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铁骨>第五一三章 危难之处显身手(一)

从蒋介石官邸出来的那一刻起,安毅再也没有时间兼顾其他事项了,赈灾联合会的繁重事务全交给了成长迅速的助手陈瑜,刘昊正式升任南京情报站站长,全盘接过陈瑜手里的工作,尽心尽力地投入其中。

安毅一头扎进参谋本部分给他的第四科办公室,率领石谱芳参谋小组开始对堆积如山的各种文件、情报、灾情通报和第二厅转来的川黔军阀内战战报进行整理分析,短短八天时间里所发生的一桩桩急变,让安毅心情沉重,深感时间急迫。

五月七日,西北军撤离湖北广水后发生的广水铁桥被炸断事件,经过中央党部调查局、参谋本部第二厅谍报处等部门的联合侦查,终于证明是西北军干下的勾当;五月九日,李宗仁和白崇禧指挥的桂军一路所向披靡,兵分三路,打到了广州城外的三水一线,中了白崇禧离间计的陈济棠不得不再次启用麾下师长余汉谋才堪堪止住颓势,可他才刚刚站稳阵脚,李济深的老部下徐景唐率领麾下两个师包围了听命于中央政府的邓彦华部,把邓彦华枪毙之后,与桂军一道合围广州。

就在李宗仁和白崇禧凯歌高奏的时候,驻扎福建的蔡廷锴率领麾下生力军讨伐徐景唐,几次激战就把军心浮动的徐景唐部打得仓惶北逃,同时,从湖南一路南下的第四路军总指挥何健指挥的三个师攻克桂北全州,扑向桂林,腹背受敌的桂军为之震动。与此同时,由中央政府海军和各大航运公司联合运送的李明瑞、杨腾辉两个师也在此刻浩浩荡荡进入珠江口,被任命为第十五师师长的李明瑞怀里揣着广西省公署督办的委任状,率领麾下百战之师,浩浩荡荡地杀向桂军驻守的东江地区。

冯玉祥刚开始看到桂军连连告捷,眼见攻克广州在即,南方局势即将发生巨变,立刻通电声讨蒋介石的独裁与**,以期达到南北呼应相互配合之态,并开始集结兵力于鄂豫边境,准备攻向武汉。

值此关键时刻,看到机会的唐生智高调通电全国,就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任命的第五路军总司令一职,率领麾下两个军又一个师开到鲁南,窥视郑州、开封一线。廖磊因为与白崇禧的亲密关系被解职,无奈之下只身乘船南下香港,转道广西,终于离开他奋斗十余年的湘军,正式回归成为桂军大将,而另一位广西籍军长李品仙却“不幸”突然染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修养,唐生智随即以刘兴取代廖磊的位置,自己则亲任第八军军长,挥师南下,随时准备攻打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冯玉祥西北军。

刚刚摆好作战姿势的冯玉祥见势不妙,不得不紧急撤回豫南一线的大军,收缩阵型,转攻为守。

蒋介石看到冯玉祥中计,毫不迟疑立刻命令刘峙率部抢修广水铁桥,摆出一副即将大举北进攻打河南之势,仅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将五个师运送到广水至武胜关一线,战争的阴云瞬间笼罩了豫南大地。

西北军将领见状齐声大叫不好,冯玉祥担心麾下被分割歼灭,匆匆密令韩复渠炸毁武胜关铁路隧道,然后率军尽数西撤。韩复渠虽然硬着头皮炸毁了隧道,但是麾下第六军集结于洛阳就再也不愿向西开进一步了,原因是蒋总司令已经暗中承诺,打倒冯玉祥之后,河南省主席非毅然投身革命劳苦功高的韩复渠莫属,并提前送来两百万第一期资助军费,保证投诚中央后韩部将士不愁吃不愁喝。

重诱当前,加之西北现在正在爆发饥荒,西进陕西随时都有饿肚子和掉脑袋的危险,略一迟疑,早就想当一省之长的韩复渠便做出正确选择,从此背叛了一年四季总是穿着一身二等兵军服的老帅冯玉祥,而此时的冯玉祥仍然蒙在鼓里。

在蒋介石和唐生智的双重逼迫下,在北面阎锡山的蠢蠢欲动下,西北军统帅冯玉祥频出昏招命令韩复渠炸毁武胜关铁路隧道以制止中央军北上却因阻断了这一南北铁路命脉,使得“中央的大量赈灾物资无法北运”,终于引来全国上下一致声讨,特别是一直对冯玉祥持支持态度的西北民众,眼巴巴地盼望着南面的粮食和药品援助,结果铁路被炸形成战争,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就此断绝,相继转到了冯玉祥的对立面,本就人心浮动的西北军内部,也因此而迅速发生分裂。

时局发展至此,蒋介石仍然高姿态地向全**民展示他的宽广胸怀,三天两头致电冯玉祥,委婉地劝其来京就职,以消除战祸,还给人民一个安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暗地里却又再调动方振武部四个师开往徐州以西,步步压迫河南,内忧外患的冯玉祥终于与正在被全国讨伐的李宗仁、白崇禧通电联合,再一次踏入了蒋介石为他苦心编制的大圈套,使得原本制止冲突希望通过和平谈判取得共识的党内中间派极为失望,逐渐倒向蒋介石,从而使得冯玉祥陷入四面树敌的孤立处境。

与冯玉祥关系一直不错的胡汉民甚至在中央党部的扩大会议上痛斥,说冯玉祥是个比陈炯明和桂系军阀作恶更多的伪君子,是一个目无党纪国法的变相军阀,是造成西北数千万人大饥荒的罪魁元凶。

十四日,冯玉祥麾下大将刘镇华也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通电全国,请冯玉祥出洋考察,实际意思就是让冯玉祥下野。

安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忙得不亦乐乎,情报的分析预测、情报网的建立与完善、为四十四军和石珍部争取中央更多的军费和装备、救灾物资的购买和运输、致电


状态提示:第五一三章 危难之处显身手(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