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都城下之时,别看突辽人有六万精锐骑兵,守备团总共只有一万精锐,但孙老医官的两个徒弟丝毫不畏惧突辽人兵马众多。不光不畏惧,反而积极开动脑筋,寻找办法击败突辽骑兵。
在这点上,也显出孙老医官对两个徒弟这么些年教导的成功。两个徒弟虽然年轻气盛,有股子傲气,但并未就此不把突辽骑兵放在眼里,一味蛮干。
孙老医官事后琢磨当时大徒弟刘益守选择的扎营位置,就特意远离突辽大营,选在多山的洛都城北面三十里处。洛都城北三十里处,山丘众多,方便守备团利用地势来限制突辽骑兵的突然奔袭。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一仗,大徒弟刘益守十分谨慎小心,每一步,都是经过重重考量。
这真是应了平周朝开国太祖那句流传下来的名言:“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穿越大神凡是一统天下的,基本都喜欢抄这位的诗词和句子。没错,我这就是在吐槽。
大徒弟如此优秀,小徒弟也不差。李得一抓住机会,运用自己制作的铁蛋,重创突辽战马,使得突辽人在后来的几次交战之中,难以发挥全部兵力,为接下来埋伏重创突辽骑兵,创造了有利先决条件。
从这封信上草草看出这些事情之后,孙老医官就一直盼着两个徒弟赶紧回师,他好赶紧问清此战的详细经过。左等右等,等了十几天,俩徒弟终于带着大军来到了山坳外头。不等俩徒弟进山坳迎接自己,孙老医官就急匆匆从里面走了出来。
师徒三人一见面。孙老医官没急着迎上去,而是在原地站了半响,上一眼,下一眼打量着自己的两个好徒弟。孙老医官那张老脸,此刻充满了笑意,就跟一朵绽放的秋菊一样。啊呀呀,浇铸了这么多年心血的两个徒儿,终于也能独当一面了。那可是六万突辽骑兵啊,就这么地被自己的两个徒弟给掐灭了。孙老医官此刻才有种儿子终于长大成人,能够顶门立户的感觉。
小刘团长带兵来到这山坳里,接上师父,还有山坳里驻扎的兵士,开始一起往定北县返回。有了师父在身边,小刘团长就没有前几日那么放肆,整天板着个脸,把回师路上大小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倒不是因为师父在身边,小刘团长就拘束了起来,而是他深知师父的心思。
在师父心中,自己将来是要挑起整个威北营重担的,所以做事必须稳重,一切都得大局出发,若是自己表现的像师弟一样随意,师父难免又会劳心。为了不让师父再劳心劳力,小刘团长干脆又重新板起了脸。
李得一则没有那么多顾忌,在师父面前,依旧是那副没心没肺的胡混样子。如今对于小徒弟这副样子,孙老医官倒也习惯了。要不是他这副无拘无束的样子,当初也不能就那么忽然发现铁蛋的制法,从而在这次大战中立下首功。
孙老医官当初还专为自己这小徒弟起过一次星辰推衍图,推算出他这小徒弟只需随缘而教,万事不必强求,自有其机缘。所以,在后来的教导中,孙老医官刻意对其放松了管制,并未拘束,任其自由成长,自己只是从旁指引一番。
现在看着这两个已经成才的徒弟,孙老医官的心中,满满都是骄傲。此刻,孙老医官通过自己掌握的一些特殊渠道,也已经知道了李家对此战结果的宣扬。虽然李家对此战的说法与自己的两个徒弟截然相反,但孙老医官显然不会相信李家的话。孙老医官手里可是掌握着整个威北营的情报系统,自然是有自己的消息来源,知道了整个战事的详细经过。
走了一段路之后,孙老医官到底安奈不住,问起了自己的大徒弟。小刘团长见师父相询,就原原本本把事情全都说了个透,包括最后与李家的协议,也说了出来。
孙老医官听完之后,一手捋着自己的花白须髯,点点头,“恩,不错,你行事如此周密、知进退,为师也就放心了。”
李得一在旁边傻乎乎问道:“师父?什么进退?师哥进退去哪儿?”
被小徒弟这话一噎,孙老医官的好心情顿时消失了大半。耐心给自己这小徒弟解释道:“咱们守备团现在实力还是不足,若是把此战原原本本宣扬出去,到时突辽皇帝知道咱们灭了他的六万西路大军,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恼怒之下,说不得就会尽起中路十二万大军,先来灭了咱们这小小的定北县。到时候对咱们来说,可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李得一点点头:“师父说的有道理,俺之前就没想到这么深。师哥让俺写封信,把这场大功让给李家,当初俺还不乐意来着。”
呵呵一笑,孙老医官耐心给小徒弟接着分析着这里头的门道,“李家则不然,突辽人要攻占这大好平周天下,必然不会允许李家占着那洛都城。即便现在守住了突辽西路大军,早早晚晚,突辽人还是会再来讨伐。所以李家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扩大自己的实力,招揽天下的名将能臣投入自己麾下。想要招揽天下英才前来投奔,就必须得有一面响亮的旗号才行。而这场大胜,正是李家需要的响亮名头。你师哥把获胜的虚名让与急需一个响亮名号的李家,咱们守备团拿了缴获的大量铠甲装备和金银财货回来,正是各取所需,两下得便。”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李寺乃是俺师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