好得极快。
这一日她依旧柱了拐杖,蹦跳着往园里去锻炼,累了的时候便在亭中的矮榻上休息。
如今孟夏时节,却反倒比盛夏时还要酷热几分,亭子里一侧是挡风的竹帘,另外三面通透,被游廊花树环绕。桌上的瓷碗里铺了一片小小的荷叶,上面酥酪堆叠,顶上摆了两粒鲜润的樱桃,实是消暑佳品。
沈妱乐滋滋的拿了小勺慢慢儿吃,想着在这亭中看会儿书也不错,且她出来时忘了带扇子,便叫石楠回去取。
晌午最热的时候也最能让人犯困,沈妱本就是爱偷懒打盹儿的性子,这会儿哪里还撑得住,便取了小迎枕摆好,正好靠着眯会儿。
正睡得迷迷糊糊呢,猛然间心思又清醒起来,像是有人盯着她一般。沈妱懒得睁眼,心里觉得奇怪,难道是端王殿下旧病复发,又玩起了吓人的把戏?可那感觉分明又有所不同,隐隐约约的,沈妱甚至觉得那人给她的感觉有些熟悉。
直觉这东西最是难以捉摸,沈妱心里惊异,猛然睁开眼仰头,恰恰瞧见了一个人影。
那人站在迤逦的矮墙后面,只露出上半身在外面,乍一眼看过去,便觉如青松挺拔峭立。他的脸上覆着一张薄金的面具,虽然看不清面容,但两人之间不过两丈的距离,沈妱鬼使神差的就对上了他的眼神。
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沈妱说不清楚,正想探究时,那人却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