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的脸上,却阴晴不定。
她一直是个冷静的人,做起事情很少会感情用事,即便面对的是莫逸。
她听完莫逸的话,就已经明白,这个奏本的意见,一半是黎鼎的,一半是莫逸的。
前面那些要免罪的人,与破盛京之前,黎鼎给她的名单完全一致;而后面那些要流放充军的,一定是莫逸的意思。因为这些人是她要杀的。
赵郡火案,他是参与其中的。朝臣们不知道她对北周氏族的态度,他怎么会不知道?但是他仍然要保这些人的命。
很好,一个借机树立自己北周第一大氏族的威信,一个故意不理会她的意图。当时她对他说,你会让我满意的。很显然,他没有做到。
可是,即使她自己并不满意,她也不准备驳回,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上朝,需要为他立威。
她看向黎鼎,缓缓问道:“黎侯认为呢?”
黎鼎出列,躬身回道:“臣认为逸王所奏甚是!”
甚是,当然甚是,因为那就是你的意思。羲和心里这样想,却仍微微点点头,转向顾远问道:“丞相认为呢?”
顾远这么老谋深算的人,早已领会她的意图,不过是借他丞相的名头,给她多一个允准的理由,不让别人觉得,她对逸王的建议一味听信罢了。
他出列说道:“陛下,臣以为如今天下初定,当安抚人心,逸王所奏,惩处得当,兼怀仁德,北周族人必然感念陛下不杀之恩,众心归附。”
姜还是老的辣,一番话将羲和心中想的没有说的,众人敢说的不敢说的,都说完了。他说完还不忘加上一句:“望陛下准之!”
送佛送到西。她只需要点点头,这个事情都成了。
顾远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他一表态,朝臣们纷纷附和。
于是,羲和随意地点点头,道:“准奏!”
即使是有人反对,她也也照准。当然,现在这种局面最好不过了。
接下来莫逸就退回列中,朝堂上开始漫长的议事。羲和也并未向他看过去,他也并未再说话。
这一切看在朝臣们的眼中,传言不攻自破。
什么嘛?他们之间的关系,看起来并不是传闻那样亲密。她对逸王,也不过如此啊。她封逸王,不过是利用他对付北周氏族而已。
自此,众臣藏起了准备的奏本,没有人再说他破格封官,违制封爵的事。但是,这却不代表他们认可了他。相反,他们更加鄙视他。
这个人为了荣华富贵,为了高官王爵,将黑手伸向了他原来的臣民。这是以忠义自居的文臣们所不耻的,虽然他们中间不少也是降臣,但是宽于律己,严于律人是他们的一贯传统。
莫逸的第一次早朝,让很多人放下了对准他的冷箭,也让人更加鄙视他。他与大元的朝臣们格格不入。
与他较为熟悉的是红蓝紫暗四位剑首。可是梵东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少出现。简言怀整日陪在羲和身边,很少出来。沈尽对他倒是友好,但他政务缠身,忙得不可开交。韩琦又不在洛州。
他看起来非常孤立。