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就是星门!虫洞是关键,但太阳系没有存在的天然虫洞,所以只能自己建造人工虫洞,为此蓝水人倾尽一切资源,他们要让木星这个勉强算是褐矮星的星球变成恒星,但木星根本达不到聚变反应的条件,引力也不是太阳这样的击毙,所以重力是关键,黑洞很重要。”
“他们要在把人工黑洞丢进木星中,人造黑洞熔炉会快速沉入木核并与之结合,聚变反应能够在十年时间让整颗木星表面的温度与太阳一致,达到1500摄氏度,变成第二颗小型恒星。”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蓝水人在地球上连影子都难以找到,几乎没留下什么,即便他们再怎么自我毁灭,总会留下点什么并且被我们快速发现。现在,我明白了,他们倾尽一切资源,送到了木星。”
“为什么?”任鸿问道。
“为了戴森球!为了星门!”萧轩宇言简意赅的说道:“他们要用类似戴森球一样的技术,把整个木星包裹起来,让木星所有的能量被戴森球吸收,继而为人工虫洞所需的能量提供支撑,在以跳跃星门为依托完成跨星系传送跳跃!”
“戴森球?”任鸿一愣,反而问道:“何必舍近求远?能量为什么不直接向太阳索取?”
这是任鸿比较费解的,眼前摆着一颗比木星更加庞大的星体,能量比木星更多,现成的不要如此多此一举,实在无法理解。
“老大,你看看这份数据就知道了。”萧轩宇说道,同时调出了一块聚光投影屏幕。
“这是……”任鸿盯着屏幕中的信息。
“破解了的蓝水人科技。”萧轩宇回答道。
任鸿看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说道:“太多了,数据拷贝一份给我,你现在系统性的给我说说好了。”
萧轩宇闻言点点头,说道:“蓝水人的科技体系与人类很相似,可以说是我们的一个模板。”
“我开始也跟老大你一样,对于蓝水人在木星上大动干戈而费解了很长时间,随着深入了解他们的科技体系才明白,他们必须得这么做。”
“之所以他们要做出让木星恒星化这样多此一举的行为是,跨星系级别的传送跳跃星门的建造首先要基于人工虫洞,且由双星系统的引力共振,引力波很关键。”
“但太阳系并非双星系统,只有一颗恒星。所以他们必须要制造另一颗恒星出来获取引力共振的基点,而且木星与太阳相差巨大,所以他们还要搞出人工黑洞。”
“该共振相当于恒星天体引力波之间的摩擦,理论上天体质量越大,他们之间的共振就会越强烈。我们人类早就观察到了恒星系统中行星的位置以及大型行星体尘环的复杂结构原因,结论就是这种共振现象的影响。”
“由于双星系统存在强烈的共振现象,因此在一个稳定的双星结构星系中,两颗恒心的引力场会相互干扰,就像从两个波源发出的波会相互影响一样。”
“这些稳定的波形成了一连串的驻波,就好像吉他弹奏时琴弦振动所形成的波一样。最强的共振是1:1共振,称为第一谐波,该力场存在两个稳定点,两颗恒心的中心各存在1个。次强的共振是1:2共振,称为第二谐波,其稳定点存在于两颗恒星连线的相应点,假设两颗恒星质量相等即是中间点,后面的就是依次类推了。”
“在节点之上,两个快速共振的反作用引力场形成的一对反向动力张量产生了强大的切变力,通常情况下,这对切变力之间的互相作用通过高频引力辐射发散出去,不产生任何显著的宏观量子现象。”
“但如果该引力如前面所述的相互作用被限制于一个有限的范围中,那么这个张量场最终会形成一个不断延伸的高曲率触手,就像时空连续体中的结构一样。”
“具体来说,这个所谓的触手会构成一个自回避的四维流型,使触手不断向外延伸。就如同时间和空间中的磁场一样,触手的顶端曲率达到最大点,且足够大的曲率会使得在遥远高密度星域中形成一个小触手,两触手会触及并自然融合在一个点。在生活中与之类似的现象也有,比如当闪电划击地面的时候,划落的闪电顶端实际上产生了一个自地面向上发散的小闪电,两者在地面上方的某处融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电流环路。”
“至于星门,主要是由一种被称作超大玻色子球体组成的,基于中等质量的基础力场,且与引力波强烈作用。该天体中充满了超大玻色子等离子体,它们会反射引力波,这与镜面的光反射原理非常相似。”
“通过调整该等离子体的密度,反射高频引力波从而抵消切变张力,产生的辐射源会被贮藏在天体中,共振点的内部重应力会如网状稳定增长,最终形成高曲率的触手。与之相类似的是激光,通过反射空腔中的共振产生极强的干涉性密集电磁能量光束。”
“双星系统的两颗恒星质量相等时及其罕见的,但没关系,虫洞末端的距离取决于双星系统中恒星的质量以及星门位于哪个共振点上这两个关键因素。”
“为了连接两个星门,试错法的应用就必不可少了,而且通常需要持续多年时间。这是因为我们无法预计张量场所形成的触手会在哪里出现,所以蓝水人即便是建造出了星门离开了太阳系,他们也不知道走向何方,因为末端是未知的空间坐标,会不会直接传送到另一个黑洞附近或者是死亡空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