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骆腾达的野心
骆腾达事先得知消息后带着家人从原有占据的县城内撤了出来,随后赶到的官兵扑了个空,骆腾达的人马因此安然无恙。
随后,骆腾达在半路上设伏伏击了前来追击他们的赵军,此一战骆腾达以三千多雁门关关兵成功的击溃了追击他们的近万朝廷军队。骆腾达因此名声大噪。
至少现在在山西骆腾达是最为有名的叛军首领。
山西的很多路叛军都在观望骆腾达后续会怎么做,企图效仿骆腾达。
在此期间,骆腾达还收到了山西巡抚和山西总督联民发来的招安文书。
现在,山西巡抚和总督两人以及山西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终于坐不住了。
尤其是在辽军撤走之后,山西的文官们表现的更为不安。他们知道曼舒辽军一旦撤退,朝廷的重点工作将转移向叛乱的山西,追击叛乱的源头是迟早的事情。
小事可以瞒得住,一般的事情运气好也可以瞒得住,像造反这样的大事想要瞒过去,基本上是没有可能。
朝廷一旦查明了山西骆腾达雁门关关兵造反的缘由,最后的账肯定是要算到他们这些文官的头上。
山西的文官现在终于尝到了他们种下的苦果。当然他们也没有束手待毙,开始了他们的自救运动,每一个染事的山西官员都希望自己能够从山西这摊烂事中脱身。
其中山西官员们做出的最大的自救行动便是山西巡抚和山西总督的联民招安书。有赵以来,地方的总督和巡抚同时向叛军的首领发出招安书这还是头一回。
可见山西的总督和巡抚已经急了,什么办法都使了出来。
宋宇仁要是知道山西的两个封疆大吏这么个做法,非要被他们活活气死不可。
招安书对骆腾达开出了很多优厚的条件,这么优厚的条件在以前的骆腾达看来,肯定是求之不得。只是现在的骆腾达早已经看清楚了山西的文官是一批什么样的人。
而且骆腾达也很清楚造反是什么样的罪名,造反是朝廷最为忌讳的罪名。历代以来的大赵皇帝都对造反者:这些动摇他们统治根基的人深恶痛绝。对待造反者从来都是从重处理,动辄株连九族。
尤其可见山西总督和巡抚给骆腾达在招安书上开出的这些条件可以算是空头支票。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骆腾达不是三岁小孩,很果断的拒绝了山西总督和巡抚联名发了招安书。撕碎了这份招安书,并且给山西总督和巡抚谢了一份回信。
这份回信很简单,信上只有寥寥数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几个充满了对山西总督和山西巡抚,以及所有山西文官的讽刺。也可以看成是一封宣战书。
山西总督和巡抚在得到这个消息:他们的招安书被骆腾达撕碎之后,气的暴跳如雷。骆腾达撕碎招安书表面骆腾达断绝了所有的后路,做好了和他们死磕到底的准备。
下一步,山西当局必然是全力围剿骆腾达,在处置他们的诏令下来之前,他们依然是山西的当权者。现在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日后能够减轻自己的罪责而努力。
骆腾发突然对雁门关关兵起义军的前进感到担忧,他是个直性子的人,心眼也粗,在起事之前很多细节都没有考虑到。面对大赵朝廷庞大的镇压力量,现在他们该何去何从?骆腾发不禁感到有些迷茫,也可以是说有些怕。
“你是在担心我们挺不过这次朝廷的镇压?”骆腾达似乎看出了骆腾发的担忧
骆腾发心想,果然什么事情都瞒不过这个精明的弟弟,骆腾发点了点头,表示默认。
“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骆腾达这些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对当下的局势做出了一个比较明晰的判断。自从以少胜多,以三千兵马击溃近万追击他们的朝廷军队的时候,骆腾达的自信心猛涨。
原本的骆腾达和骆腾发一样,有着和他一样的顾虑,但是在这次的胜利之后,骆腾达豁然开朗,有了和骆腾发不一样的看法。
现在的大赵朝廷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强盛的大赵朝廷,虽说大赵现在在表面上看还是很庞大,是一个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但是这个庞然大物在大的同时他也是虚弱的。
大赵在此后要应对的不仅仅是他们山西的叛军,同时大赵还要应对陕西的老牌叛军陆天浩。以及辽东的曼舒辽东。
对他们山西叛军很难使得上全劲。
骆腾达现在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其他什么问题,他现在一套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挺过这一阵子。坚持过甘州镇军和秦军的围剿,只要挺过这次围剿,他的这支军队就能够很快壮大,并且在山西立足。
骆腾达很清楚,朝廷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够解决掉他们的话,朝廷也不会一直在这个地方死死地啃下去,朝廷必然要么被辽东的曼舒辽国,要么被陕西的陆天浩等人组成的叛军逼得调兵围剿。
总之,在最后这两支对他威胁最大的军队终将会撤出山西地区,届时,山西就是属于他骆腾达的舞台。
“只要我们能够挺过甘州镇军和秦军的围剿,我们就算是成功一半。”对于未来的规划,未来他们何去何从,骆腾达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影子。
山西这个地方是最适合他骆腾达的地方,以来骆腾达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骆腾达不忍心离开这个从小生养他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