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清目秀,肆意张扬。

自己当初在茜香国的时候,不管是大姑子还是丈夫,何曾对着自己庇护过一回了?自己的孩子没了,可不仅仅是丈夫的那些女人动的手脚,这母子三人就没有一个清白的!

探春冷笑了两声,转身离开了。

安乐公没了,皇帝为了表达重视,也是亲自地上门祭奠,责令礼部和鸿胪寺要好生地为她举办后事,务必要盛大。

可不管多么地盛大,也不能挽回母亲的性命,所以安乐郡主和安乐世子二人哭丧着脸,心中愤恨不已。

探春尽管也是去红就白,一身孝衣,可脸上毫无悲伤之色,看的来往吊唁之人惊讶不已,这位如梦郡主也真心是个无情无义的。

不过谁也没有想过探春的处境,所以对于这些隐晦的指责,探春冷笑不已,世人可鄙,与自己何干。

她马上可是要成为安乐公夫人的人了,安乐世子不降爵,原爵承袭的旨意已经下来了,她成为了这个府邸真正的主人,这些人都活该看人眼色过日子,被人踩在脚底下才好呢。

现在的她反倒是不着急着让这些人死了,死干净了的话,自己岂不是真的要去姑子庙了此残生了?

那样的生活多么地无趣?

探春的心思谁也不知道,反正这安乐公府上时常地便有乐子传出来,成为了京中一景。

黛玉也曾经和探春见过几回,可终究姐妹之间少了谈辞,看着生了孩子,可还鲜嫩的一朵花儿一般的林黛玉,饶是探春不断地说服自己,可终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猛兽,嫉妒差点儿就将自己给吞噬,令她觉得难堪尴尬,羞愤的同时,对于这位虚情假意的静孝公主,再也无法亲热起来。

探春的疏离黛玉自然也是看在眼里的,姐妹俩人渐渐地便少了往来,某些不得已的场合见面了之后,彼此问候两句,便也没了下文。

这位安乐公夫人和自己的娘家都不大亲近,更别说是别人了,所以这表姐妹二人之间的僵硬,大家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黛玉也曾经想过,当初外祖母提起那幢事情时,自己同意了的话,如今又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三妹妹她是不是仍旧会有这样的偏执,心存戾气?

可终究,她还是无法说服自己,哪怕是设想下,都无法让自己将丈夫给让出去。

现在,她在想,是否应该再生个孩子,然后随了丈夫的姓氏?

不过这样的事情,暂时也只能想想,无法宣之于口,且等日后吧。

贾政在听闻女儿回京后,也曾亲自上门去看望过探春,也不知父女俩说了些什么,反正自此以后,贾家和探春之间再也没有什么往来便是了。

贾兰如今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自己过的逍遥自在,不过这自在的日子也没有几日了,马上就要考试选官了。

可是贾兰却不确定自己的前程。

李纨母子俩便想起了“心善”,“大度”的静孝公主。

毕竟她是贾家的亲戚,是如今贾家唯一能依靠上的助力。

对于李纨母子的登门,骆辰逸心知肚明,黛玉起先有些惊讶,不过随后便也明白过来了。

既然客人上门,也没有不见的道理,所以夫妻俩分开,一个接待李纨,一个接待贾兰。

李纨仍旧是老样子,毕竟有求于人,姿态放的极低,又准备了不少的好东西送到了林家。

贾兰少年人,面皮薄,有些话不好直白地说,所以和林姑父之间东拉西扯,聊着京中的趣闻,说着翰林院中的传言。

翰林院的这些人,不管是老夫子还是年轻人,别的不行,可勾心斗角,耍手段,玩阴谋,这些满腹经纶的人一个比一个擅长,听着这其中的纠葛和凶险,骆辰逸也是挺惊讶的。

真心是没想到啊,明明都是些文雅的读书人,这般腥风血雨,比衙门里更甚!

最后,还是骆辰逸主动地提及了他的前程问题。

“嘿,我也不知道,祖父成日里酗酒,二婶又是那样的状况,家中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个人操劳,我想在京中谋个缺,早日成家,也为母亲分忧。”

贾兰是个孝子,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许是因为生长环境之故,所以这人也是个冷漠之人,除了母亲李纨之外,不大将别的人放在心上的。

骆辰逸闻言,点点头,

“你这样孝顺,却是大善,你的亲事,家中长辈可有眉目了?”

骆辰逸又问了一句,毕竟是年轻人,说起了自己的亲事,贾兰便涨红了脸,一副期期艾艾之态。

内室的李纨和黛玉也谈到了关于贾兰的婚事问题,李纨曾经想着要和娘家联姻的,可惜的是,之前贾家败落,娘家人压根儿就不将自己这孤儿寡母放在心上,冷眼和风言风语的,母子二人听了不少,寄人篱下的日子真心是不好过的,所以后来贾兰上京应考,李纨便再没有想过要和娘家有往来了。

现在自己的儿子功成名就,显见地便要飞黄腾达了,她才没心思理会娘家人的谄媚巴结呢。

李纨对于儿媳的要求不多,可更加地令人为难,高门显户。

黛玉听着她对着适龄的姑娘们如数家珍,都是四品以上的朝中大员,黛玉忍不住地蹙眉。

即便是人家愿意低嫁,可大嫂子难道不怕齐大非偶吗?

再者说了,娶个高门大户的媳妇儿,到时候大嫂子万一受气,为难的还不是兰哥儿?

还不如找个门当户对的呢。

不过黛玉也知道


状态提示:72|城--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