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寻龙档案>第287章 金字塔 2

而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数字巧合,还在不断地出现!

早在拿破仑大军进入埃及的时候,法国人便对胡夫金字塔的顶点,引出了一条正北方向的延长线。

而结果是,整个尼罗河三角洲,竟被这条延长线,对等地分成两半!

于是,人们将那条假想中的线再继续向北延伸到北极。

这样一来,便会看到延长线只偏离北极极点仅6.5公里!

若考虑到北极极点的位置在不断变动这一实际状况,便可以想象,在当年建造胡夫金字塔之时,那条延长线极可能刚好与北极极点相重合......

.......

而事实上,胡夫金字塔的奇异之处,早已超出了地球人的想象力。

这样一来,以胡夫金字塔为典型的大金字塔现象,对于地球人来说,也许始终是一个难解之谜......

.......

万三,噼里啪啦的比比道。

好家伙!

人陈飞先前明明说是让他给说上两句,没错儿,是两句!

可这万三,却是一下讲了《十万个为什么全集》!

由此观之,今后无论何时,都决不可给那资深装比犯予表演时间,否则,他便会让你晓得,啥叫海枯石烂。

“那万哥,我咋还听人说过.......这金字塔.......乃是那外星人建造的?你是咋看呢?”叶秋有些不知所谓的问道。

得,看来这装比犯之所以能够片约不断,完全是由于那脑残粉的盲目崇拜所致。

那么这位装比犯同志,既然有人邀请,便请继续你的表演吧......

......

而实际上,此时叶秋所提的这个问题,还真就是个问题!

的确,关于金字塔究竟是如何建成这个问题,已然困扰了人们许久许久。

抛开以上那些匪夷所思的数据不谈,单是建造金字塔的工程量,便大的令人惊叹!

前面说过,那组成金字塔的巨石,平均每块约2.5吨!

当然,这个重量对于那些无所不能的键盘侠们而言,最多只是动动手指的事儿。

可对于那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来讲,便是令人太不可思议!

理由很简单,那时没网络。

而即使是放在建筑学相对发达的今天,建造如此规格的金字塔,也是绝非易事......

.......

试想一下,4000年前的劳动者们,压根儿没有大型建筑机械,就连带轮子的简易运载器械也没有。

那么,他们该如何运送如此沉重的石块呢?

这些石块重几吨到几十吨,到底是什么力量,帮助他们将这些巨大的石块搬至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高处呢?

关于这个问题,多年以来,形成了以下几种猜测......

.......

猜测一:器械搬运说

早在公元前450年,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已亲自前往埃及,研究金字塔的建筑方法。

希罗多德认为,法老王出动数以万计的奴隶,运用一系列器械将巨石由低至高一块一块砌上去。

不过,现代的机械工程学专家认为,以当时有限的技术,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塔顶那重达60吨巨石!

没错儿,这块位于塔形而言,是绝不可能以人力完成的!

这也是令诸多支持器械搬运说学者们吃憋的主要因素......

.......

猜测二:斜坡搬运说

首先在金字塔外面兴建一座大型的斜坡,把石头拉上去,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

不过,这条斜坡的斜度不得超过7至8度,否则,便不可能完成这条斜坡。

而以金字塔的高度计算,这条斜坡足足要1英里约1.6公里长,而且到达顶部时非常陡峭。

可单是兴建这样一条斜坡的材料,便相当于建造一座金字塔!

因此,这斜坡搬运说,可能性也不大.......

.......

猜测三:浇筑说

2000年,法国人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了他惊人的见解,声称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

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方法分析巨石的构造,根据化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金字塔上的石头,是用石灰和贝壳经人工浇筑混凝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浇灌混凝土。

而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位法国科学家还在石块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类头发?

于是,这缕头发,便可能是古埃及人辛勤劳动和灿烂智慧的见证!

由此推测,在古埃及,建造金字塔很可能是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先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再抬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

这样一来,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成一块块巨石。

可尽管考古证明,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制作技术,但这些所谓贝壳石灰石.......竟浇筑得如此坚如磐石?以至很难将它们与花岗岩区别开来?

所以,这浇筑说,也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

猜测四:水运说

有科学家认为,古埃及人使用了“水运法”,即利用水的浮力四两拨千斤。

这种说法,最早是由埃及文物保护委员会主席哈瓦斯提出的。

1980年,哈瓦斯进行岩心取样时,发现了一个至少50米深的岩壁,这可能是埃及第四王朝时开凿的港口。

后来,又有人还发现了连通港口的水道,他们认为水运法有可能被用在搬运巨石上面。

但是,这所谓水运法,细想起来却也很难


状态提示:第287章 金字塔 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