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秀才的逆袭>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会沈廷扬

船队浩浩荡荡,自岱山出发,向北而行。

虽然现在刮得依然是偏北风,并不顺风。不过船行八面风,走之字型路线依然能逆风行驶。

“公主号”船头,任思齐站在高昂的船艏,碧海蓝天,猎猎海风,回首望去,数百艘排着长长的队列迤逦在海面之上,豪情不禁勃然而发。

从刚穿越时一阶死囚,到如今高举宁波总兵之位。治下十多万百姓,手掌两万大军,回首往事,恍然如梦。

乱世已然到来,接下来的近二十年内,南方将处于动乱之中。清兵与南明残余势力将在广袤的长江以南各省反复拉锯,郑成功、李定国,各路英雄纷纷登场,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歌。虽然他们到最后都以失败收场,神州大地沦为异族统治。可他们的事迹却流传千古。

自己既然生逢乱世,自然不甘寂寞,岂能让他们专美于前?

就在任思齐心情激荡之时,一阵脚步声在甲板上响起,回头看去,却是太监卢芳来到面前。

“任将军好雅致啊!”卢芳笑眯眯的站在任思齐旁边。

“呵呵,”任思齐笑了一下,“卢公公,在船上还习惯吗?”

对于这个朝廷派在自己军中的“监军”,任思齐自然不放在眼里,整个军中全是自己的人,区区一个死太监能有何用?

可既然他是朝廷的人,任思齐自然不愿随便得罪,在面子上对卢太监还是非常的尊重。

好在卢芳也比较懂事,并没有对军务指手画脚,两人合作的还算愉快。

“咱家是个苦命人,这些年来常年奔波,没有什么习惯不习惯的。况且将军这条旗舰又大又稳,咱家习惯的很呢。”卢芳笑眯眯道。

“公公是皇上身边的人,怎么会是苦命的人?”任思齐摇头道。

“将军也知道皇上登基不满一年,在登基前过得可是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些年跟在皇上身边,咱家把所有的苦都吃过了。”

卢芳絮絮叨叨的在任思齐说着他这些年的经历,弘光皇帝朱由崧是老福王朱常洵的世子,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破洛阳,老福王朱常洵被杀,朱由崧侥幸逃了出去。

卢芳是朱由崧身边跟随的唯一太监,随着朱由崧在江湖上流浪了两年,直到崇祯十六年,崇祯帝才下召让朱由崧袭了福王的爵位。

可是河南之地顺军施虐,朱由崧根本不敢回洛阳就藩,于是就在淮安盘桓不走。

没有了藩地,也就没有大部分收入,只能靠着朝廷的那点俸禄,这几年朱由崧过得很苦。作为朱由崧的身边人,卢芳的日子过得也不怎么样。

直到去年,福王登基,卢芳才飞到枝头做凤凰,一下子抖了起来。

也许是经历过苦难,卢芳并没有像其他太监那样贪婪,那样不可一世,反而温和有加、谦逊有礼,让任思齐啧啧称奇。

二人竟然谈的十分投缘。

两日后,船队过了松江海岸,到了长江口,逆流而上,船速一下子降了下来。

船队进了长江口没有多远,江道陡然变窄,却是崇明岛把长江下游入海口一分为二。

滚滚江水奔流不息,江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到入海口时速度变缓,泥沙便沉积了下来,形成了一个大岛。

就面积来说,明朝时的崇明岛已经很大,东西长有二百里,南北宽四十里,面积足有岱山岛的十来倍。

这么大面积的岛屿,上面自然居住着很多百姓。崇明岛上,最著名的人物当属沈廷扬。

沈廷扬是崇明人,历任崇祯朝内阁中书舍人,户部郎中。曾经提议恢复海运,从海路为辽东提供漕粮,深得崇祯帝的看重。听说其手下掌握着数百条漕船,手掌漕兵数千。

“沈廷扬啊,他已经辞官了!”卢芳道。

“为何?”任思齐就是一愣。

“就是去年的事,圣上登基不久,不是听说吴三桂借鞑剿匪吗,朝廷下令收集粮草,派沈廷扬率领三百漕船、两万士兵,从运河向北,为吴三桂运送粮草及援兵。

谁知船到徐州,却被原山东总兵刘泽清截住,抢走了所有的粮船,截留了两万士兵。

谁知道那平西伯吴三桂根本不是借兵剿匪,而是投降了满清,幸亏粮食没有运送到北京。”

卢芳絮絮叨叨的说着。

“可是经过此事,沈廷扬受到了刺激,竟然辞官不做了,听说他就回到了老家崇明。”

听了卢芳的话,任思齐不禁愕然。这大明奇葩的事情实在太多......

吴三桂分明是投降了满清,南明朝廷竟然还一厢情愿的认为他是借兵为崇祯报仇,还巴巴的派人为他运送粮草援兵。

而刘泽清身为明朝军官,竟敢悍然拦截朝廷的船队,截留朝廷的军队,其行迹几乎相当于谋反,可南明朝廷对他竟然全无办法。

不过沈廷扬能想出海运代替河运的办法,倒是一个干吏,任思齐决定去岛上拜会一番。

吩咐船队暂缓行驶,在嘉定靠岸,任思齐自己则不顾卢芳的反对吗,乘着一条小船向崇明岛驶去。

偌大的船队在附近海面行驶,早就引起崇明百姓的注意,看到船队上打着的大明的战旗,崇明的百姓才安定了下来。

任思齐乘坐小船从附近海面驶过时,便遇到了几条崇明的渔船,见到官兵的船只并不惊慌。

船只在崇明岛靠了岸,便有官府中人过来盘问,问听是来拜访沈廷扬,便有人前来引路,带着任思齐等人向着崇明县城而去。

崇明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会沈廷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