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化家为国>第八章 军方

杨氏高门大阀,数百年来一直是国朝最顶级的豪门之一,能够受邀进入杨府正堂的,身份都极为尊贵。

这些人中,有当今圣上的诸位皇子。虽然李氏与杨氏有着深仇大恨,但是李氏皇族为天下共主,杨家仍然在国朝为官,一天未竖起反旗,面子上的工作彼此还是会做一做的。

亦有着来自内阁的三位宰相大人,前朝当政之时当时的朝廷只有一位宰相,那时的宰相权倾朝野,几能与皇权相抗。

太祖李云龙鼎定天下之后,因觉得宰相权柄太重,分薄了帝皇权柄,故而除了开国之初因社稷未稳之故不得不任用丞相稳定朝局之外,自天下安定之后,太祖便废丞相一职,改立内阁,将一相制改为多相制,大大增强了皇权。

另外两位相爷之所以未到,乃是因为他们是李氏皇族的死忠,平日里与杨家子弟门人在朝野相互攻讦下黑手,早已与杨家结下了深仇大恨,相互死在对方算计下的子弟均有许多。若不是李氏皇族对他们多有护持,杨家早已令得他们家破人亡,他们自然不会前来自讨没趣。

其余六部尚书、侍郎中,但凡与杨家没有仇怨的,今天都来了。

不过,最为杨府看中,真正由杨府最为重要的人物作陪的,并不是他们,而是武将贵族集团。

前朝之时,有文官集团把持朝政,他们对上欺瞒君王,对下压榨平民百姓,这也就罢了,毕竟若是武夫当国,这些坏事他们同样会做。

但是最不可容忍的事,文官集团在把持了朝政之后仍不满足,他们竟然将黑手伸向了军队。

前朝得国不正,乃是身为老丈人的太祖篡了自家女婿的地位,他手掌重兵,在一次打了胜仗后带兵回朝的过程中被手下们黄袍加身,故而得国之后对勋贵武将们尤为忌惮。

正是在太祖太宗的默许之下,文官集团开始操纵军队,他们时常克扣军中粮饷,又在军队之中安排文官为监军,在军队作战中指手画脚,使得前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败,更藉此迫害了许多军中有为将领,导致武将们的地位一再下降,终于只能沦为文官集团的附庸。

前朝数百年间,中原之外的蛮夷们始终将中央王朝压得抬不起的头来,前朝被逼的割地、赔款、称臣、和亲、纳贡,受尽屈辱,终至退无可退,国家灭亡。

有鉴于此,太祖李云龙鼎定天下之后,便当着文武百官之面,勒石为证,上书“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后世帝王但有违者,为我李氏不肖子孙”。

太祖立国以来,国内虽有六大世家盘踞千年,触角伸及各行各业,不利于朝堂政令颁行,但是蛮夷曾肆虐多年,六大世家即便得以幸存,亦元气大伤,为了自身利益,他们亦希望国内维持和平的局面以修养元气。太祖之所以能够在很短时间扫平天下,与他们的支持亦大有关联。

国朝真正的大患仍然是周边蛮夷。

盘踞中原大地百多年的蒙元民族虽然在太祖的扫荡下无法力敌,只能退往北边草原,但是他们实力仍存,每一代这些游牧民族均能够出现大宗师之境的超卓人物。使得国朝虽然在鼎盛之时能够轻易吊打他们,但却只敢不断削弱他们,而不能将之真正逼至亡国灭种的境地。这是为了避免大草原上的大宗师高手在国破家亡之下狗急跳墙,行刺杀之事,搅乱中原大地。

虽然国朝亦有大宗师之境的高手坐镇,并不惧怕他们行刺帝王,但是天下郡县的各类官员以及军中将领,除非用千军万马进行保护,从不外出,否则根本逃脱不了大宗师的杀机。

但是国朝没有那么多的军队去保护这些官员,够资格享受这种待遇的根本只有州一级的的主官。这些人得到保护,于大局并无多少作用。

一名大宗师铁了心搞刺杀,足以令得中央朝廷为之瘫痪。

虽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为了避免太过刺激大楚王朝,不再以国家自居,每一代大汗亦向楚国称臣,但是每年草原民族都会扣边入境,进行所谓的“打草谷”行动,抢夺妇女及财物。

他们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始终给中原以极大的压力。中原王朝在无法将之灭绝的情况下,也只能在边界陈重兵以防范。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自太祖以下,虽然对领兵的勋贵将领多有猜忌与提防,但是武将集团的地位自立国以来从未降低过。

近数十年来,随着贵族与士大夫阶级兼并的土地越来越多,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加之国朝积弊日重,各类苛捐杂税层出不穷,许多平民被天灾人祸逼得卖儿鬻女,流落他乡,一些地方甚至已然有小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天下已经呈现大乱的态势。

所以,武将们的地位不降反升,面对已然可以预先的乱世,诸多门阀世家都加大了对自己军中嫡系的投入,并不遗余力的拉拢领兵将领。

楚国军制,有着禁军、府军,边军之分。

所谓边军,顾名思义,职责乃是宿卫边疆,其中的将领一部分由身据爵位的勋贵担任,一部分身无爵位,算是军中后起之秀。这些人职责所在,今天都不可能前来杨府。

府军乃是地方军,负责宿卫地方,国朝共设左右十六卫府军,其中四卫兵马负责卫戎京畿,这四卫的领军将领今天都已到来。

凭借府军与边军,楚国其实已然可以镇守天下,抵御外辱。只是当今天下,世家门阀的实力强大,建国两百


状态提示:第八章 军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