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大家已经适应了他这种某一时段的抽风。大家都等着,等着导演的新灵感。
“哎,伦哥,你说差在哪儿呢?”赵韬小声问道。
王大伦站起来活动活动肩膀和腰,朝老贾那边看了看,摇摇头小声道:“不知道。”
他确实是不知道,但确实也感觉到这场戏单单就是杨丽娜爆发似乎有点单薄,至于要怎么改,他懒得去想。这部戏没有人比老贾本人更加了解,他既然感觉到差了一点,想必应该会有解决的办法。
“钟萍这么闹,张军就一点反应都没有?”老贾想了一会儿,理不出头绪,问道。
“要有什么反应?也许张军疲了,不理最凶。”梁靖东想了想道。
“要不然安慰两句?”王大伦也接口道。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当然要是范子怡跟他这么闹,他肯定会把麻将扔了去陪女朋友。但是现在当着兄弟的面,张军还想玩下去,但至少要安抚一下,不然显得太过无情了。
老贾没作声,拿起茶杯喝了口茶。他旁边放着一个木箱子,杯子就放在木箱子上。箱子里都是他导演的装备,平时拍戏的时候跟监视器和帆布椅一样,走到哪里工作人员帮他搬到哪里。
当他准备放下杯子的时候,突然想到点什么,打开箱子从里面翻出个望远镜来。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导演拍戏拿个望远镜干什么?告诉你还真有用,这部戏老贾对长镜头、远景镜头,甚至超远镜头,用的丧心病狂。有几场甚至恨不得把摄影机架到三里地外,镜头里就是一个个小点,他要观察演员的动作,只能动用望远镜。
“你拿着这个看小杨。”老贾把望远镜递给梁靖东道。
梁靖东不明白老贾的意思,神情茫然的接过望远镜,对准杨丽娜看了看,两人就隔着四五米的距离,望远镜里就看到杨丽娜的一部分,根本就看不到全貌。
“太近了。”梁靖东放下望远镜道。
“你再反过来看看。”
不用看,都知道望远镜反过来就变成变成望小镜了。
“这样近了,那样又远了,你拿这个逗逗小杨。”老贾诱导道。
梁靖东若有所思的拿起望远镜又看了看。
“近了。”
反过来再看。
“远了。”
“理解了没有?”老贾眨巴着小眼睛,看着梁靖东,继而又扫视了一圈。
咦?
大家都读过剧本,都知道后来张军和杨丽娜这对看似很平稳的情侣,最后却以分手收场,近了,远了……
“啪!”杨丽娜一拍巴掌,第一个反应过来,道:“导演,你的意思是加上这段为将来分手埋下伏笔。”
大家都习惯老贾的电影里有太多的隐喻,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隐喻才使大家喜欢上这部电影。
“有这方面的意思,不过主要是感觉刚才的戏有些单薄,加上去更生动一些。”老贾呵呵笑道,稍显得意。
张军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导演临时来灵感加戏,没有特定的台词,都是让演员自由发挥。
“导演,差不多了,来吧。”
“好,action!”
“张军!”杨丽娜大叫道。声音比之前又高了两度,还带着哭腔。
“六万。”梁靖东回了王大伦一声,拿起旁边的望远镜看着坐在炕上发脾气的女朋友,笑眯眯地逗道:“这么近!”又反过来看,“真远!”
“等会儿啊,马上就好。”他又安慰了一声。
其他人自顾自看着手里牌。
镜头慢慢转移到旁边的杨丽娜,杨丽娜满脸烦躁,她盯着牌桌上的男朋友,咬着下嘴唇,毛衣包裹的胸脯的起伏幅度越来越大,终于忍不住了,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子,想往地下摔似乎又舍不得,但心中的气却出不来,稍稍顿了一下,终于重重的砸在桌子上。
“当啷啷——”
镜头凝固。
“好,过!”
老贾站起来兴奋地挥了一下手,加上这么一段,镜头终于丰富了很多,堪称完美!
……
十二月刚过没几天,盼望中雪终于下来了,老贾很激动,戏里还好多都是有雪的戏,比如崔父批评崔明亮穿喇叭裤的那一段,比如他独自一个人在屋前扫雪。
雪陆陆续续下了好几天,在汾阳拍了将近一个星期,老贾当机立断,带着几位主创转场平遥。外景事先都看好了,因为平遥有一段很长的古城墙,城墙在电影里是一个关键地点。
这段老城墙以其拱形的城门、陡峭无护栏的台阶和突出的棱堡在老贾的记忆中很深刻。他说以前汾阳也有城墙,只是后来没有保存下来。
老贾很喜欢一部1948年的经典电影,叫《小城之春》。王大伦没啥印象,以前电视里好象放过,依稀还记得这部黑白电影开场时出现的颓圮城墙,具体情节啥的都不记得了。
老贾说《小城之春》的故事同样发生于中国从战争的满目疮痍到新时代的历史剧变时期。他拍城墙就是受到《小城之春》的启发,他要在电影里把城墙打造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张军、崔明亮和其他人在这儿相聚、搞恶作剧、唱歌。崔明亮和尹瑞娟在这里见面。
为此他还把城墙对面一栋老宿舍楼里的一间房间作为尹瑞娟的家和将来崔明亮、尹瑞娟结婚后共同的家。
冬日,黄昏降临。
城墙上积着厚厚一层雪,踩上去嘎吱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