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1916章 二手车床(二)
是上嘴唇的胡子非常显眼。似乎这些人都有意模仿斯大林?!

在834厂,杨明志接连检查了所有的车床。

他满意么?虽然和自己的预估存在心理落差,自我安慰一番,至少这些设备可比沼泽地的那些蒸汽古董好太多。至少它们都是电动的,加工环境不但宽敞而且整洁。

最重要的加工精度,对于突击步枪而言,它最关键的莫过于枪管和膛线。枪膛和枪机的所有零件,公差达到±0.05毫米对全枪的性能当然有影响,只是影响不大罢了。

不管怎样的加工,存在这样的公差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枪膛处的漏气。

漏气问题其实是相当难解的,工厂能做的就是把漏气现象竭尽所能控制到最小。其实就实战而言,漏气问题不影响作战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且说这样的加工精度,零件之间的机械配合影响不大,漏气问题必然可以容忍。射击的精度基本都依仗子弹厂和枪管生产单位的产品质量,那就是自己无法管控的。

不过自己的所有的产品,其使用的枪管和莫辛纳甘完全一样,不同点之在于枪管长度不同罢了。所有的莫辛纳甘强制精度都是可以的,故而实验的样枪,精度都是可喜的。

杨明志也知道,就是因为它们是样枪,在生产的时候工人总是特别小心认真。

这要是进行大规模量产了,综合质量难以避免的有所下降。恐怕就是无可改变的矛盾吧,不管怎么说,所有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矛盾。

834厂是这样的安排,杨明志细细问后,他万万没想到,乌莫夫给835厂也弄了相同的一套生产班底。

不过,一条马路之隔的835厂有着同等数量的车床。

杨明志哪能想到这一点,他本就说服自己接受当前的现实,心情好了不少,现在心情一片大好。

毕竟一旦开工,自己不会让任何车床闲着,一个合格的厂长必将追求产能最大化。如今工厂的买家就是部队,部队对新式兵器的有着强烈的兴趣,而且对产能有着极高的要求。

两个工厂都是有着三个主要大厂房这样的排布。

所谓笼统分为:主要加工车间、次要加工车间和总装车间。

工厂暂且是这样笼统的编排,如若让杨明志亲自编排,大抵也是这样的。

例如分成三个车间,一车间对所有的生产材料进行预处理,二车间负责具体的生产,三车间完成最后的总装,基本完成一套流水线式生产流程。

可是,两个工厂不存在真正的流水线传送带,整个新西伯利亚式也才十套这种先进装备。

那也无妨,传统的作坊式加工杨明志也是非常了解的,只要自己把班组安排得妥当,加工效率依旧是惊人的。

杨明志寻思自己对车床车间的检查可以暂且结束了,他对自己的机械和操作者们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可以说,就是一群出生在十九世纪末沙俄时代的老者带领一群苏联成立后的第一代年轻人,操持着四十年代苏联最高级的车床,来生产可以开创战争新时代的军械。

这些年轻的操作者中有相当人员就是年轻的姑娘。

由姑娘操作巨大的总是散发机油气味的车床,杨明志不觉得这有多么奇怪的,反倒是因为操作机床,主要是操作各类按钮、悬柄和转盘,它并不需要操作者太多的力气,这些特别要求操作者的耐心和观察力。

在户外的时候,杨明志乍眼看去不觉得她们是多么的漂亮。如今她们站在温暖的大厂房内,一个个都把厚实的毛巾摘下了,并戴上各式形制的布帽。

这些灰色的粗布毛子有什么用?它大有用处!

杨明志注意到一个可喜的细节,即姑娘们戴着并不好看的帽子,都非常小心的把各自的辫子全部塞进帽子里,最后由束口绳系住。

对于机床操作工,过长的头发往往就是致命的。也包括手套,往往也是致命的。

疯狂旋转的轴承能卷住辫子和手套,一旦出事,搞不好整个人都能被拖拽进高速旋转的机器中。各国历代的机床操作工,用血淋淋的代价书写了一部基本的安全操作流程,杨明志相信,所有姑娘们护住自己的头发,都是老工人的要求。

毕竟万一出了事故,轻则被掀掉头皮,重则丧命。

机加工可不敢拿生命去冒险,何况一旦出事,整个机床也几近报废。

至于还有些络腮胡子的老家伙,恐怕他们并不打算亲自上手,而是指挥年轻的工人操作?

“接下来,让我们去那个总装车间看看。”杨明志看着安德烈诺夫,“我想,你的麾下应该有一个安德洛夫娜的年轻女人?”

“有的!”安德烈诺夫不假思索的说,下一秒他就不禁问道:“您……您怎么只知道这么一个人。”

“哈哈!我怎能不知道?!同志,我可要任命这个女人担任总装车间的生产主任呢!”

“哦!是嘛?”

看着安德烈诺夫一脸的不解,杨明志不禁心生疑惑,“同志,看来您觉得我不该认识她?”

“不!也许你们之前就是认识的?在咱们工厂里,只有她一个安德洛夫娜,她才只有十九岁啊。”

“哦?!您还知道她十九岁?”听到这儿,杨明志不禁眯起眼睛。

安德洛夫娜的确只有十九岁,虽是如此她已经结婚,只可惜她的丈夫已经阵亡。或许厂长安德烈诺夫如此关注这个姑娘,是有些别的隐情?

杨明志懒得


状态提示:第1916章 二手车床(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