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体坛多面手>645.第645章 撑杆跳

十项全能撑杆跳比赛即将开始,杜柯扛了一捆撑杆来到准备区。

国际田联对于撑杆的规格做了少许限制,要求撑杆表面必须光滑。

撑杆跳运动员根据自身技术特点以及试跳高度,一般会自带几根长度、弯曲率、硬度皆不同的撑杆参赛。

当今的撑杆材质几乎都是玻璃纤维,女选手普遍选用4.4米~4.6米长度的横杆,男选手则多用5米~5.2米长度的撑杆。

男子撑杆跳方面,布勃卡保持的6米14世界纪录一直到2014年才被法国人拉维莱涅改写为6米16。

在早几天结束的男子撑杆跳单项决赛中,拉维莱涅挑战6米18没有成功,但他仍以6米08的成绩获得了男子撑杆跳单项冠军。

布勃卡退役之后当了领导,他现在是国际奥委会田径委员会的官员,他来了伦敦碗现场。

本届世锦赛男子撑杆跳冠军、现世界纪录保持者拉维莱涅就坐在布勃卡身边。

田径室外、室内的纪录是分开算的,唯有撑杆跳例外,室内、室外撑杆跳的成绩和纪录并不分家。2014年2月,在布勃卡的祖国乌克兰举行的国际田径室内大奖赛中,拉维莱涅成功越过6米16高度、超越了布勃卡2厘米,一举刷新男子撑杆跳世界纪录。

赛后布勃卡亲自为拉维莱涅颁奖,乌克兰老王很欣赏法国新王,二人结为好友。

“他在国内好像就跳了5米40?”布勃卡看着台下的杜柯,对身边的拉维莱涅说到。

拉维莱涅苦笑:“中国国内的成绩都不能当真,看看杜柯在跨栏、铅球、铁饼上的表现就知道了。对他来说,中国国内比赛就是达标而已,他提不起什么兴趣去创造好成绩吧。”

“但世锦赛这种大舞台不一样。”布勃卡点点头。

“我想是的。”拉维莱涅也点点头。

场上,十项全能撑杆跳比赛开始。同时开赛的是男子铁饼单项决赛。

32位全能选手分为两组同时角逐撑杆跳,杜柯在b组,抽签序号是7号。

起跳高度设置为4米10,b组只有捷克选手赫尔切莱特试跳4米10,其他15位选手包括杜柯都免跳了4米10,他们都选择了从4米40起跳。

4米10、4米20、4米30这三个高度,赫尔切莱特一个人玩的不亦乐乎,捷克小伙子很实在,我就这个撑杆跳水平,脚踏实地一点吧,不要好高骛远。

赫尔切莱特三次试跳没过4米30,b组横杆升到了4米40。

剩下的15位全能选手开始轮番试跳4米40高度,这个高度对于大多数世锦赛级别的全能选手来说,也不算很难。

大家都很谨慎,先过个4米40,拿到732的保底分数再说。

杜柯也没像跳高比赛那样一直免跳,跳6米之前,他计划选跳几个高度。

6米以上的高度主要是对付拉维莱涅,对付其他的全能选手,最多5米60足以。

杜柯前面的几位全能选手发挥的不错,他们都是一次就过4米40。

这时杜柯拿着一根长度为5米的撑杆出场,他的助跑距离选择较长,站到了助跑跑道最末端,再往后退两步就到跑道上了。

伦敦碗的撑杆跳助跑跑道长度为42米,优秀的撑杆跳选手一般采用18~20步的助跑节奏。

杜柯的跑速是他在跳跃类项目中大杀四方的最大利器,他当然选用比较长的助跑距离,他用的是20步助跑。

杜柯双手握杆,他握住撑杆的尾部、双手过肩,将杆头斜撑在地面上,等待裁判发出试跳信号。

裁判发出信号:可以试跳了,1分钟内完成本次试跳。

杜柯举杆,握杆双手下移到腰部位置、杆头上扬斜指苍天,杆身与地面的夹角在65度左右。

挂着【鹰的翅膀】,杜柯开始持杆助跑。

撑杆跳的动能获取主要依靠助跑,在腾空技术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谁跑的更快,谁跳的更高。

杜柯助跑过了10步之后,水平速度已经提了起来,当然不能和百米跑加速10步之后的跑速相比,但也比其他的跳跃选手助跑速度快。

杜柯在助跑过程中逐步调整杆头角度,杆身和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正在接近平行位置。

助跑到了倒数第二步,杜柯猛然插杆,准备起跳。

4米40的横杆下方有个插斗,插斗陷入水平地面。

插杆这一下,撑杆要插在插斗中。

杜柯插杆起跳,双腿积极快速的蹬伸离地。

撑杆跳技术最为复杂,运动员要手脚并用,要跑、要跳,还得在空中扭动肢体玩体操。

撑杆跳插杆起跳时,除了对持杆双手有特殊要求之外,其他动作与跳远极其相似。跳远是撑杆跳专项选手必练的一门训练课。

杜柯是跳远世界纪录保持者,在撑杆跳的起跳环节上,他独步天下。

撑杆杆头插入了插斗,杜柯起跳腾空,在空中快速的完成悬垂、摆体动作。

悬垂、摆体类似在空中扭秧歌,杜柯髋部用力带动全身,在空中尽情做体操。

空中体操可不是耍花架子,杜柯用自己的身体迫使撑杆最大程度的弯曲。

刷!

撑杆弯曲到极限位置后杜柯放手,撑杆将他弹了出去。

放杆之后,杜柯由团身状态逐步舒展身躯,开始过杆。

从摆体到伸展过杆,练过跳高的选手会很有过杆技术上的优势。

跳高?

杜柯也是世界纪录保持者,他轻松过杆着垫,过掉了4米40的横杆。

看台上的拉维莱涅站了起来:“杜柯这


状态提示:645.第645章 撑杆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