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期间大多平庸,他老爸也要负有很大的责任。朱见深的文化水平很高,绘画也很有一套,其代表作是《一团和气图》,正面看,是一个中正慈和的老头;左右看又分别是俩老儿,却分别流露出睿智深沉和消极无奈。明宪宗这是在刻画自己啊,堪称绝佳之作。明宪宗也曾经想仿效朱棣、朱瞻基,有所作为,于是在成化十二年打算再度命人下西洋。结果刘大夏将宝船图纸等资料给藏起来了,朱见深无奈只好放弃。明宪宗性格软弱,诸多大臣都各行其是。朱见深也心里清楚,才开始西厂让汪直来整肃吏治。汪直很有点矫枉过正,再者被政敌不断打小报告,朱见深也渐渐产生了怀疑,终于放弃了汪直。1484年的时候,明宪宗对于吏治忍无可忍,却束手无策,只好任由万安等人胡来,直到1487年朱见深驾崩。都说朱见深平庸,但是谁能体会一个落寞皇帝的心思呢?那么多的朝臣,有几个能为其分忧。君固然不太像君,然臣哩?吴老爷子和李春芳先生对明宪宗的评价还是公正客观的,既有理解嗟叹但也怒其不争。朱见深之子朱祐樘,继位后对老爸很有看法,也认为他软弱,便想着自己有所大的改善。可时间长了,就深深体会到父亲的无奈,明孝宗也照样不能将大明带向再度辉煌,可惜了英年早逝啊。)但是此时,那沙僧实在憋不住了,也不玩深沉了。管你龙不龙的呢,牵马牵龙都是牵啊。先鼓动鼓动猴儿,出点乐子才好呢,一路上太闷了。咱们看原著如何描述的,(,真个是龙么?”行者道,“是龙。”八戒道,“龙不是本事挺大么,怎么他今日这等慢慢而走?”行者道,“你要他快走,我教他快走个儿你看。”好大圣,把金箍棒揝一揝,万道彩云生。那马看见拿棒,恐怕打来,慌得四只蹄疾如飞电,飕的跑将去了。这段插曲儿,将三个徒弟的性格矛盾冲突显露无疑啊。很明显,八戒是嘴上矫情但心中无意;沙僧呢,刚被收服,卷帘大将啊,御前伺候玉帝的,现在成马夫了。已经心气儿到了谷底了,只好一路沉默寡言,挑担子的活儿也比这强点啊。知道那马其实是龙以后,才对于牵马挑担子都意见小了,但是对悟空的意见最大,啥也不干就扛着个哭丧棒在前面指手划脚的,凭什么呀,你猴儿也水下难治住某啊(朱元璋的水军虽然厉害,朱棣和朱瞻基的海军尽管强大,但是朱祁镇却几乎放弃了这方面的发展,此后更是很有些倒退。那当然孙大圣从五行山下出来之后,水性就太差了。以前的时候,下海跟玩似的;现在到河里都得念避水诀才行,水下打斗更是百嘛不是)?而且还跟玉龙关系暧昧的。猪八戒也只是和某打个水下平手,就这还天蓬元帅哩?我怎么就这么倒霉,成小三儿了都。唐僧更是嘛也不会,像个当师傅的么?但那是佛家的心头肉,惹虽然惹不起,可也得设法给他们找点麻烦。唐僧躺枪了,在马上颠了一路啊,可不就气坏了呗。沙僧一看,心里乐了,没白鼓动的,该啊!得再挑拨挑拨呀。师父不曾跌下马来么?怎么不摔个屁股蹲儿呢?果然长老就骂悟空这泼猴,把马儿惊了,早是我还骑得住哩!(但是从话里还是判断出来,唐僧对沙僧心里的意见又增加了些许,沙和尚的心思瞒不过圣僧。朱瞻基对父亲朱高炽很是有些瞧不起,明仁宗不可能不知道。这父子俩貌合神离,经常借着一些名义对着干。好在他们还是血浓于水,没有爆发冲突而已。纵观整个明朝,除了朱棣“篡”侄子建文的帝位,还有朱祁钰废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位;竟然没有发生过父子皇帝纷争导致兵戎相见的局面,简直不可思议。甚至也没有发生过父亲废掉自己亲生儿子太子之位的,当然了,朱棣等几个皇帝倒是曾经有过这个想法,但都被大臣们给阻挠了,皇帝也无奈都未能如愿。不得不说,大明朝在古代封建历史上诸多方面其实的确足可称道,1644年和之后的南明却不算在内。那么我们就可以猜测出来,朱棣当年攻入南京城,朱允炆要是投降的话,恐怕还是能活下去的;朱文奎应该极有可能是随着建文帝一起下落不明,但也不排除秘密被明太宗杀害。朱棣肯定不敢明着就宰了朱文奎,因为朱允炆的胞弟朱允熙就是在南京陷落之后又过了四年才奇怪的死于火灾,其实也有可能是事出有因。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就是是明太宗主动暗杀无辜的朱允熙,具体有什么内幕难以考证。从西游记猪八戒的口中,“一灵真性,竟来夺舍投胎,不期错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是我咬杀母猪,打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能够看出来,吴老爷子是将朱允炆的生母吕氏、朱允熙等人的死亡,给扣到了朱棣的头上。那么就算吴承恩先生有偏见,难道李春芳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么?只能怀疑,朱棣的确默许或暗示手下人做了缺德事,从解缙之死和其家属后来的遭遇,就可以侧面证明。朱棣虽然凶狠,但总算事情没有敢“正大光明”赤果果的来做。包括诛杀方孝孺等人,也是在劝其归顺未果的情形之下发生的。当然也有即使哭爹喊娘认错投降请求网开一面之人那是要非杀不可,否则靖难清君侧还有什么意义?正义往往还要伴随着血腥杀戮,为何总要对朱棣指指戳戳呢?明成祖虽多有不耻之处,却也比诸多朝代的很多“圣明之君”在这方面甚至还要强了些。在明朝,儿子要想当皇帝就威胁老子
状态提示:第十回 终究是凡人 何言不忘本--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