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混世矿工>842.第842章 物质湮灭

“刚才我说了,电为阳,虚为阴,这团电的出现,就是虚空之力勾引下来的。”冼沧澜解释说。

杨凌皱皱眉头说:”虚空我知道,但虚空之力是什么?”

冼沧澜苦笑着说:“这件事我以前曾经和老蜘蛛讨论过,也就是他说的科技与我们修真界关于宇宙的理解和认知的问题,我们发现除开说法不一样之外,其实对于宇宙的了解都差不多,宇宙的基础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之力构成,也就是他们观察到的各种元素,不管五行之力也好,还是元素也好,最终形成的就是我们肉眼看到的物质世界,山川河岳,日月星辰等等。不过这些都只是基础,更进一步,修士跨入元气境开始利用元石,凡人也通过科技的进步发现了元能的存在,元能这种物质是观察不到的,就像我们修士看不到元气一样,只能通过神魂来感知,所以老蜘蛛把元能称为一种暗能量,上次我在给他演示灵气和神魂之力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的告诉我说,原来地球的人类观察和探测到的宇宙暗能量并不只有元能一种,还包括灵能以及更高级更复杂的能量,而这些暗能量差不多占据了宇宙整体的三分之二,暗能量已经不属于五行的范畴,也不属于科学发现中的元素范畴,单纯的就是一种无法分析的能量,只能利用,不能理解,这些看不见的能量和看得见的物质一起,构成了宇宙的大部分,而我们所说的虚空,就是构成宇宙的物质以外的部分,那些看起来一无所有的地方,不存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元素,也不存在各种暗能量,但其实这些所谓一无所有的虚空世界,还是存在着一种极其特殊的东西,老蜘蛛把这种东西称为暗物质,意思是看不见的物质,而我们修练界,则把这种物质称之为虚空之力,乃是至阴之物,与电一起构成阴阳互补的存在。”

“你的意思是这个封印底下有暗物质存在?”杨凌万分惊奇的问。

作为一个当代的地球年轻人,一点点起码的宇宙知识还是知道的,根据相对论,万有引力等各种物理学和天文学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地球的科学家早就推测,宇宙环境并不是真空的世界,除开各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之外,还充满着光离子和各种电磁波射线以及看不见的暗能量,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几乎占据了宇宙的70,单除开这些,宇宙中而还存在着一种极其神秘的未知物质,科学家把这种未知物质定义为暗物质,而暗物质和暗能量、元素以及各种光电离子一起,构成我们所生活的宇宙。

暗物质又叫反物质,这种东西,目前地球科学家还处在假想状态,不过杨凌没问过蜘蛛老头儿,按照一千年后的人类已经跨入sān_jí文明来说,开始大规模的利用元级能量以及基因融合改造技术,对于宇宙的认知肯定和目前地球的水平完全不一样,既然是冼老头儿和蜘蛛老头儿两人讨论的结果,那么就是八九不离十,一千年之后,暗物质的存在已经被证实。

“阴极而生阳,阳极而生阴,阳为阴之始,阴为阳之末,万物万法皆有其道,虚空和雷电代表着阴阳两种力量的极端,而在这两种力量的平衡之下就构成了宇宙和时空,宇宙无限大,时空无限远,但我们却能够穿梭茫茫宇宙,跨越无限星河,杨道友可知道为什么?”冼沧澜淡淡的问。

杨凌有些牙疼的四十五度望天,很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作为一个长在红旗下,生在新中国,从小靠在心里数星星睡觉、如此热爱天文的孩子,竟然不知道人类为何能够自由穿梭宇宙,跨越星河而无地自容。

特么的读书的时候老师根本就没教过啊?

而且,今天冼老头儿好古怪,他以前是有点儿小话唠的毛病,但没根没由的怎么突然就跟我普及天文知识来了,莫非最近因为高手冒出来的太多地位下滑的太厉害而太失落了?

“冼道友还是直说吧,你知道我的,嘿嘿!”杨凌干笑几声掩盖自己的尴尬。

冼老头儿也没有多想,知道他不太学无术,于是点点头说:“虚空和雷电两种力量一旦相遇,就会发生物质湮灭,从而造成空间坍塌,而空间坍塌的唯一结果就是造成一个黑洞,联通两个毫不相干的空间,要知道,宇宙的结构非常奇怪,它并不是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这个样子,而是有非常多的界组成,界与界之间有各种奇怪的时空壁障,从一个界到另一个界,如果不是通过界门的话,那么就只能穿透时空壁障,而黑洞,就是能够穿透两个不同空间壁障的一种方法。”

杨凌这下算是听明白了,说穿了就一点儿也不稀奇,冼老头儿的这个说法其实和如今地球上的科学家还有蜘蛛老头儿的说法差不多。

正反两种物质在一起会发生湮灭,湮灭不是爆炸也不是分解,而是彻底的消失变成没有,是真正的一无所有,而不是虚空,一旦发生湮灭之后,宇宙便会短时间产生一个孔洞,这个孔洞就是黑洞,它会吸收四周的物质和能量去填补湮灭后的位置,从而造成空间坍塌,如果正反两种物质足够多,湮灭的范围足够大,一个庞大的星系都有可能被吞吸进去,而吞噬物质和能量只不过是黑洞的天然属性,它最大的作用还是在于连接不同的宇宙时空,无数的科幻电影之中已经解释过,黑洞,其实就是通往另外一个宇宙的通道。

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对宇宙对能量的了解和认知越来越多,当有一天可以掌控正负物


状态提示:842.第842章 物质湮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